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說你眼中的美國--重溫“北京人在紐約”

(2024-05-27 06:30:16) 下一個

說說作品

再看北京人在紐約,時光已飛逝三十載。才發現,三十年前的我,壓根沒有看懂她。唯一不變的,是對阿春的喜愛。

作品很經典,三十年後再看,不過時,不違和,生命力依舊。鄭曉龍,值得致敬。同樣值得致敬的,是片中的演員們,個個都值得讚。尤其是薑文和王姬。

首先值得致敬的,是相對真實。我相信作品有出處,順便八卦了原作者曹桂林。能把自己的傷口撕開了給人看,需要勇氣的。

其次值得致敬的,是創作者們的初心。是的,紐約是天堂,也是地獄。隻是,誰決定了她是天堂或是地獄,是我們自身。說,好的作品,是由觀眾來定義的。你不需要有什麽主旋律或中心思想,一千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紐約是,美國更是。

最後要致敬的,是演員們。薑文和王姬,都是本色表演,很生動。三十年前看阿春,如今再看阿春,一如既往地喜歡她。可惜了王姬,帶著身孕拍這部作品,抽煙喝酒熬夜。值得嚒?兩看了。真的要感謝她!沒有誰可以比她演繹得更到位,阿春就是她。作品裏的阿春,有個“重疾”的孩子,由前夫帶著。不知道現實生活裏的王姬,是如何帶著她自閉加智障的孩子?

說說劇中人物。王起明有著他自身的魅力,但他的命運是注定的,如同劇中的郭燕,還有王姬。

先說說我喜歡的阿春。聰明。通透。能幹。有韌性。有邊界。不認命。如果說,她有缺點,就是太現實。還有就是,她雖然拿著老美的身份,畢業老美頂尖學府,看似老美世界如魚得水,學會了老美的遊戲規則,但骨子裏還是老中;或者如她說,有錢的老美有的毛病,她都有。那部分,正好是中美的交集。故事如果還有續集,她的人生依舊是衣食無憂,遺憾的是,空虛始終如影隨形,幸福感難有。

再說說王起明。聰明。霸道。重情。獨斷。堅韌。彈性。自以為是,有自己的處事原則。隻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如果還有續集,他的命運不如阿春。因為他表裏都是中國人,卻硬要在美國人的世界爭個子醜寅卯。說,王起明後來回國了,這個合理。劇中的王起明,我還是要給他加分的。當阿春向他示好,讓他當總經理,他知道其中的利弊。在利益麵前,他守住了本分。

劇中人物,我最不喜歡的,應該是郭燕,患得患失至匪夷所思。類似的角色,我在“一場風花雪月的事”裏有遇見,徐靜蕾飾演的女警官。人物結局悲慘,卻也是注定。什麽都想要,最後,什麽都得不到。在心安心不安間,任性不負責任地做著選擇。說到底,是內心如浮萍,沒有核。劇中最終美化了這個角色,說她讀了醫學院,最終又回國執業了,雲雲。不太可信。現實生活中,如果遭遇這樣的伴侶,實在是個悲劇。內心漂浮不堅定,無法和這樣的同學守得雲開見月明。

最後,說說女兒寧寧。真實可信。也很有代表性。我的專業背景,讓我深諳青少年心理。她的心理和行為符合她的成長經曆和家庭背景。中國的父母說愛孩子,其實還是更愛他們自己。如果是真愛,就應該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給予愛和關注,陪伴左右;更要在他們不需要你的時候,給予尊重和自由,得體退出。很遺憾,寧寧兩者都沒得到,注定以悲劇告終。

北京人如王起明,在紐約,看似熱鬧一場,實則人生一場空。是我的觀後感。

說說自己

我喜歡看電影,更是從中反思,進而受益自己的人生。三十年前我也想來美國,三十年後,我人在美國落地生根,我眼中的美國是天堂,抑或是地獄?毫無疑問,是前者。

想著早期那一批出國的人,實在是非常艱辛。沒有身份的人,經曆了打黑工的曆史,巨大的經濟文化心理落差,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我問先生,如果我們一無所有來美國,是否能夠順利度過,你會去打黑工嚒。他說,肯定會去啊,為了生存。會有落差,但也會堅持去做。我覺得我也會,但一定不會有如今的內心安穩。還是和年紀有關。

