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其時,墨子學說自成一派,社會盛行“博愛”,就是“愛無差等”,無分內外,無分親疏。然而,孟子批評墨家學者夷子直截了當:1)你夷子推行薄葬,可是自己的父母卻厚葬,這難道不是愛有差別,親疏有分嗎?2)夷子又拿嬰兒為例,嬰兒人人都愛,你們儒家不也提倡“若保赤子”嘛。孟子說,你真的認為看自己的侄子與看到其他人的侄子是一樣的嗎?嬰兒馬上爬到井邊掉下去,所有人處於惻隱之心去救他,並不是嬰兒有錯或無錯。再則說,古人把父母屍體拋入野地,再見時發現已經被野獸撕咬的慘不忍睹。然後不忍心掩埋了,難道這不因為是自己父母的緣故才不忍而掩埋掉的嗎?難道這不是愛有差等嗎?
天下為公,天下愛無差等與人的本性是不相符的。
《孟子.滕文公上》
墨家學派的夷之通過徐辟求見孟子。孟子說:“我本來願意接見,現在我還病著,等病好了,我將去見他,夷子不必來。”
過了些日子,夷之又來求見孟子。
孟子說:“我現在可以接見他了。不過,說話不直截了當,道理就顯現不出來,我直截了當地說吧。我聽說夷子是墨家學者,墨家辦理喪事是以薄葬作為原則的。夷子想用它來改變天下的習俗,豈不是認為不薄葬就不值得稱道嗎?然而夷子卻厚葬自己的父母,那是用他自己所鄙薄的方式來對待雙親了。”
徐辟把孟子的話告訴了夷子。
夷子說:“按儒家的說法,古代的聖人愛護百姓就像愛護初生的嬰兒,這句話什麽意思呢?我認為是說,對人愛是不分差別等級的,隻是施行起來是從自己的父母開始。”
徐辟又把這話轉告給孟子。
孟子說:“夷子真認為愛自己的侄子就像愛鄰人的嬰兒一樣嗎?他隻抓住了這一點:嬰兒在地上爬,就要掉進井裏了,這不是嬰兒的過錯,所以人人去救。他以為這就是愛不分差別等級。再說天生萬物,使它們隻有一個本源,亦即人隻有父母一個本源。然而夷子主張愛不分差別等級,那麽他厚葬至親的做法恰恰是他認為有兩個本源的緣故。上古曾有個不安葬父母的人,父母死了,就抬走拋棄在山溝裏。後來的一天路過那裏,看見狐狸在啃他父母的屍體,蒼蠅、蚊蟲叮吮著屍體。那人額頭上不禁冒出汗來,斜著眼不敢正視。那汗,不是流給人看的,而是內心的悔恨表露在臉上,大概他就回家拿來筐和鍬把屍體掩埋了。掩埋屍體確實是對的,那麽孝子仁人掩埋他們亡故的父母,也就必然有講究埋葬方式的道理了。”
徐子把這番話轉告給夷子。
夷子悵惘了一會,說:“我受到教誨了。
原文:《孟子.滕文公上》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見孟子。孟子曰:“吾固願見,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見,夷子不來。”
他日,又求見孟子。孟子曰:“吾今則可以見矣。不直,則道不見,我且直之。吾聞夷子墨者,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然而夷子葬其親厚,則是以所賤事親也。”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謂也?之則以為愛無差等,施由親始。”
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夫夷子信以為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彼有取爾也。赤子匍匐將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蓋上世嚐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視。夫泚也,非為人泚,中心達於麵目,蓋歸反蘽梩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憮然為間,曰:“命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