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之丘

《詩經》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個人資料
梧桐之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源氏物語》連環畫 33-54 章回 完成篇

(2025-08-19 04:39:03) 下一個

第三十三回 “藤花末葉”:冷泉帝日漸長成,源氏與明石之君所生的女兒終於被選入宮,成為東宮太子的入內女禦。在明石流放時,師父卜卦,源氏家將會出“一帝、一鳳、一重臣”,後來分別是冷泉帝、明石皇後、夕霧大臣。早先的頭中將,現在的內大臣為著自己的傲慢以及對女兒雲居雁的疼愛,終於低下高貴的頭,暗中促使女兒與源氏的長子夕霧,結為連理。天上掉下大餡餅,雲居雁和夕霧本來就暗結情愫,借此契機,兩人終得合巹之歡。

第三十四回“新菜上”:每年正月中第一個子日,內膳司用七種新菜作羹供奉,謂食之可去百病。源氏三十九歲至四十一歲間發生的幾件大事。朱雀帝一直有出家誌向,急於嫁出十四歲的三公主,在夕霧和柏木之間思量,但終於嫁給源氏。朱雀院出家之前把三公主嫁於源氏;12歲的明石女禦與皇太子婚後生下一個皇子;源氏四十大壽八方賀喜;柏木踢球無意窺見源氏內殿三公主麵影而陷入相思。

第三十四回“新菜下”七年前,柏木得窺簾內三公主身影,不能釋懷。七年後得到一個機會,通過三公主的侍女,柏木偷偷地見了三公主,並和她有了夫妻之實。三公主懷孕,被源氏發現,明麵不說,暗地使狠,並強迫三公主當他的麵回信給柏木,這讓三公主羞愧難當。十二月,三公主給朱雀帝賀壽,這麽熱鬧的盛會,柏木沒有來,源氏派人去請柏木。柏木見到源氏,臉色發青,形容消瘦,戰戰兢兢。回家之後,心事重重的柏木便得了心病,臥床不起。

第三十五回“柏木”:源氏已年近五十,地位崇高,察覺女三宮之變,對柏木態度漸趨冷淡。而柏木中將陷入深深自責,身心日益崩潰,最終死於抑鬱心病。女三宮柔弱無力,麵對懷孕愈加不安,產子後感精神壓力與日俱增,進而削發為尼。薰君的誕生即將揭示血緣與父權的模糊問題。柏木的悔恨、病弱以及最終命運成為紫式部筆下罕見的罪與罰描寫範例。標誌著源氏理想化的“六條院之家”體係逐漸瓦解,家庭秩序崩潰為後半部“宇治十帖”的悲劇世界做鋪墊。

第三十六回“橫笛”:柏木死後一周年,源氏給他大辦法事,看著年幼的熏君,柏木的死,他一直覺得很可惜。年紀越長,便覺得世間萬事都看淡了,那件事,好像也無關緊要,貌似可以被原諒。然而,三公主對源氏的態度極為的冷淡。老夫人贈給夕霧一隻橫笛,這是柏木生前遺物。睡夢中夢見了柏木,柏木對他說:“我指望留傳笛子的人是子孫兒而不是你。”然而,夕霧不知道笛子應該何去何從,想從父親那兒得到真情,但源氏不把話說明,這支橫笛是柏木和熏君之間的紐帶。

第三十七回“鈴蟲”:鈴蟲是秋蟲。朱雀院想讓三公主去三條院的官宅居住,源氏不許,便在六條院三公主居所前打造了一片原野,又修築了供佛的淨水棚,適合尼僧居住。秋天,源氏令人抓了很多的鈴蟲放在這片原野中,一到黃昏夜晚之時,這裏秋蟲的叫聲十分的繁密。源氏常常借聽賞秋蟲之聲來看望三公主。中秋夜,源氏來到三公主住處,聽著院內的秋蟲,天上一輪圓月升起,源氏無限感慨。三公主對世事不再留戀,隻覺得這是一個淒涼的秋夜。

