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博客及書香之家上發表故事,有很多讀者告訴我可以寫小說。
對我來講,寫小說確實具有很大誘惑。但是,我根本就不知道怎麽寫小說,例如,它與故事的區別,與散文的區別,是否有義務向讀者展示某種偉大思想內涵的啟示等等。有時候,總感覺寫小說有點兒高大上,作家能把一個事說透,一個故事講圓滑,引人入勝,最主要的還有思想。
不知何為小說,不知如何下手,遑論寫出好小說。
這是我的問題。
其實,有問題好。首先說明我對這個問題的興趣,於是就想找到適合自己,也就是自己能夠理解,能夠接受,能夠應用的回答。例如找到答案時:“原來如此啊。”
帶著問題,來到圖書館,查找有關小說寫作的教材。
令我驚奇的是,了了幾本教材竟然與《中國聖經》《聖賢語》之類的書籍前後挨著擺放,看來我對小說的崇拜感絕不是空穴來風,確實非同一般。
閑話少敘,書歸正傳。
先看第一本書:《小說家的13堂課》作者王安憶。
俺們土話說,挑山芋,要挑熟的捏。漢語是母語,先看中國人寫的書,是對的。另外咱熟悉王安憶這個名字,與我得用姐弟相稱,年輕的時候就知道她的名,她在中國文壇鬧得動靜不小。
第一堂課的第一個問題就把我鎮住了:“什麽是小說?”
好啊,這就是困惑我的根本問題!我像喝了一壺好酒的痛快。
答:“小說不是現實,它是個人的心靈世界,這個世界有著另一種規律、原則、起源和歸宿。但是鑄造心靈世界的材料卻是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現實世界。小說的價值是開拓一個人類的神界。”
再仔細讀,發現她的13堂課,全部都是回答“什麽是小說”這個問題,極妙。
俺自覺理解了“心靈世界”是最簡潔的詮釋。
小說不是日常現實生活的具象描述,不是日記一般的流水賬,它是作者心靈世界的表述。小說不應該承擔任何義務,例如階級教育,政治正確,社會道德,它就是作家對生存世界的感悟,由此而創造的神話。當然,這個神話不僅僅是嫦娥奔月式的,應該是作家多麵而豐富的精神世界。既然人是現實的,生活於現實之中,那麽寫作肯定離不開現實,但是,又絕不是現實世界的對應和翻版。現實世界的語言與事物隻是作者用來構築神話世界的建築材料。現實本身不是建築,它是磚頭,木行條,水泥,石塊,現代化建材,而用這些材料創造出來的小說才是作者的最終產品亦即心靈世界。
第二堂課講“處女作”
“處女作是心靈世界的初創階段,它顯示出創造力的自由狀態。我們必須正視處女作的局限,他畢竟是沒有經過理性化成長過程的感性果實。”
處女作定義不是第一個出版的作品,而應該是初創時期的一個及至多個作品,成為第一階段作品。其特點是感性大於理性。因為作者沒有寫作經驗,憑著衝動和熱情,不按套路出招,讀起來更加熱情直率,幾乎沒有匠氣。
王安憶分別舉例王蒙及昆德拉的處女作《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與《玩笑》,深入分析心靈世界的初創階段,指導讀者領略由純粹感性所顯示的創造力的自由狀態。
再往後八堂課,王安憶以不同作品來解說不同類型,以及作品的特異性。
第三堂課: 當代大陸作家張承誌《心靈史》“挑起了心靈的旗幟,打開書本是哲合忍耶的教史。哲合忍耶為心靈書寫下“手提血衣撒手進天堂”的詩篇。就在哲合忍耶載起心靈的遠程,便離開了現實世界的此岸。”;
第四堂課:大陸作家張煒《九月寓言》)“是一個奔跑的世界,奔跑就有了生命,停下就是死亡。他把真實的房子拆成磚,再砌一座預言的房子。它以它神話的外形,顯示著“好小說就是好神話。”;
第五堂課: 法國雨果《巴黎聖母院》“ 三百年裏巴黎聖母院千變萬化,可是內心還是古典的。卡西摩多和和艾斯米拉達就是它的古典的心。他們是古代埃及的神,離散在人間,受盡分離的折磨,誰也不認識誰,直到最終在聖母院的地牢永遠結合。”
