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本段是《孟子.告子句章上》第七節,回答告子有關人性的問題:1)人生來無所謂善惡,就是一片空白;2)君善民善,君暴民暴;3)有人生下來本性就善,而有人生下就不善。孟子對此解答,結論,仁義禮智人皆有之,關鍵看自身能釋放多少,多的是大善,少的是小善。這裏麵含有孟子所說人皆有之的四心:“惻隱之心(仁);羞惡之心(義);恭敬之心(禮);是非之心(智)。
公都子說:“告子說:‘本性沒有什麽善良,也沒有什麽不善良。’也有人說:‘本性可以讓人做好事,也可以讓人做壞事;所以當周文王、武王興起時,百姓便一心向善;周幽王、厲王興起時,百姓便變得橫暴。’也有人說:‘有些人本性善良,有些人本性不善良;所以,以堯為君,也有象這樣的百姓;以瞽瞍為父,也有舜這樣的兒子;以紂為侄兒,而且貴為君主,也有微子啟、王子比幹這樣的仁人。’如今老師說本性善良,那麽,他們的說法都錯了嗎?”
孟子說:“從人天生的資質看,是可以做好事的,這便是我所說的人性善良。至於有些人做壞事,不能歸罪於他的資質。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於仁,羞恥心屬於義,恭敬心屬於禮,是非心屬於智。這仁義禮智,不是從外麵滲透給我的,是我本身固有的,隻是不曾光大它罷了。所以說:‘探求它,就得到它;放棄它,就失去它。’人與人相差一倍、五倍以至無數倍的,就是不能釋放人們善良本質的緣故。《詩經》說:‘天生育眾民,萬物便有規則。百姓秉持著那些通則,喜愛那優良的品德。’孔子說:‘這篇詩的作者真懂得道哇!有事物,便會有其通則;百姓秉持了這些通則,所以喜愛那優良的品德。’”
原文:《孟子.告子章句上》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幹。’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