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那些年,那些玉樹臨風的男人們】先秦-孔丘-儒

(2022-12-10 13:49:22) 下一個

上一篇文章至今,三個多月了。

已是寒冬蕭瑟季節,卻依然俗務纏身。

斷斷續續地讀,斷斷續續地寫。

今天坐在飛機上,有幾個小時可以心無旁騖,可以靜下心來,沉靜在自己的世界裏,寫完這篇。

她說,我老是沉靜在自己的世界裏。

嗬嗬,確實,有些話,有些思想,隻能和先賢神交。

不過有一說一,我絕大部分時間,還是活在現實的世界中。我倒是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沉靜在自己的世界中,去讀先賢們的文章。

 

我喜歡讀書,雜讀。

自以為是個讀書人。但並不是中文科班出身,對文學有濃鬱的興趣。

各種書讀多了,對中國文學的演繹,便有了了解。

這次,之所以想寫這個係列,是想給自己一個機會。

什麽機會呢?

讓自己係統地去讀先賢們的文章,就算有些文章以前讀過,重讀,不免別有一番滋味。

讀書,就會有心得。

把心得記下來,便是你們現在看到的我的文章。

我會慢慢讀慢慢寫,細嚼慢咽。你們呢,不妨慢慢看,不妨也細嚼慢咽,如果值得你花這個時間。

做學問,修生養性,急不得,比的是耐心。

 

先秦的文學作品,主要有《詩經》,《楚辭》,和諸子散文。

《詩經》比《楚辭》和諸子散文要早許多,我們已經說過了。

《楚辭》和諸子屬於春秋戰國,同一時代。其中,楚辭的先驅,當然是傲骨嶙嶙的屈原屈靈均兄。屈原之後,便是宋玉兄, 唐勒兄,景差兄的時代。

宋玉宋子淵的風采,我們已經見過了。

可惜,《漢書·藝文誌》載有唐勒賦四篇,今都亡失。景差兄亦是如此,他的文章,也都亡失。《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說:“屈原即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讀書至此,心中感觸良多。

第一是無緣見識唐勒兄,景差兄的風采,

第二就是“終莫敢直諫”。

我又想起了那個下午,三個臭男人在後花園喝茶聊天,山寨版的鏘鏘三人行,嗬嗬。

我說:“中國的經濟是發展起來了,道德和文明,還是愧對於五千年文明古國的稱號。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可能改觀。“

他說:“中國的讀書人的脊梁骨,都已經被打斷了。“

他說:“中國的讀書人,從來就沒有脊梁骨。”

我說:“偏頗了吧,古代的封建王朝,還有言官製度,監察禦史。武將死戰,文官死諫。史上不乏這樣的例子。古代的讀書人,許多還是頗有風骨的,隻是現在,已近滅絕。“

他說:“古代的言官,之所以敢死諫,是知道皇帝一般不殺言官。皇帝如果殺言官,是要在青史上留下昏君的罵名的。第二,就算殺言官,也不會禍及家人,反而多有照顧,己雖死,可以流芳百世。比較下來,死諫的利益大過風險。如果言官知道皇帝一定會殺他並誅滅九族,一個死諫的言官都不會有。比如如今,說實話的結果是百分之一百的倒黴下大獄,利益風險比是零,自然沒有一個人敢言。“

我,雖不完全同意,竟無言以對。

因為今天,在那片土地上,確實是,終莫敢直言。

 

我,想起了一段搞笑野史。

紂王無道,西周興,眾將問薑子牙:“何日可興兵伐紂?”

子牙遣探子至朝歌。不久,探子回,道:“朝歌上下,無不痛罵紂王荒淫無道。”

子牙歎了一口氣:“商氣數未盡,散了吧。”

過了幾年,子牙再遣探子去朝歌,探子回,道:“朝歌上下,鴉雀無聲,無人敢說話。”

子牙瞅了一眼眾將,歎氣道:“爾等繼續操練去吧,商氣數未盡。”

又過了幾年,子牙再派探子,探子回抱:“朝歌上下,無不對紂王歌功頌德。”

子牙大喜,擊鼓升帳召集眾將:“商氣數已盡,即日起兵伐紂!”

 

春秋戰國時期,百花爭放,百家爭鳴。

個人以為,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最開放自由活躍的時代。

各種思想的火花,如同燦爛的星光,絢麗多姿。

等到儒家奠定了統治地位後,燦爛的星光,便成了遙遠的傳奇。從此,在文明的進程中,中國,便停滯不前,隻有興滅,隻有輪回,沒有進步。

我的這個讀書係列,隻說風雅,隻談詩文,隻聊哲學。盡量不涉及政治和宗教。

宗教和政治,都極容易引發爭議。我想盡量避免。

隻是人活在世上,既然入世,又如何能完全避開?

