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

擁幾冊書,有點餘糧,世間破事,去他個娘......
正文

2022_意大利之旅 (7) 佛羅倫薩_聖母百花大教堂

(2022-10-26 11:42:47) 下一個

聖母百花聖殿,又稱聖母百花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這個名字結合了上帝之母與佛羅倫薩的象征百合花的大教堂是佛羅倫薩的標誌,是文藝複興早期最代表性的藝術傑作之一。教堂始建於1296年,由著名建築師和雕塑家阿諾爾福·坎比奧 (Arnolfo di Cambio) 設計建造,坎比奧去世之後,包括喬托和布魯內萊斯基等幾任設計師前赴後繼,於1436年正式完工。之所以曆時140年一是因為1347年的黑死病爆發造成佛羅倫薩大量人口死亡而迫使工程停止,二是因為無法建造巨大穹頂使得工程爛尾了幾十年,直到布魯內萊斯基出色的解決了難題才使得大教堂順利完工。大教堂的外牆裝飾一直持續到1887年才最終完成。和世界上很多教堂是由富有家族資助建造不同,百花大教堂的建造是政府出資,經費來源是佛羅倫薩共和國市民的納稅款,這很讓人感歎,700年前就已經有稅務意識和製度了。

 

百花大教堂的正立麵,精美華麗的雕塑令人歎為觀止。很多年前去過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之後曾經感歎說,看過聖彼得大教堂就再也沒有教堂可看了。然而當我們來到百花聖母大教堂之後,還是為其磅礴的氣勢和華麗的外觀所折服所震撼。

從我們居住的民宿陽台看到的大教堂穹頂

布魯內萊斯基 (Filippo Brunelleschi,1366-1446) 的穹頂。這是世界上至今為止最大的磚製穹頂,直徑43米,穹頂的建造堪稱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教堂建造120年後,教堂上端尚未封頂的空洞已經達到40米以上,在這個跨度上進行穹頂建造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原因很簡單,空洞實在太大了,沒有什麽東西可以撐得住巨大穹頂產生的壓力。幾十年來,大教堂就這麽一直敞開著天窗,建築師們一籌莫展沒人知道該怎麽蓋住這個大洞。1418年,佛羅倫薩政府重啟教堂工程,並非設計師出身的金匠布魯內萊斯基的穹頂方案中標,他巧妙的解決了巨大穹頂產生的側向推力的問題,完成了這個比羅馬萬神殿穹頂還大的八角形穹頂。更神奇的是,或許已經有了專利意識,或許當時的同行競爭太激烈,布魯內萊斯基拒絕向委員會說明建築計劃,也不允許任何人過問他的施工過程,他不畫任何施工圖紙,完全憑借他自己精確的空間想象力施工,穹頂完成後,他既沒有留下設計圖紙,也沒有留下他在施工過程中發明和使用的各種設備的描述。時至今日,設計師們也無法了解布魯內萊斯基是如何精確計算出穹頂直徑和穹頂產生的側推力以及如何發明出包括起重機等各種施工工具的。

百花大教堂穹頂於1420年8月7日開工,到1436年8月30日封頂花費了整整16年,而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參加大穹頂建造的工匠僅有60人,不搭任何腳手架,每年隻工作270天,就這樣布魯內萊斯基令人不可思議的完成了這個絕世之作。布魯內萊斯基於1446年4月5日去世。他被破例埋葬在大教堂地下室,成為除了主教之外唯一能夠長眠於教堂的人物。他的雕像被安放在烏菲茲美術館的外廊上,仰望著他精心建造的大穹頂。

這是百花大教堂的內部,除了穹頂的巨幅濕壁畫《末日審判》非常壯觀之外,整個教堂基本沒有什麽裝飾,感覺確實遠不如聖彼得大教堂。

巨幅穹頂濕壁畫《末日審判》,由米開朗基羅的學生,16世紀佛羅倫薩畫家喬爾喬·瓦薩裏所繪,瓦薩裏去世之後,他的學生費德裏科·祖卡裏繼續工作直到1579年完成。這也許真是巧合,米開朗基羅和瓦薩裏師生兩人在世界上兩個最漂亮的教堂創作了同樣的題材。

