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進入一個國家,隻要看看那裏的風俗,就可以知道該國的教化如何了。
那裏的人們如果是溫和柔順、樸實忠厚,那就是《詩》教的結果;
如果是通曉遠古之事,那就是《書》教的結果;
如果是心胸廣闊坦蕩,那就是《樂》教的結果;
如果是清潔沉靜、洞察細微,那就是《易》教的結果;
如果是端莊恭敬,那就是《禮》教的結果;
如果是善於辭令和鋪敘,那就是《春秋》教的結果。
學者如果學《詩》學過了頭,就會愚蠢;
如果學《書》學過了頭,就會狂妄;
如果學《樂》學過了頭,就會過分;
如果學《易》學過了頭,就會迷信;
如果學《禮》學過了頭,就會煩瑣;
如果學《春秋》學過了頭,就會犯上作亂。
作為一個國民,如果溫和柔順、樸實忠厚而不愚蠢,那就是真正把《詩》學好了;
如果通曉遠古之事而不狂妄,那就是真正把《書》學好了;
如果心胸廣闊坦蕩而不過分,那就是真正把《樂》學好了;
如果清潔沉靜、洞察細微而不迷信,那就是真正把《易》學好了;
如果端莊恭敬而不煩瑣,那就是真正把《禮》學好了;
如果善於辭令和鋪敘而不犯上作亂,那就是真正把《春秋》學好了。”
《禮記.經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潔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