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兩國即將交戰,宋人在說和停戰的途中遇到孟子。孟子問他將如何勸說。回答“闡明利害中的不利亦即害。”孟子則闡述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的進言使得兩王覺得有利而罷兵,那麽三軍也因此為利而樂於罷兵。進而言之,君臣父子兄弟之間以利相處,有利就做,沒有利就不尊敬君主,父親,兄長,唯獨缺少仁義,天下哪有不敗之理?相反,大臣,兒子,弟弟以仁義侍奉君父兄,就會放棄利,這樣的國家不是以利當頭,而是德政天下,它能不稱王嗎?所以,斡旋不必言利。”
我們聯想俄烏戰爭,多少國家向俄羅斯普京大帝陳說利害,如果戰爭繼續下去會對俄羅斯不利,經濟下滑,國際地位下滑,俄羅斯恐怕會退出世界政治大舞台,沉淪小國。然而,大帝最後是聽還是不聽呢。推論普京此人肯定不聽,因為他滿心的利,而無義,妄圖霸占別國領土,夢想俄羅斯帝國大業。不惜大肆殺戮,造成烏克蘭生靈塗炭。
再聯想清零政策,也是同理。一尊的意圖非常明顯,他心心念念是永遠統治中國,他戀權戀到死,清零是鞏固他絕對權力的利。所以,有人用清零會造成中國經濟下滑,造成世界經濟下滑來勸說一尊放棄清零政策。可是,這與他的利又有何幹?中國餓死三千萬人都不反,現在死了幾個婦女兒童,病人又算什麽。
以利治國沒有不敗的,隻是時候不到而已。再推論,以利說服當政者恰好是以利當頭同一陷阱。即使停戰,也是暫時的,也是不道德的。
孟子的結論:“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第四章原文翻譯:
宋要到楚國去,孟子在石丘碰到了他,孟子問道:“先生準備打哪兒去?”答道:“我聽說秦楚兩國交兵,我打算去謁見楚王,勸他罷兵。如果楚王不高興的話,我又打算去謁見秦王,勸他罷兵。在兩位王中,我總會有所遇合。”孟子說:“我不想問得太詳細,隻想知道你的大意,你將如何進言呢?”答道:“我打算陳述交戰如何不利。”孟子說:“先生的誌向固然很大,先生的提法卻不行。先生用利來向秦王、楚王進言,秦王、楚王因為喜歡有利,才停止軍事行動,這就使得三軍官兵樂於罷兵,而去喜歡利。做臣屬的懷揣著利而服事君主,做兒子的懷揣著利而服事父親,做弟弟的懷揣著利而服事兄長,這就會使君臣、父子、兄弟之間最終都丟棄仁義,為了利益而打交道;這樣而國家不滅亡的,是從沒有過的事。如果先生用仁義來向秦王、楚王進言,秦王、楚王因為喜歡仁義而停止軍事行動,這就會使三軍官兵樂於罷兵,而去喜歡仁義。做臣屬的滿懷仁義來服事君主,做兒子的滿懷仁義來服事父親,做弟弟的滿懷仁義來服事兄長,這就會使君臣、父子、兄弟之間都放棄唯利是圖的念頭,滿懷仁義來打交道;這樣的國家不以德政統一天下的,也是從沒有的事。為什麽定要言必稱‘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