第三十八回“夕霧”:夕霧是源氏與正妻葵姬所生的長子。柏木逝世三年,癡情的夕霧大將愈發愛慕他的遺孀落葉公主。以至於闖入內簾,欲要強行。然而,公主堅貞不屈,未能成事,可是公主的清白名聲卻被男人糟踐。孤立無援的公主被夕霧強行接到一條她的舊宅,造成兩人成婚事實,這讓落葉公主更加憤恨夕霧。男人在外沒有得逞,家裏的正妻雲居雁一直不能容忍夕霧在外再找其他女人,所以索性跑回娘家躲避。夕霧內心的軟弱與欲望展露無遺。

第三十九回“法事”:一個家族始終在做法事,可見其岌岌可危了。所謂:“此生法事從今了,世世良緣信可期。”源氏已經進入強弩之末,時年五十一歲。高貴賢良,一輩子忍辱負重的紫夫人幾年掙紮於反複發作的疾病,終於不敵,抱憾而逝。眾人唏噓感慨,大歎人生苦短。源氏飽含熱淚,伏案疾書:“君在九重應俯瞰,我心厭世歎無常。”他雖功成名就,自覺心力不濟,身邊女人接二連三地去世,尤其最愛的紫夫人去世,令他出家的心願愈加熾盛。

第四十回“魔法使”:紫之上去世之後,源氏陷入深深的哀痛與幻覺中,回憶往昔與紫之上相處的歲月,一切如幻如夢。他數度夢見她,心神恍惚,乃至隱居於偏殿,不再理政,甚至萌生出家之意。紫之上宛如幻影一般離去,源氏所見所思皆不真實,心神遊離,宛若被迷術所惑。他甚至尋訪高僧或隱士般人物,為自己與紫之上的靈魂安頓尋求解答。“魔法使”指修法僧人。《源氏物語》中最接近宗教玄幻的一章。充滿靈異與精神恍惚的描寫,出現類似“夢中神諭”與“魂魄交感”。

第四十一回“雲隱”:原文是空頁,無文字。猶如武則天無字碑。此種空白筆法靈感或許來自於白居易《琵琶行》“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第四十二回“匂xiōng皇子”:光源氏已經辭世。《源氏物語》主角轉交至匂宮與薰宮,兩位年輕貴公子的戀愛與命運成為新的主線。匂皇子十五歲,源氏的兒子薰君十四歲。匂宮才貌雙全,性格風流倜儻,深受女性歡迎。薰宮則更為內斂沉穩,但帶有神秘感。匂宮深受父皇與母後明石中宮的寵愛。匂宮雖然年輕,卻已展現出源氏般的多情本性。與薰宮之間,開始出現對女子的興趣與競爭的預兆。薰宮雖然表麵上是源氏之子,卻知道自己是柏木與女三宮的私生子,因此在心中背負秘密,性格日漸沉靜、疏遠權力。

第四十三回“紅梅”:匂宮年少時,紅梅大臣曾期望將女兒嫁給他。此女為貴族正嫡,出身高貴,婚事若成,將鞏固政治關係。大納言用低鈍而馴熟的聲音合著音樂吹口哨。忽見東邊廊簷近旁一株紅梅,正在盛開,便說道:“這庭前的花特別可愛。匂親王今天在宮中,折取一枝去送給他吧。‘梅花香色好,惟汝是知音’呢。” 他已情不自禁立刻命人折取一枝紅梅,交小公子給匂皇子送去。然而隨著匂宮對中君的感情加深,這樁聯姻逐漸被冷落。

第四十四回“竹河”:已故髭黑太政大臣的遺孀玉鬘尚侍對兩個女兒的婚事煩透了心,在上皇冷泉院的死纏爛打招架不住之時,把大女公子嫁給了他,生了一個皇女,一個皇子。然而在得到上皇無限寵愛的同時,卻受到弘女禦的嫉妒,因此,新皇妃反而有氣。二女公子本打算嫁給夕霧大臣的兒子藏人,可他偏偏暗戀大女公子。今上也對大女公子垂涎,結果隻得接受二女公子作為尚侍。藏人大小女公子都未得到,甚為落寞。熏君表現曖昧,至於熏宮和匂宮的故事有待下回分解。