製作於1443年的24小時製時鍾,上麵有四位先知的頭像壁畫

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的主教座堂通常由三座建築組成,教堂,鍾樓和洗禮堂。百花大教堂旁是85米高的喬托鍾樓 (Giotto's Campanile),這是十四世紀佛羅倫薩哥特式建築的傑出典範,由意大利文藝複興的先驅喬托設計。喬托 (Giotto di Bondone) 本人是畫家,被譽為 歐洲繪畫之父,同那個年代的許多名人一樣,喬托也是多麵手,是優秀的雕塑家和建築師。鍾樓於1334年開始建造,然而三年之後喬托就去世了, 之後由安德烈亞·皮薩諾(Andrea Pisano) 接手,於1359 年由弗朗切斯科·塔倫蒂 (Francesco Talenti) 完工。鍾樓上有許多皮薩諾和多納泰羅的作品,在二樓有16個真人大小的雕像放置在壁龕中,但現在已經被複製品取代,真品轉移到大教堂博物館保存和展出。

喬托設計的一樓浮雕和二樓16個真人大小的先知雕像

在聖母百花大教堂旁邊,是曆史更加悠久的聖喬瓦尼洗禮堂(Baptistry of San Giovanni),也叫做聖若望洗禮堂。這座八角形帶有白綠相間條紋的洗禮堂始建於公元4世紀左右,正式落成於1128年,是佛羅倫薩現存的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從1059年到1128年,這裏曾經作為佛羅倫薩的大教堂。但丁於1266年在這裏受洗。在他的史詩“神曲”裏,但丁將這座建築描述為“我美麗的聖喬瓦尼”。

洗禮堂天花板上精湛的拜占庭風格馬賽克描繪了最後的審判,暗示洗禮之後的救贖

對立教皇約翰二十三世之墓,由多納泰羅和他的學生米歇羅佐建造。約翰二十三世(Pope John XXIII,約1370~1419年11月22日)被天主教會視為對立教皇。受到官方教會的迫害,他在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避難,並於 1418 年去世。

洗禮堂的建造早於百花大教堂,時間回到1401年,佛羅倫薩政府決定招標重建洗禮堂,最終進入決賽的是22歲的洛倫佐·吉貝爾蒂 (Lorenzo Ghiberti) 和23歲的布魯內萊斯基,兩人按照招標委員會的要求完成了浮雕設計的比賽,結果是吉貝爾蒂勝出,委員會希望二人合作建造洗禮堂青銅門,但小心眼的布魯內萊斯基拒絕並負氣出走羅馬。兩人當時的參賽作品被完好的保存到現在 (下圖),文藝評論家們可以據此推斷分析獲勝緣由。17年後的1418年,在百花大教堂穹頂的競標中最後依然是二人的對決,這一次,布魯內萊斯基終於戰勝了一生之敵,創造了建築史的驚世之作。而這一次則是吉貝爾蒂在嚐試之後知難而退自動放棄了合作。

洗禮堂有三座青銅鍍金大門,最為著名的是正對著大教堂的洗禮堂東門,由十幅浮雕畫組成,描繪《舊約》中的故事。洛倫佐·吉貝爾蒂花費了26年雕刻而成,浮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精彩絕倫,米開朗基羅感歎此門為《天堂之門》。天堂之門也意味著一旦成功受洗,佛羅倫薩人就可以穿過吉貝爾蒂的天堂之門,進入聖母百花大教堂,走進另外一個更加完美的世界。如今原版天堂之門以及南門北門真品現在都保存在大教堂博物館裏 (見下文),這裏是複製品。

雕塑家吉貝爾蒂在四周門框上雕刻了24位著名佛羅倫薩人的小青銅半身像,也不聲不響的把他自己的自畫像雕刻進去。這兩位競爭了一生的藝術家成為文藝複興的標杆人物。吉貝爾蒂是青銅雕刻大師,被稱為人文主義雕刻風格的開山鼻祖,而布魯內萊斯基則是透視法的發明人,當然他最大的貢獻是百花大教堂的穹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