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那些故事 (小說連載)
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前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第一季
胡何所在的這個心髒科專科培訓計劃需要在洛杉磯的三家醫院輪轉,一家是大學醫院,一家是市立醫院,還有一家在城市另一頭的X醫院。在三家醫院輪轉可以見到不同類型的病人和病例。
胡何周一晚上在大學醫院和市立醫院值班,周二休息。周一下午離開X醫院心內科時,心髒監護病房(CCU)隻有2個病人,並且其中的一個將會轉去普通病房。心電監護病房(Telemetry)隻有6個病人。所以,周三(聖誕夜)早上上班前,胡何對家人說,今天中午在醫院吃完午飯後就基本可以回家了。聖誕夜嘛,應該是很平靜的。
07:30 AM
早上7:30到了醫院。剛拿到打印出來的病人名單,醫療小組的內科住院醫生就開始對胡何抱怨:“Henry,,昨天我們忙的不得了,收了6個新病人。我們早上的查房就一直查到了下午4點”。胡何的中文名字用拚音來說對於美國人很不方便,所以來美後,把名改成了Henry,但是姓還是使用胡,雖然還是會鬧出點笑話來,畢竟是祖宗的姓氏,不能隨便改的。
(注:心髒科CCU/Tele醫療小組包括一名心髒科主治醫生,一名心髒科Fellow,一名內科住院醫生,一名內科Intern,以及醫學生)
胡何聽到這樣的抱怨,表示理解,這個月負責心髒科病房的是Attending C醫生,他工作效率真的不是很高。查房時,經常會打打電話或者和路過的同事們聊聊天,節奏不簡潔明快。但是,查到下午4點也是有點出格了吧。
胡何看了一下病人名單。CCU一個老麵孔,今天已經預約了手術室做氣管切開術,另外多了5個新病人。一個是以前心電監護病房的病人,發現有6秒鍾的心髒停搏周一晚上轉到CCU,周二放置了永久心髒起搏器,今天完成腎髒透析後可以出院;第二位是29歲的鐮刀貧血和智障患者,昨天因急性心梗收入院,今天做換血治療;第三位是70多歲的婦女因為急性心衰,昨天在急診室氣管插管後收入CCU;第四位是40多歲的肥胖婦女因高血壓危象昨天在急診室氣管插管後收入CCU;第五位是50多歲的男子因多器官衰竭已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昨天因呼吸衰竭急性心衰,氣管插管後轉入CCU。還有,在心電監護病房的4個老病人和2個新病人。
Wow,夠大家今天忙乎一陣的。
就在胡何召集了住院醫生,intern(第一年住院醫生)和醫學生準備開始查房時,急診室打電話來要求急會診,有個心動過緩的病人需要緊急處理。胡何馬上帶上了住院醫生直奔急診室。
病人是80多歲的老婦人,因為眩暈跌倒被家屬送來。由於心動過緩血壓過低,緊急醫療服務人員EM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在到達急診室前已經在現場做了氣管插管術保護病人。這時,病人上了呼吸機加了多巴眀藥物保持血壓。胡何迅速地看過床邊心電圖,發現病人是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室性逸搏心率導致的低血壓,需要做經靜脈臨時心髒起搏器。說做就做,搶救病人,爭分奪秒。胡何順利快速地在急診室床邊完成了經右頸內靜脈起搏器的放置,調試功能合格。停下多巴眀,病人血壓也平穩。病人收入CCU監護,然後通知急診室的呼吸治療師,準備給病人撤呼吸機。
這時,急診室醫生看到胡何,馬上抓住他,“請你看看這個心電圖,病人是腹痛進來的”。
心電圖顯示急性下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梗的處理原則是“Door To Balloon”時間小於90分鍾,即心梗病人從進急診室和到冠脈開通時間小於90分鍾。時間就是心肌,分秒必爭。馬上通知了 C醫生,他是冠脈室的主任,也是今天當班的心髒介入醫生,立刻啟動冠脈室。半小時內病人被送到了冠脈室,做完手術這個病人也需要CCU監護。但是,當下CCU沒有空床,胡何告訴住院醫生昨天放置永久心髒起搏器今天做完透析後直接開出院,先收這個心梗病人進CCU。剛剛趨於平穩的臨時心髒起搏器病人可以留在急診室等床位。
10:00 AM