第六堂課:俄國扥爾斯泰《複活》“是一個罪人的世界,蒼茫的西伯利亞是他們永恒的流放地。政治犯集團是具有自贖傾向的人群。聶赫留多夫和瑪絲洛娃是一對互助的覺醒者。托爾斯泰斯泰使用的是最巨大結實堅固的建築材料,因此他的心靈世界是廣闊和宏偉的。”
第七堂課: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克裏斯多夫是三世紀的一位著名的聖者。傳說他身材高大,專門背人過河。約翰、克裏斯多夫經過本能,理性,以及本能與理性融合的三個成長階段,從黑暗混沌走向光明混沌。他終於和勝者克裏斯多夫合而為一。”
第八堂課:英國艾蜜麗、勃朗特《咆嘯山莊》“愛情的題材是具有超生的飛翔力的材料。呼嘯山莊的愛情故事是人類和永恒自然對峙的故事。愛情消滅了肉體,又化腐朽為神奇。它用貌似神話的現實,再製作一個神話作為愛情的材料,可以說是物盡其用。”
第九堂課:哥倫比亞賈西亞、馬奎斯《百年孤寂》“布恩迪雅家族的血緣有兩股力量,一股是向外的開拓,結果是喪失獨立。一股是向內的發展,結果以亂倫而消亡。這一幅生命的運動景象是在地平線下方開拓黑暗的深淵。這是20世紀藝術家的處境,他終究難以投擺脫現實的羈絆。”
第十堂課:大陸曹雪芹《紅樓夢》“在前台,人物關係和情節關係均呈自然經營的狀態。在“太虛幻境”的幕後主宰之下,自然狀態則顯現選擇的意義和作為。這個虛幻的後景,集合了前景孤立而瑣碎的細節,終與日常生活有了區別。”
最後三章則從創作論及鑒賞論兩個角度,對小說藝術中的情節、語言及情感課題做了結語。
第十一堂課:情節和語言:“情節和語言是小說的建築材料,它們有著和日常生活相似的麵目,我們將如何區別?現實生活的情節我稱作“經驗性情節”,小說的情節則稱之“邏輯性情節”。日常的語言我稱為“具體化語言”,小說的語言則為“抽象化語言。”
第十二堂課:現實世界:“小說世界一現實世界的材料建成,作為創作者的個人是以什麽樣的認識處理現實的材料,我以對比的方式來判斷認識的質量。這是一種量化的方式,而我們不妨學習一點機械論。認識的質量決定了心靈世界的完美程度。”
第十三堂課:感情:“感情是一種人文氣質,一種心理經驗。藝術的創造者是一種具有情感能力的人類。情感到達小說是漫長的過程,需要理性的幫助。理性的任務是檢驗感情質量,承受感情壓力,將感情轉化為想象力。”
(注:以上介紹作品時引號內的內容是王安憶講課提要。)
好了,我認真讀完了13章,就算是上了一學期免費網課,得謝謝王姐。
問我,收獲大不大?當然大。能不能開始寫小說?當然還不能!
這隻是我理論學習的第一步,還有很多好的教材,例如還看到了中英文對比的美國大學精品短篇小說的教材。還有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的藝術》都要讀。
原來的自我感覺,本人寫不了大部頭,隻能寫點短篇。
可是,這是一種錯誤認識。很多人講,短篇才更難,在這麽少文字的框架裏,把複雜的故事說明白,還要得到讀者的欣賞是一件極難的事情。
可見我有多麽的膚淺。
憑心而論,最近寫短小的故事集《賈汪煤礦100人》有點體會。
故事是小說的雛形,怎麽樣,這是我說的,怎麽也得高大上一回。
故事也要講究人物,情節,主題,與小說差那麽一大點,故事更現實,沒有構築出完整的“心靈世界”。
故事也講求簡而沒有廢話,甚至廢字。準備先把故事寫好,寫完,再往前進一步。
我們“書香之家”裏,文學城裏,有很多高手把她/他們精美的“心靈世界”展現給我們,都值得好好學習。
相信,如果鍥而不舍的學習,久而久之,我定會揣摩出寫小說的基本要領,然後再開始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