南山無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正文

“我們的那些故事”第一季之“關於春橋與誌明”

(2022-10-04 18:48:45) 下一個

我們的那些故事 (小說連載)

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前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自己的故事。

第一季

  • 關於春橋與誌明

巨大的波音747 客機正在由東向西穿越北冰洋區域進入俄羅斯地界,李建望著機窗外淡淡的浮雲,思緒浮想聯翩,久久不能平靜。

從接到春橋的電子郵件和登上回國的飛機隻用了兩天的時間,一切的發生都太過突然。

李建一直擔心著,他們還好嗎?

初中考高中的時候,李建發了點急,一不小心考進了他們市裏的重點中學,讓老爸老媽還有以前的老師們很是刮目相看。從那以後,他的父母不再管李建的學習,他們知道李建有自己的自覺性。

那年,李建認識了春橋和誌明。

春橋和誌明是青梅竹馬的一對金童玉女。春橋的媽媽是重點中學的物理老師,誌明的爸爸則是同一學校的音樂老師。倆人從小住一個大院,小學在一起,中學在一起,高中也在一起,這次是和李建同一個班。

春橋,人長得秀氣,學習成績特別好,體育上短跑是她的強項,校運動會上總能拿個名次,作為班長,同學們都很敬佩她。誌明,文靜沉穩,拉得一手好小提琴,做事謹慎,從不誇張,是那種深受女孩子喜歡的類型,班裏好幾個女同學對他都有意思,但是大家都知道春橋和誌明是天造的一對,沒人敢自不量力對他們動歪腦筋。與這兩位同學相比,李建顯得有點混混樣,初中是一個爛校出來,但是他小聰明不少,可惜都花在了任天堂的遊戲上。

在班裏,春橋與誌明和李建的關係都很好。春橋是班長,誌明是團支書,學期成績出來春橋總是第一名,誌明第二,作為學習委員的李建隻能位居老三。

他們經常一起去圖書館看書,一起去操場上為班上的足球隊加油,一起騎車出去郊遊,一起談天說地。春橋會分享她美妙的歌喉,誌明會分享他動聽的小提琴,李建則會與他們講述那些奇異的野外探險故事。

他們經常聚在一起開小會討論班裏的活動組織學習競賽,連老師們都喜歡看到他們仨在一起。同學們稱他們是班裏的“鐵三角”。

在第一年的重點中學生活裏,李建過得充實而快樂,因為有了兩個要好的朋友。

高二分文理科班,春橋和誌明都去了文科班,李建去了理科班,“鐵三角”隨之不複存在。

那時的李建,情竇初開,在經常的接觸中喜歡上了春橋。他每次注意到春橋看誌明的眼神有些別樣,因為他知道那種眼神叫做愛慕,現在的李建正在用同樣的眼神看著春橋。

分班之後,距離或許能夠造就更多的美感。

每天早上的會操是李建的幸福時光,他會有15分鍾的時間可以看到春橋,欣賞她在隊伍前領操的優美姿勢。可是偶爾在課間教室走廊碰麵,李建又表現的那樣拘謹惶促,很多時候他不敢直視春橋的眼神,生怕她讀出其中隱藏的心意。

誌明和李建一直保持經常的來往。每次誌明來找他,李建都會有意無意的向誌明打聽春橋的消息。誌明常常會三言兩語的一帶而過,讓李建有種感覺誌明似乎沒有如他那般的關心春橋。這種感覺也給了李建更多的膽量去親近春橋。

有假日或春橋生日之類的時候,李建都會寫個卡片偷偷寄給她。李建暗想春橋或許應該明白我的心儀,隻是大家都沒去捅破那層隔膜。

高中時期,李建和春橋誌明之間一直保持著好朋友的關係。學校放寒暑假的日子裏,他們三人還是有機會聚在一起。很多明明是春橋和誌明的事,誌明也會把李建拉上。做電燈泡的滋味不好受,但是能夠多見到春橋讓李建做什麽都願意。

臨近高考的日子,學習開始緊張起來,大家都在為考上名牌大學努力。

李建的心緒卻是複雜而又紊亂。春橋還是那樣的迷人讓李建癡心,而誌明也是對李建越來越好,誌明經常會找來其他學校理科的複習資料和李建分享。

李建在痛苦的徘徊中,如何把握春橋誌明的好朋友關係和暗戀春橋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

春橋與誌明由於成績優秀,高考前就被保送到了本市的重點大學,春橋進了新聞係,誌明進了金融專業。而李建的成績則不斷的下滑。最後高考時勉強進了外地的一個三流醫學院。

在李建去外地上學的前一晚,春橋和誌明來為他送行。那場麵對李建來講有點悲壯, 他將失去與誌明競爭春橋的機會,李建開始說服自己他們就是天生的一對。

春橋和誌明送李建到火車站,三人互相擁抱,落淚離別。

大學的第一年,李建在寂寞的情緒催動下給春橋寫了一封長達十頁的情書。要麽開始,要麽就徹底結束吧。

最後李建等來的卻是誌明的回信。

誌明說春橋給他看了那封信,她不知如何回複,隻是希望大家永遠是好朋友。

之後,誌明經常會給李建寫信關心他。而李建則是徹底的心灰意冷,了無牽掛。

大學的假期是李建最難過的日子,他開始找出各種不能回去的理由來避免見他們。直到有一天,春橋與誌明突然出現在學校,找到了李建。

春橋和誌明站在一起還是那樣的天仙配。

讓李建奇怪的是,這次三人的重逢竟然突然沒有了尷尬。他們就像回到了高中時代那樣輕鬆的談笑。春橋說著她們新聞係的花邊新聞,逗得大家前仰後翻,誌明儼然是一個金融論談家,暢談他的雄韜偉略。