回到病房,已是十點多了,胡何立即帶領手下組員開始查房。在十一點三十分左右,查房接近尾聲,這時 C醫生做完剛才急診的心梗支架手術來到病房。胡何是CCU的Fellow,負責每天的預查房,很多時候主治醫生來了之後,一般都在胡何的查房記錄上簽個名就過了,大家都彼此信任,也節省時間。但是,這個 C醫生是個很認真的家夥,雖然他的查房效率不高,但是每個病人必要親身看過,這也是他查房慢的一個原因。
C醫生一邊開始了他的查房,一邊說著昨天胡何出夜班不在他們有多忙。雖然他知道今天又將是繁忙的一天,但是老習慣還是不改,還是那樣的效率不高,時不時打個電話或和路過的同事們聊聊天。把胡何和組員們急的幹瞪眼,今天的午飯是沒得吃了。
期間,CCU的鐮刀貧血患者病情有反複,通知麻醉科做了氣管插管,上了呼吸機。
14:00 PM
就這樣,接近下午兩點時,C醫生終於完成了他的查房。住院醫生這時怯怯地對C醫生說,“急診室剛來電話,又有兩個病人需要入CCU,他們叫我們去看看”。
留下Intern在CCU處理事務,C醫生帶著胡何,住院醫生和醫學生,一起再赴急診室。
是不是地球上的醫院今天都關門了,就這一家開著?今天可是聖誕夜啊!看看急診室,雖說不是人滿為患,卻真的是車水馬龍的情形。
在急診室看到的是又有兩個上了呼吸機的CCU病人。一個是C醫生的老病人,有過多次支架手術,這次心衰加重進來。C醫生對他的病情很熟悉,處理就快很多。
另一個是新病人,非本院病人,無醫療記錄。胡何一邊告訴住院醫生打電話給病人的家庭醫生取得醫療記錄,另一邊馬上拖過來一部心超機器給病人做床邊心超。病人的體征和病史說明,病人處於心源性休克。心超的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病人的心髒射血分數(LVEF)隻有10% 左右(正常人在55% 以上),而且廣泛性的室壁活動減弱。C醫生湊過來看了一下心超結果,認為病人需要做主動脈泵植入(Intra-aortic balloon pump)來改善心髒功能。病人馬上被轉去冠脈室做手術。
15:30 PM
就在大家等待呼吸治療師一起來轉移這個上呼吸機的病人時,急診室醫生跑過來說,EMS傳話過來,有一個19歲的女士因心源性休克馬上會送來。沒過幾分鍾,大家看到EMS護送著一名氣管插管的90歲的女士進入急診室。EMS快速地向急診室醫生和心髒科醫生匯報病人情況,病人最近腹瀉今天下午有暈厥。由於電話傳音不良,急診室接線員誤聽90歲為19歲了,這位高齡女士應該是低血容量性休克,需要入重症監護(MICU)而不是CCU。胡何和住院醫生一起舒了一口氣。
看著這時疲憊的住院醫生Alina,她是一個來自尼泊爾的精幹女孩,胡何說:“要知道聖誕夜不該這樣忙的。以往,我們都是喝著飲料,看著大屏幕的NBA度過的。”
身邊的四年級醫學生Mary將信將疑地看著胡何,那是一個很懂事的美國女孩,她剛完成了8個內科住院醫生的麵試,還有6個等著她。
“你還會選擇內科嗎?”胡何轉過頭來問Mary。
“會啊,” Mary毫不猶豫的回答道:“但是,我不會選擇心髒科。”
“是啊,今天真的是很忙,” 胡何自言自語道:“It never happened before and It will never happen again。”
胡何抬眼向急診室的病人名單屏幕,上麵顯示著4個等候CCU床位的病人名字,還有8個MICU病人的名字。What A Day!
16:00 PM
大家轉移病人來到冠脈室已是下午四點。
冠脈室的Fellow已經早早下班回家了,今天是聖誕夜嘛。這樣胡何需要頂上去和C醫生一起做主動脈泵操作。
手術操作很順利。在C醫生教住院醫生和醫學生怎麽使用這個泵的時候,胡何又飛快地給病人放置好了深頸靜脈插管,用於輸液和監測中心靜脈壓(CVP)。
由於CCU滿員,胡何把剛做完氣管切開術的病人轉到心電監護床位,現在這個放置主動脈泵的危重病人更需要CCU的護理。
17:30 PM
胡何與住院醫生交代完工作,走出醫院大門已是五點半。整整一天,沒有吃午飯,隻是抽空喝了一小瓶百事可樂,上了兩次廁所。What A Day。
此時,夜幕降臨,街上的車輛比往常多起來,是不是人們都在忙碌完了一天的工作匆匆趕著回家,抑或是去赴聖誕晚餐之約?
胡何停在一個十字路口等紅燈,旁邊的一輛車中探出一個挺帥的西籍男子的腦袋,揮手示意胡何搖下車玻璃窗。胡何照做了。
“朋友,請轉到94.7FM上,我保證有你喜歡的音樂。Marry Christmas!”他微笑地對胡何說。
胡何把車內電台換到了94.7FM,優美的抒情音樂和聖誕樂曲頓時充滿了整個車廂,一天的疲憊隨著音樂之聲而消散,以前怎麽沒有發現這個音樂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