第四十五回“橋姬”:橋姬是宇治橋下的鎮橋女神,以比喻八親王的女公子。八親王與冷泉帝都是桐壺帝的皇子,隻因沒有登基而明星隕落,躲入宇治山中。心中擔憂兩位女公子將來遭受顛沛流離之苦。恰逢熏君一心向佛,前來共修,得到皇叔的讚賞,暗示請托熏宮將來照料女兒。熏君無意之中在八親王處從生父柏木的生前女侍弁君手裏拿到父親的遺物,徹底弄清楚了自己的真實身世。他去參見母親,但見三公主抖擻精神,正在一心不亂地誦經。薰君想道:“我又何必向母親表示我已知道這秘密呢!”

第四十六回“柯根”:“柯根”從熏君引用的古歌:“居士修行處,山中柯樹根。棱棱難坐臥,安得似香衾?”而來。時年薰君二十四。匂親王被熏君挑撥,弄得心神不安,礙於尊貴的身份遲遲不得機會前去宇治探訪二位女公子。最終,借口赴奈良進香,實則途徑宇治,可以泊宿。此時,八親王終於撒手人寰,留下兩個女公子寂寞度日。幸得熏君信誓旦旦的保證,常來宇治善舉照看。匂皇子經常寫來情書,卻因其好色名聲而被女公子拒絕回信。

第四十七回“總角”:古時8-14歲少兒,男未冠,女未笄/jī/時頭發結成髻的發型。熏君對大女公子的愛在猶豫彷徨中時隱時現,設法接近而屢屢被拒。匂皇子在熏君與大女公子的默許下,得以與二女公子發生深夜故事。然而,由於匂皇子不能隨意出宮,讓二女公子產生怨恨和羞恥。固執堅守先父遺囑的大女公子終日惶恐不安,麵對熏君的愛情,心甚矛盾,然終不肯鬆口。然而迫於內心壓力,竟然精神抑鬱,心病加重,在熏君麵前奄奄一息地無聲逝去。

第四十八回“早蕨”:匂皇子究竟不是負心漢,礙於宮中規矩,出行極不方便,再則由於父皇和母後的壓力,也不敢擅自做主。然而,在熏君的撮合下,終於邁出大膽一步,將二女公子從宇治山莊接到京城二條。失落的熏君不僅失去了大女公子,如今連內心稍有懵動的二女公子也失去了。對於大女公子的逝世悲痛異常,壓抑的情感隨著嚎啕大哭向世人宣誓他對大女公子的真切愛情。二女公子雖然也很保守,可是被各種誘導,強迫,最終就範,嫁於三皇子。

第四十九回“寄生”:熏君依然不能從愛慕已亡宇治大女公子的悲情中自拔,看到被他推讓給匂親王的二女公子兩人的親熱讓他嫉恨懊悔,再後來看到二女公子被冷落,他又希望得到已婚二女公子的愛。他總是猶豫不決,不能獨斷,生活於痛苦之中。雖然成為了駙馬,但終不能一心一意地去愛夫人。三個人物:宇治二女公子已經嫁於匂皇子,今上二公主嫁給熏君。此時那個酷似宇治大女公子的浮舟小姐出場,把熏君的心悄然領走。

第五十回“東亭”:常陸守把親生幼女替代浮舟嫁給了左近少將,浮舟的母親帶著女兒奔赴京都二女公子處避險。八親王在宇治的二位女公子是正出,而這位浮舟姑娘則是八親王與侍女中將軍私生,且被遺棄。親母不甘心女兒墮落底層,希冀有個好夫家。然而,好色的匂親王見到臨時躲在二女公子處的浮舟,色心泛濫,欲求而得之。浮舟母親常陸守夫人去她三條的私邸再次藏匿。熏君打探得知後,終於果斷出手,把浮舟從三條帶走至自己新進改造好的邸宅。