 

諸子百家主要是史書與思想,用的是散文體。

比如《春秋》,《左傳》,《尚書》等屬於記史。

比如《莊子》,《墨子》,《老子》,《戰國策》等屬於思想,謀略,合縱等。

記載曆史的史書,沒有什麽好說的,留給喜歡鉤史的,嗬嗬。

對於諸子散文,我倒是很有興趣。

我想看看,在那個百家爭鳴的時代,都擦出了哪些思想的火花,更想看看諸子的文采。

 

我們後來的讀書人,都自稱是儒生。

所以在諸子之中,第一個想讀的,當然是至聖先師孔子的文章。

先秦諸子的文章,按時間順序,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春秋之初,《論語》,《墨子》,《老子》。

戰國中期,《孟子》,《莊子》。

戰國末期,《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

 

孔子,姓孔,名丘,子仲尼。

《論語》是孔子的後輩弟子記錄的孔子的言行語錄,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篇文章。

嗬嗬,也就是說,我要讀完所有這些文章,才寫下這篇心得。

《論語》和各大宗教的經書非常相似,都是記錄教主的言行。

所以,儒家又稱儒教。

自宋代以後,《論語》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四書“,是科考的必讀書。天下的讀書人,如果不把這四書讀得滾瓜爛熟,就不必進京趕考了,純粹浪費時間浪費錢。

 

《論語》二十篇,分別是:

學而第一,說務本之理。

為政第二,說治國理政。

八佾第三,說禮樂。

裏仁第四,說仁德。

公治長第五,評論古今人物。

雍也第六,敘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鄉黨第十,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憲問第十四,衛靈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

這些都是記錄仲尼兄的言行和對話,以及對今人和古人的評價。

這些言行,對話,和評論,就反應出仲尼兄自己的思想。

仲尼兄的思想,集中體現在《學而篇》,《為政篇》,《八佾篇》,《裏仁篇》。

 

第一篇《學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短短一句話,道盡了儒家的溫良恭儉讓。

把學到的,在生活中實踐出來,學以致用,不是很令人愉悅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的事嗎?就算別人不理解你,也不要生氣,這樣才是一個有風度的君子。

宋人朱熹對此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孝順的人,極少犯上。不犯上,就更不可能造反。

君子應該做好自己的本分,以孝為先,這就是仁的根本。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以仁為核心,而孝是仁的根本。

所以,後世的曆代皇朝,所謂的盛世基本上都是以孝治天下,講究施仁政。

就算是反賊,也要來幾句討伐檄文,什麽“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布拉布拉布拉。。。”

嗬嗬,意思就是你既然不施仁政,就別怪我不孝順服從,要占領道德高地。

其實,“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出自老子的《道德經》。

這個以後再說,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子與老子思想的不同。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巧言令色之徒,鮮有仁德。

我們應當時時反省,做事盡心盡力,做人誠實可靠,學以致用。

 

第二篇《為政》。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以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天下,就會如北鬥之光,如燈塔,照耀天下,眾星拱之。

這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兩千年後的今天,依然如此。

那麽今天的道德製高點是什麽呢?民主,自由,天賦人權。所以,燈塔國才能一呼百應,無論多遠的地方,無論是精英還是普通百姓非法移民,都趨之若鶩。

那麽這就產生一個問題:道德的感召力和強權?雞和蛋,誰先誰後?

仲尼兄的回答是,有德,才能有北鬥之光,才會有眾星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用嚴刑峻法,百姓會怕,會不敢犯罪,會服從,但這種服從是因為怕而不是服。如果用道德禮教來約束,百姓會有廉恥之心,從而自我約束。

仲尼兄主張用軟實力,用道德的力量,社會的力量,用今天的話來說,用正能量來感召。

這和法家的主張,是截然不同的。這個以後再說。

這也產生一個問題:道德的力量,法治的力量,誰輕誰重?如何平衡?

不但我有這個問題,衛大夫孔圉也有這個問題。

仲尼兄遊說衛國時說,用禮樂統治黎民百姓就好像用韁繩駕馭馬匹,隻要握住韁繩,它們就知道怎麽跑了。用刑罰統治老百姓,就好比拿鞭子驅趕,很容易失去控製,令騎馬者受傷。

大夫孔圉提出疑問,隻有韁繩,沒有鞭子,馬兒怎麽會怕人呢?馬兒會越跑越慢。

仲尼兄和大夫孔圉的爭論,現代人給出了答案。

那就是民主與法治並重。

 

子貢問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什麽是君子呢?