想當年出國潮,我不是沒有心動過。但我這個人喜歡隨順,強扭著來會覺著別扭。不會特意去結識老美,就為了來美,除非我和他有感情。當時年輕在國內,感情上沒有過空窗期,自然異域婚姻沒有條件。當時經濟上也不允許,就從來沒有過念頭,那個時候來美。哪怕後來我被外派來美,那時的我已經移民加拿大,意外來臨的老二,讓我不得不放棄之前的計劃,也還是那句話,不喜歡強扭。不然我一個人,在加國帶二娃,經濟上又沒有READY,需要承受多大的委屈啊!

也算是歪打正著,回國正好趕上國內那波地產潮。居住屋的升值,讓我們有條件來美時 ,住上心儀的房子,還有一定的積蓄,讀書再就業,開啟新生活。不需要像王起明那樣,夫妻兩個去打黑工,受夠委屈和艱辛。

很多事情就是選擇。如果我做了另一種選擇,好處是,三十年下來,生活早早安頓,退休愜意養老。弊端是,內心已是千瘡百孔,說不定也和劇中人一樣,夫妻各自奔赴。家裏的經濟是無憂了,但“陪葬”的是孩子,在最需要陪伴的時候,父母忙於生計。還是那句話,人生就是一道道選擇題,選錯了也沒關係,隻要內心能和解。我自然是認同自己的選擇。我每每選擇時,都是follow my heart。哪怕被很多人不認同,但我畢竟不是很多人,我對於我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我要聽自己的。

我也問過先生,如果我們早三十年來美,我會成為郭燕嚒?我自己都不敢確定,先生卻堅定地說,你不會。的確,我們幾十年的婚姻,不是沒有遇到過風浪,我也不是沒有再愛過別人或被別人愛過, 他也是。但我們都不會做出傷害彼此的舉動,因為,我深深知道,那樣的話,此生難以心安。心安處是吾鄉,鄉都沒了,哪來人生?

最後說說,我眼中的美國,為何她是我的天堂。我昔日的好友是早期來美的那一批,她說,我比美國人還美國。

什麽是老美?什麽是老中?簡言之,老美是理想主義者,老中是現實主義者。老美信奉自由平等博愛;老中覺得那都是bullshit,成功和財富才是看得見的的真金白銀。

我是水瓶座,自由、平等、博愛刻在我的骨子裏,自始至終。感恩我的父母,沒有過於壓製我的天性。感恩我自己,哪怕碰得頭破血流,內心的信仰始終如一。

之前的帖子裏,有同學質疑我來炫耀。不存在,不需要,但還是會實話實說,想告訴大家,我眼中的“哈姆雷特”,那個天堂般的美國,是我正在感受和體驗的。我無數次地告訴過我的孩子,美國是我心目中,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國家。有愛,有能力,有格局,有擔當。 我來美國的十年,她充分地向我證明了這一點。因為工作,我得以走進美國人的家庭,多維感受他們的過去和現在。我的客戶裏,不乏祖上的百萬富翁,哈佛後代;也不乏窮到靠吃救濟糧;自然也少不了移民的後代。我每天都在見證著,我的客戶們,得到的福利和關愛,而不是被自生自滅著….

具體到我自己,更是如此。說,幸福(天堂)就是,在喜歡的地方,和喜歡的人,過著自己喜歡的日子。美國給予了我這一切!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我的日子簡單,充實,自如。是我的選擇,更要感謝美國,給了我這樣的選擇。

同學們不妨也來說說,你眼中的美國是哪一款哈姆雷特?隻要是真實的,屬於自己的,就是值得尊重和被聆聽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雪狗2014 回複 悄悄話 沒有經曆過的 很難理解
茵芯 回複 悄悄話 希望中美沒有戰爭,讓世界間的美好延續下去。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紐約很不美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