看著春橋和誌明開心的笑容,李建向倆人坦誠了自己的愧疚。而誌明意味深長的看著他,誌明和春橋都一直擔心失去這樣一個好朋友。大家重又回到了堅實的“鐵三角”。

大學畢業後,春橋進了市電視台做編輯,誌明去了中國銀行外匯部,李建回到了市裏最大的醫院做急診科醫生。

在李建回來的第二年,春橋與誌明舉行了婚禮。他們請來很多以前的老師同學。金童玉女最終走到了一起。李建答應了做誌明的第一伴郎。

那天,三人在春橋和誌明的新房暢飲到天明。誌明一手拉著春橋,一手拉住李建,誓言大家永不分離。李建深深感觸到兄弟情誼, 但是大家有各自的生活,他也該有他自己的生活。

春橋和誌明新婚後不久,李建向他們辭行。美國George Washington大學給了他全額獎學金,李建將遠赴重洋去美國留學。

在機場的離別,三人哭成淚人。春橋在旁一直說著保重保重,誌明則抱著李建久久不願鬆手。最後李建的老爸把誌明拉開了,不然李建真的上不了飛機。

在美國留學的日子,李建寂寥多多。還好經常有春橋與誌明的電子郵件和通話打發時間。誌明和春橋經常給李建寄來他們的照片,有時還不忘用電腦PS做一張他們三人的合影。看到他們相片中的笑容,李建頓感自己的的生活也豐富不少。有這樣的好朋友相伴,人生足矣。

留學期間李建回國探親一次,在家與父母的時間也沒有與春橋誌明的長。春橋與誌明仍是人見人羨的一對。誌明一如既往的拉著李建有說不完的話。春橋說誌明就等著李建回來,如果再不回來,他們倆也要移民美國去找李建了。李建相信他們會這樣做的。

李建到美後的第三年,春橋與誌明的女兒出生了。李建在電話這頭說道:“跟你們說好了的,我是一定要做孩子的教父的。” 電話那頭傳來春橋咯咯不斷的笑聲。

時光飛馳如電,轉眼李建到美國留學五年,開始準備畢業事宜。導師很幫忙已經為李建找好了博士後的位置,在導師眼裏,李建會是他很好的接班人,李建有點心虛,不知是什麽導致有這樣的結論。

春橋和誌明不斷的給李建報喜訊。春橋在電視台編導的一個相親類節目成了國內的收視冠軍,誌明在銀行的工作成績也是節節攀升,最近還聽說他自薦支藏一年。

聽到這個消息,李建暗忖,誌明,好聰明的腦瓜子,西藏這一來回還不官升三級啊,隻是要苦了春橋獨自帶孩子。

一天早上,李建打開電腦,收到春橋的緊急Email,誌明病重生命垂危!

李建的腦子“嗡”的一下空白了。轉過神來,馬上和導師請假,推遲畢業答辯,趕了最早的飛機回去。

望著機窗外漸漸清晰的地平線,李建收回了思緒。

一下飛機李健也顧不得回家,直奔醫院。醫院裏都是他的熟人,管床的主治醫師說,誌明在入藏後十天,突發高燒呼吸困難,當地醫院治了幾天沒有好轉,送回XX醫院繼續治療。主治醫師說,這是嚴重高原反應後的急性肺水腫,由於缺氧時間較長,誌明的大腦功能受到影響,誌明的智力是否可以恢複還不得而知,希望家屬有準備。

李健走在熟悉的醫院過道,在這裏他曾經工作過兩年,救護過無數病人,今天他卻是來醫院看望自己最好的朋友。去病房的時候,誌明正在高壓氧艙做治療。透過厚厚的玻璃,看到誌明的身上插滿了導線和管子,靜靜的躺在那裏。李健的視線模糊了。

坐在醫院廣場的長椅上,疲倦的李健努力著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腦子裏卻還是不斷的回想起與誌明十多年來在一起的各種往事。不知過了多久,睜開眼來,發現春橋就坐在了他的旁邊。

“你來好久了?”李健驚訝的看著春橋那張經過數天熬夜憔悴的臉。

春橋微微揚起頭,使勁閃著眼簾不讓眼淚流下來,說出了一句讓李健吃驚的話:“或許,這樣對他也不是個壞的結果。”

李健瞪大了眼睛看著熟悉而有陌生的春橋,是怎麽樣的心情會讓她說出這樣的話?!

春橋轉過頭來凝視著李建,眼神中似乎表露著他們從未認識過。

“你知道嗎?他一直喜歡的其實是你”,春橋說完,回過頭直視著前方,不再理會李健驚訝的表情

“我現在也沒有什麽可以隱瞞你的了。他對我一點感覺也沒有。我們在外麵看上去是美滿的夫妻,回到家就如陌生的路人。生女兒是我再三要求下他才同意的。我有了女兒起碼有了依靠。可是他什麽也沒有,我知道他很痛苦,沒有人能安慰,社會不接受他,所以最後他才會去西藏的”。

春橋頓了頓,繼續道,“你放心,我不會拋下他的,畢竟我們是夫妻,我會好好照顧他。如果你有機會多多回來看看他。你是他最想見的人。”

說完春橋就起身走開,人影很快地消失在李健的視線中。

極目的天邊,彩霞飛染。李健似乎看到遠處的一棵大榕樹下,三個快樂無暇的少年蕩著秋千,越飛越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