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之丘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個人資料
梧桐之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墓三穴

(2022-08-26 10:14:38) 下一個

合葬

陳洪誌憑窗眺望,西南方遠處橫臥一道山,青蔥幽幽,紫雲升騰,古人說其狀似青龍蟄伏,乃命名青龍山。此時,垂落的日頭戀戀不舍地隱退天際,留下漸漸冷卻的餘光,依然斜照在山麓,青山優美,景色安詳。

作為老大,他已經與兄弟姐妹約好,明天去青龍山給父母上墳。

吃罷晚飯,他有些懶散,不想看電視,不想做任何事情,腦子裏仔細盤算明天的一些細節,妻子不打擾他,回到臥室打開電視,擰低音量,然後靠在床頭,斜躺在床上。

陳洪誌的家族說來有些複雜,一切因老父親的混雜婚姻。

老父親陳家福曾經是地下黨,負責與在賈汪礦區周邊的運河支隊聯絡,提供各方麵信息,由於其不錯的組織能力,1949年後幾經提拔,文革時官居市交通局長。

年輕時,在老家父母包辦婚姻,娶了一房妻子,一切按傳統道路走下去,順理成章不應該有任何故事。生了兩子一女,爺爺奶奶,兒媳,孫子,孫女一個大家庭,中規中矩過日子,加上城裏吃計劃糧的年輕幹部瞅空回家,可謂其樂融融。星期六下班,陳家福肯定割上幾斤豬肉,給老人孩子帶點餅幹點心,讓村裏人羨慕。

50年代中期,全國的幹部們犯了魔怔,從上到下刮起換妻風。理由很簡單,我們新時代新風俗,堅決反對父母包辦婚姻,其實呢,還是男人的劣根性,見到城裏如花似玉的姑娘哪個不垂涎三尺,進城做官,周圍誰不恭維討好,身子架自然就顯赫起來。

陳家福行動得晚,到了50年代末,大潮下退,這才與本局一個勤雜女工勾兌上,年輕的離異女子,帶著一個小閨女。

像所有其他幹部一樣,陳家福采取“離婚不離家”態度,勸說妻子同意,就是說,鄉下的家庭結構不變,他依然周末回來。

聽起來挺好,安排的井井有條。可是,人家新婚女子能同意嗎。

妻子方玉英沒有什麽文化,恪守老思想、老傳統沒錯,再加上母親天性護犢心切,由剛開始的勉為其難的同意,到生了三個孩子以後,性格變得愈來愈暴躁,疑心越來越重,感覺丈夫這樣兩頭跑不合適,盡管陳家福百般解釋沒有與大媳婦有任何那方麵的事兒,方女就是不同意,幹脆勒令禁止。

陳家福仕途見好,由科員級級提拔,孩子十幾歲的時候,也就是文革前期,他已經晉升市局副局長。自知理虧,也不敢造次,由於妻子的大力反對,現在竟然連鄉下子女也見不到了。

方玉英也是邪門,時時刻刻防賊似的,總感覺丈夫心底還是念及鄉下的妻兒老小,於是,天天接送丈夫上下班,回家不準出門,要出門,一起去。陳家福周身綁了繩索一般,不得動彈,隻能乖乖在家。

長久也不是法兒,思子心切,一大家人到底怎麽樣了。

由此看來,陳家福也不是無情無義之人,事情到這份兒上了,難以改變。

現代人會說,鄉下的妻子應該獨立出去,找份工作,帶著孩子再找男人嫁了。說的容易做起來難。你想想,她一個舊時代大閨女被父母安排嫁給陳家,腦子裏隻想著嫁出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娘家永遠回不去了,而陳家就是她的歸宿,以後多年媳婦熬成婆,就是陳家的祖奶奶。她的名字都叫陳李氏,鄉人都喊她陳家的,陳奶奶,再說了,自己給陳家生了兩個兒子,一個閨女,這叫傳宗接代,她在陳家是有功的,撇下爺爺奶奶,帶著三個孩子獨立,那叫異想天開。況且,農村戶口是鐵板釘釘子,讓你老死在那塊地上,哪兒也去不了。

陳家福講民主,征求孩子們的意見,雙方的孩子給他出了主意,讓方玉英的大兒子在外麵打電話約出鄉下的哥哥,說好星期天午飯後在城裏住家附近一間公共澡堂見麵,這樣的話,方玉英就不知道丈夫在此與兒子見麵,就是知道了,也不能進男澡堂不是。見麵也就是家長裏短地交待,順便給點錢。

日子風一般颼颼地穿越幾十年,方玉英70歲上得了重病,病床上想起自己死後的埋葬問題,交待自己的四個子女,一定與丈夫埋在一起,同時,堅決不能與陳的前妻三人合葬。

人之將死其言也獨,方玉英的長子在父親陳家福的授意下立即通知了老大陳洪誌,他現在已經是當地頗有實力小花集團當家的,兩邊老大加上父親在城裏家中討論,決定先應承下來,立墓碑,不刻字,待幾年統一思想後再做決定。方玉英的子女聽父親的,聽鄉下老大的,也就不堅持,一切由父親給方玉英私下講。

鄉下的妻子對方玉英一直忌憚,怕她鬧事發脾氣,全家人下不了台,跟著孩子過,也沒什麽心思,隻是怕老頭受欺負,當然也愛莫能助。告訴大兒子,對於合葬的事兒,我沒什麽意見,但我是陳家人,陳家具體怎麽安排,你們看著辦。

兒子聽得心酸,丈夫聽著愧疚,安慰老太太不會虧待她。

待陳老頭83仙逝前,決定有了。

各方在世的子女加老頭本人意見,決定三人合葬。

鄉下老太太冷眼看世界,笑到最後,隨二人,高齡85駕鶴西去。

清明上墳,已經規劃了三個穴位,老頭葬在最東邊,中間是陳李氏,最西邊是方玉英。碑文從東至西並排刻寫“顯考陳家福,先妣陳李氏,先妣方玉英”在陳李氏下方第一排刻親生三子女及夫妻姓名,在方玉英下方第一排刻她的親生四個子女及夫妻名稱,再下一排就是孫輩名字。

鄉下三子女與城裏四子女相處甚好,從小知道同父異母關係,對父親的決定表示衷心讚同,讓老人安息是每一個子女的心願。

妻子在臥室提醒時間不早了,明天還要早起上墳。

陳洪誌早已心底踏實,來到臥室,安穩睡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