第五十一回“浮舟”:薰君時年二十七歲。浮舟是八親王的遺棄私生女,其母曾是八親王的侍女,被八親王拋棄,生活無著改嫁鄉下常陸守。後來,浮舟因婚事有變,逃來京都二女公子處,卻被匂皇子糾纏。再逃避至三條私邸,卻被熏君抱回宇治院邸。匂親王和熏大將均深愛浮舟,都準備私邸藏嬌,關鍵是浮舟年少無主見,不知如何取舍。宇治八親王遺骨浮舟,貌似大女公子,被熏大將愛慕。然而,匂親王橫裏插刀,捷足先登,準備三月底來搶浮舟。而熏大將的計劃則是四月初。

第五十二回“蜉蝣”:日文“蜻蛉”,蜻蛉與蜉蝣發音相同。“眼見蜉蝣在,有手不能取。忽來忽消逝,去向不知處。”世事也都是像這蜉蝣一般‘似有亦如無’:“蜉蝣生即死,似有亦如無。世事皆如此,莫談榮與枯。”物哀的世事無常表現得淋漓盡致。意誌薄弱的浮舟夾在霸道的匂親王和優柔寡斷的熏大將愛戀之中,迷失了自我,年輕無知加上沒有強大的後援,以為一死百了,便投宇治川自盡。匂親王和熏大將雖然很悲傷,然而很快戀情別移,開始新的一輪追逐。

第五十三回“習字”: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宇治院樹根發現一個羸弱瀕死的女子,卻是人們認為已經投河自盡的浮舟。遇到僧都及妹尼僧傾力救助,她得以慢慢恢複,開始習字,誦經,學習賦詩作辭,然而悲痛厭世之心毫不稍減,如願落發為尼。有個人來,送些嫩菜給妹尼僧。妹尼僧以此轉贈浮舟,附一詩曰:“山鄉新菜嫩,帶雪摘來初。願汝長安樂,青青似此蔬。”浮舟答詩曰:“山野深深雪,新蔬寂寂青。從今延歲月,隻為慰君情。” 妹尼僧激動不已,竟然熱淚盈眶。

第五十四回“夢浮橋”:“夢浮橋”三字,想是將此長篇故事比作夢中浮橋之意。《源氏物語》大致分為三個部分,此回是第三部分宇治十章(第42-54回。故事講述光源氏死後,主角變成光源氏兒子熏君和外孫匂親王與居住在宇治的公主(大君、中君、浮舟)之間複雜而又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薰君雖然真誠,但心裏有很多煩惱,而且他的感情得不到回應。匂親王魅力十足,但又善變。浮舟深受兩位男子的愛戴,在經曆了許多痛苦之後,出家為尼。故事悄無聲息地結束。

全文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一直惦著要來讀梧桐兄的名著連環畫,還沒來得及,今天一看居然是完結篇了,遲到太多了,先麵壁:)
一看了不得,這麽好看的插圖啊,難道是梧桐兄畫的?趕緊又回到開頭去探個究竟,原來是AI小助手,了不得,第一張的光華公子就光豔照人,帥哥!梧桐兄古書加AI,真是與時俱進,太佩服了。先謝過,慢慢補讀。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真棒!第四十一回的那張畫真好看!
梧桐之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邊紅樹' 的評論 : 謝謝你一直跟讀,鼓勵。
梧桐之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鼓勵支持。按照小說54帖,每帖一圖,簡之又簡。古老的故事與現代脫鉤,所以難被讀者接受。
梧桐之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謝謝可可。說真的,很費點兒心思。
海邊紅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簡明扼要,文圖並茂的連環畫全篇。在讀中學的時候,曾經讀過《紅樓夢》,但是,隻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讀過。《源氏物語》是一部反映過去時代及曆史的故事,看來應該讀一讀。平安是福。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1

哇塞,還以為有很多係列呢。梧桐兄的簡本《源氏物語》全集真是精品,讓我們不知不覺中就“通讀”了難啃的名著。記得梧桐兄還倡議過咱們讀《四書五經》,真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大讚。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恭喜完篇!非常精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