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那些故事 (小說連載)
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前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第一季
七月流火。
雖然沒有確切數據證實,但是七月份被很多人認為是美國醫療差錯發生最多的一個月份。七月是毛手毛腳的Intern們開始工作的第一個月,是新的一批住院醫生從過去一年Intern訓練中成長起來開始獨挑大梁的第一個月,七月還是很多從住院培訓畢業開始做主治醫生獨立行醫帶隊的第一個月。有人會建議,要生病需要熬過每年的七月,這個建議是不是有點誇張?
(注:第一年住院醫生稱為Intern,第二年住院醫生稱為住院醫生Resident,第三年及以上住院醫生稱為高年住院醫生Senior Resident。完成住院醫生培訓後,即成為主治醫生Attending Physician。在美國,主治醫生是統一的最高級別醫生稱號,沒有再往上的副主任或主任級別。所有主治醫生行醫級別平等,頭銜上掛“主任”隻是科室管理職稱,沒有上下級關係,科主任不能幹涉和改變科室內其他主治醫生的處方和治療方案。)
7月1日,辛巳日,宜:嫁娶,搬遷;忌:祈福,開業。
紐約布魯克林,晨,陰,微風。
筆直的布魯克林Flatbush大道,此時顯得更加寬敞,喧囂再次來臨前的靜,靜的很陌生,偶爾的聲響來自某輛早餐車移動時車輪與地麵的吱呀磨擦或是某個快餐店急起卷簾門的碰撞聲,把幾隻在大街上肆無忌憚尋找食物的碩鼠們驚的瞬間竄入地洞。
盧多說:“我們是一群夜行者,早出晚歸,見證布魯克林少有的安靜時光。”
伊萬說:“我們是漫威中的藍魔鬼,一群特異人,是市民健康的守護者。”
時鍾剛過清晨6點,布魯克林總院的大樓內,依然安靜,但是一天的醫療工作正有序開始。
夜班的清潔工已經把醫院的樓道打掃的幹幹淨淨,此時的他們三三兩兩站在樓外的角落喝著咖啡輕聲的聊著天。
夜班護士正在做著最後的病房巡查,準備與之而來的早班護士交接。
夜班的住院醫生和Intern正在病房的辦公室內埋頭書寫病曆,不時核查晨間剛出來的實驗室報告,他們將會給各個醫療治療組匯報夜間病人的變化和處理,還要做病例陳述轉交夜間新入院的病人。
一切的醫院工作程序就是這樣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今天應該是個很特殊的日子,不過這個特殊也隻是對於那一批新來的住院醫生們,他們感到新鮮而又緊張。其實醫院每一天都是如此度過,每年的7月1日也是同樣的反複重複。整個醫院就如一台上了發條的時鍾,滴答運行,準點準時,新來的住院醫生們就如一顆顆小螺絲釘替換他們的前者,這個更替在瞬間完成,無縫連接,整個過程沒有停歇,沒有人會感覺到其中的變化。
布魯克林總院內科病房治療組分兩個大組,紅組和藍組。紅組以收心血管疾病為主,藍組收其他內科疾病病人。每大組下麵分5個小組,每個小組的由一名Attending,一名住院醫生,兩名Intern和若幹醫學生組成。夜班組也分紅藍兩組,每組有一名住院醫生和一名Intern同時值班。
5個小組的工作內容按每5天輪轉。比如,第一天是病房日間值班,需要收急診室入院的新病人,工作時間較長,晚上9點和夜班交班後可以下班。第二天是一般病房班,處理自己治療組病人的各項事務。第三天是接收夜班新病人。第四,五天是一般病房班。第六天又是病房日間值班,重新開始5天輪轉。
Intern的工作時間一般從早上6點至6點30分開始,從夜班組交接自己組裏的病人在夜間有無特殊情況,然後自己先做預查房,查看病人,查閱病曆,病人的生命體征,實驗室檢查報告,藥物變化,會診記錄,考慮可能的治療措施。7點30分左右,住院醫生開始帶領小組進行查房,製定當天工作任務。9點或10點左右,小組的主治醫生開始查房,決定最後病人處理意見。在做一般病房班時,完成一天的任務後,大致可以在下午5,6 點回家。Intern和住院醫生在一周時間裏各有一天輪休時間。 Intern的一周工作時間盡量控製在80 小時以內。
一個Intern每天可以管理的最多病人數,稱為Cap。布魯克林總院內科Intern的每天病房管理病人Cap是12個,一天可以收的新病人Cap是5個。住院醫生管理病人數沒有Cap。因此,如果某小組工作效率低,病人不能及時出院,該治療小組病人數會馬上增加(不斷有新病人加入),這樣治療組工作會陷入困難。
在第一年的臨床培訓中,Intern麵臨著身體,精神和毅力的巨大挑戰。醫療組的幾乎所有任務將由Intern完成,對上級醫生的匯報病例,下醫囑,完成臨床操作,書寫病史,與病人,家屬,護士,社工以及其他會診科室的交流。病房病人有變化,Intern將是第一時間的得到通知和第一反應者。Intern需要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迅速適應這種臨床生活和快速培養建立臨床思維,因為在一年之後,Intern們將成長為住院醫生而獨當一麵。
不能適應這樣的角色改變,最終會被淘汰,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做醫生這個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