少說多做,而不是誇誇其談。交友廣泛又不結黨營私。勤學習,愛思考。

從這個角度來說,嘿嘿,小弟算君子。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

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儀態端莊,為人慈孝,行善止惡,舉直離枉。

如此,便能使民敬,民忠,民服。

 

在仲尼兄的心中,君子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

為政者,首先應當修身齊家,然後才能好好地治國平天下。以身作則,去教化萬民。而後萬民為道德所感召,由衷地敬,忠,服。於是,水到渠成,而平天下。

首先,我必須要承認,我做不到這十五個字

我可以仁義禮智力信,但也看對象。

我可以溫良恭儉讓,但不會無限度。

我可以忠孝廉恥勇,也可以很無恥。不過,再無恥,也還是要有個下限。有所為,有所不為。

啊,慚愧慚愧。

 

那麽問題來了。

古往今來,有符合仲尼兄定義的君子麽?有符合仲尼兄定義的當政者麽?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當然有。

我相信,他自己就是一個這樣的謙謙君子。否則,至聖先師就成了嶽不群。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當然沒有。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的謙謙君子,是從不了政的。

仲尼兄自己的遊說之旅,從政之路,就是一路碰壁,鬱鬱寡歡。

最近,人民領袖批評了小土豆:“太天真了。”

前些年,第三代核心批評了香港記者:“太傻太天真。”

也許有人會說,馬英九是不是個例外?

我和他不熟。他的形象確實符合溫良恭儉讓的謙謙君子模樣。但是,隻是形象而已。從政者,沒有手段,厚黑,無恥,又如何能上位。

 

在中國的曆代皇朝中,有一位謙謙君子的皇帝麽?

嗬嗬,一個也沒有。

那為什麽會獨尊儒術呢?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是對人的,不是對己。

西方對當政者的要求,比東方要低許多,並不要求執政者同時也是一個道德模範。

這是東西方文化的區別。

 

那麽,仲尼兄的《為政》篇,他的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就是太傻太天真呢?

我其實很讚同他的修身齊家。

作為一個個人,努力學習,去提高自己的素養, 是可以做到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

但如果要把它推廣到治國平天下,就要有一個前提,性本善。

人性本善麽?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第三篇,《八佾》。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篇,說禮樂,也就是一種等級製度。

用禮樂規範君臣和官民的行為,讓每個人都各安其位,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尤其是作為下屬,千萬不能越禮行事,否則就是對君上的不敬,就是以下犯上的僭越行為。

比方說,明黃色和龍,就隻能是皇上用。

比方說,誰可以坐八抬大轎,誰可以穿什麽樣的服飾。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古代奏樂舞蹈,每行八人,稱為一佾。

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

季氏應該用四佾,他用了八佾, 就是於禮不合,僭越。

於是,仲尼兄便出離的憤怒,叔可忍,嬸不可忍。

 

既然說禮樂,當然會說到君臣如何相處。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禮賢下士,精忠報國。這話沒錯。不過,個人以為,光是禮賢下士還不夠,知人善用,賢士才有報國的機會。

 

我個人對《八佾》篇最感興趣的倒是仲尼兄對《詩經》上兩篇文章的評價。

至聖先師給人的印象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其實不然,哈哈。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詩經》。

《詩經·國風·衛風》中的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描寫佳人之美。

 

這一段什麽意思呢?

子夏問,美麗的容顏,可以讓素縞成為絢麗,對嗎?

仲尼兄答,先有素縞,才可以畫美麗的容顏。

子夏恍然大悟,先有仁德之心,後有禮儀。

孔子大讚。心靈美,才會散發出有裏到外的不可阻擋的魅力。

 

《關雎》是《詩經》的第一篇,也是流傳最廣的一篇。

你也許沒聽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但你一定聽過《關雎》。

我在寫吉甫兄的時候,還和了一下。

 

疊疊蟲草,臨水之坳。娟媛黃花,婉兒清笑。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孔子對《關雎》的評價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我們再來重讀一下原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嗬嗬,我讀來讀去,沒讀出樂,更沒讀出哀來。這就是一個暗戀的少年,見到夢中的女神。於是,想盡辦法去博得美人心。

一見之下,心頭狂喜,接下來就是忐忑不安。

也許,仲尼兄的樂與哀,就是和我一樣的意思吧。

 

第四,《裏仁》篇。

子曰:“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一個人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上麵剛剛說完子夏與孔子的對話。所以這一句非常好理解。

內仁,才是美。要有一個仁慈的心。

 

再次慚愧慚愧一下,我是外貌協會的資深會員。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從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的角度,我不是君子。從窈窕淑女的角度,我是。

不過呢,美麗的容顏可以讓人第一時間產生衝動。

而長久的交往,則一定要有一顆美麗的心。

鞋子不合腳,鑲再多鑽石也沒用。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至理名言,無需解釋。至聖先師,名至實歸。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反過來,德孤,必無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論語》有兩百多篇文章,我當然無法一一說到。

但我們可以從中總結出孔子的思想。

首先,我們要看到孔子遊學和教授的目的是什麽。他是想建立一個他心中的完美和諧社會。

所以,西方把儒學稱為儒教是不對的。

宗教最終要解決的, 是生死問題。什麽生死問題呢?

