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之丘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個人資料
梧桐之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禮》:祭祀祖先、父母的古訓

(2022-10-11 20:32:33) 下一個

現在城裏大多數人不在家裏擺供桌祭祖宗,祭父母,這是因為有很多現實的製約因素,例如空間小,城裏普遍不時興等。每年重要的日子,例如大年三十,清明,七月十五鬼節,還有的在陰曆十月一日,如果有時間就出外去上墳。至於要不要如此頻繁,現在的人早已給出答案,有時間就去,大年三十前肯定去,因為那是傳統的春節假期。

在國外的人就更不能講究那麽多,君子在外,祭義不同,例如母親節,父親節定心思念,甚至寫文回憶父母生前的音容笑貌,言行舉止,他們的嗜好,他們的事業或勞作等,讓他們的形象活在眼前,無不是很好的記念方法。

古人講《禮》,對祭祀有全麵的規矩和詮釋。現在的人有時候不能提古字,以為相去甚遠,與己無關,其實你的血液裏流著的是故土文化,你的飲食習慣就是自古傳承而來,每個人都很古。

一直說,經是好經,被歪嘴和尚念歪了。所以,學古,最好是讀原著,不要吃人家嚼過的饅頭,才能真正體會出古文化的輝煌之處。孔聖人是仁慈的,佛祖是仁慈的,耶穌是仁慈的,穆罕默德是仁慈的,要讀懂他們的本意,才不會厭煩古人的教導。 

靜心讀三分鍾就好,就能把2000年前的古訓了然於胸,何樂而不為。

《禮記.祭儀》

祭祀的次數不能太頻繁,太頻繁就會使人感到厭煩,有厭煩之心就是對神不敬。祭祀的次數也不能太稀少,太稀少就會使人怠惰,有怠惰之心就會導致忘掉祖先。所以君子按照天的運行規律,春天舉行釣祭,秋天舉行嚐祭。秋天來了,霜露覆蓋大地,君子腳踏霜露,一定會有淒涼之感;這倒不是由於天氣的寒冷,而是由於觸景生情,想起了死去的親人;春天來了,雨露滋潤大地,君子腳踏雨露,一定會砰然心動,希望能像春回大地那樣重見死去的親人。人們以快樂的心情迎接親人的歸來,以悲哀的心情送別親人的離去,所以構祭奏樂而嚐祭無樂。

  致齋三天,必須在齋宮內進行;散齋七天,可以在齋宮外進行。在致齋的日子裏,要思念死者生前的居處,思念死者生前的笑語什麽思念死者生前的誌向,思念死者生前喜歡做什麽、喜歡吃什麽,親人這樣專心致誌地致齋三天,就會好像真正見到了將要祭祀。到了祭祀那一天,進入廟室,就隱隱約約好像看到了親人的容貌;祭畢轉身要出門時,肅然動心,又好像聽到了親人說話的聲音;出得門來再仔細地聽,又好像聽到了親人謂然長歎的聲音。所以先王的孝敬父祖,父祖的容貌總在眼前晃動,父祖的聲音總在耳畔回響,父祖的心思、愛好總是銘記在心。對父祖熱愛到了這種程度,父祖自然總是活在心中;對父祖虔誠到了這種程度,父祖的容貌聲音自然總是活靈活現。父祖在子孫的心裏如此占有位置,怎能對他們不恭敬呢!

原文

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嚐。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淒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將見之,樂以迎來,哀以送往。故禘有樂而嚐無樂。

致齊於內,散齊於外。齊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誌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齊三日,乃見其所為齊者。

注:簡體字“齊”,古字齊,齋的意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梧桐之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梅華書香' 的評論 : 梅華總是給予我巨大鼓勵,我在學習中。比你的學問差了去了。謝謝。
梅華書香 回複 悄悄話 您真有學問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