  • 我們從哪裏來?
  • 我們要怎麽做?
  • 我們要去哪裏?

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就是出世法。隻有第二個問題,我們要怎麽做,才是入世法。

而孔兄,沒有回答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的問題,隻回答了要怎麽做。

所以,儒家隻有入世法,沒有出世法,算不得宗教,隻能屬於哲學。從涵蓋的範圍來說,宗教要比哲學廣。宗教包括了哲學。

 

那麽,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什麽呢?孔兄心中的完美和諧社會是什麽樣子的呢?

曆來的先賢們用了十五個字: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

其中前麵五個字又稱為“五常”。做人最起碼的道德標準。

 

我用四個字來總結:上仁下孝

在“仁”和“孝”之間,哪個更重要呢?孔兄認為,孝為根本。

一個人如果孝順,就不會忤逆。在家,不忤逆長輩。在外,不忤逆上司。當然,君王,官員,要仁,要施仁政,寬待子民。如此,每個人都安守自己的本分,這個社會就完美了,沒有動蕩,沒有戰爭,人人安居樂業。

 

從諸子百家,到獨尊儒術。

不管你讚不讚同孔兄的思想,都必須承認,在這場長達幾百年的競爭中,孔兄完勝。

近代很多人說,之所以獨尊儒術,是因為儒家的思想有利於君王們的統治。

我以為,這當然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甚至不是主要的原因。這個世界上兩件最難做到的事情,第二是把別人的錢騙到自己口袋裏,第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裏。

孔兄的思想,能夠被天下絕大多數的讀書人,甚至沒有讀過書的販夫走卒接受,其主要原因是大家認可,而不僅僅是因為君王們提倡。

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必然是尋常百姓喜愛的。

 

那麽,為什麽儒家思想,能同時被君王和百姓接受呢?

個人以為,因為它符合人性。

孝順父母長輩,長輩關愛下輩,君王施仁政,百姓安居樂業,誰不喜歡呢?

有人也許會反駁說,三從四德,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這些儒家思想,難道也符合人性嗎?

嗬嗬,儒家思想,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仲尼兄的思想,和後來的儒家思想,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孔子,隻是儒家這個品牌的創始人而已。他管不了以後幾百幾千年的事。

 

《論語》記錄的是孔子的言論,所以是非常口語話的。

孔兄的談話中,喜歡用反問。比方說: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什麽什麽乎?

按現在的說法,就是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這說明他平時的談話中,邏輯性會非常強。

於是說出自己的觀點後,會反問,難道不是如此嗎?

如果談話的對象主要是自己的弟子門人,這樣的教學方式,說明孔子非常的平易近人,對門人弟子敦敦教誨,屬於善導的老師。

 

孔兄的談話,或者說文字,非常的簡潔明了。

其文字的特點,與四言體為主的《詩經》和七言體為主的《楚辭》有很大的不同。

日常的口語,與花了功夫潤色之後寫下的文章,當然會不一樣。

當然,孔兄這樣的讀書人的口語,與田間農夫的口語,還是會大不同。

這樣精煉儒雅的口語,記錄下來,我們就可以稱之為散文。

我不知道那時候的讀書人,是不是平常言語中就是如此的文雅。還是孔子的這些門人弟子們在記錄他的談話時,加了一些潤色,而不是完全一字不差的記錄。

反正我讀《論語》的感受是,雖然文字特點與《詩經》和《楚辭》有很大的不同,但依然非常適合朗誦。能讓人禁不住要朗誦的文字,就是好文字。

甚至隻要閉上眼睛,我腦子裏出現的一幅幅畫麵就是,

自己頭戴雲冠,一捋長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又或身穿僧袍,於冥想中驚起,仰天大笑:“朝聞道,夕死可亦!”

哈哈哈。

 

一個能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千秋後世的人的腦海中的男人。

一個隨口說的話,都能讓人忍不住要朗誦的男人。

一個一生追求建立心中理想社會的男人。

一個仁慈的男人。

當然是一個玉樹臨風的男人。

能做到前三點的男人曆來不缺,比如那些領袖們大帝們。

但他們多的是手段,缺的是仁慈, 所以,和玉樹臨風不沾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