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曆朝的閉關鎖國(海禁)及其影響

(2023-01-17 19:47:34) 下一個

唐朝起,中國海上貿易就開始興旺,與阿拉伯、日本往來。唐高宗顯慶六年,於廣州創設市舶司,負責海陸貿易,或是第一個海上貿易的官方管理機構。那時歐洲的船還在地中海內或其以北的海麵上轉悠,離東土大唐非常遙遠。

宋徽宗政和三年設立秀州(今上海)華亭市舶司,這可以算上海海關的鼻祖。宋、元時期的泉州被馬可?波羅譽為“世界第一大港”,與阿拉伯世界做生意,阿拉伯人利用季風(又叫貿易風)穿越印度洋,往返於本國與泉州之間。因季風隨季節改變風向,阿拉伯人要留在泉州等風向改變,吹回本國,於是泉州就成了穆斯林的聚集、生活地,他們在泉州結婚生子。當時泉州與埃及的亞曆山大港齊名。後來三角帆發明了,就不必等風向,三角帆可以使海船逆風航行。

元朝有4次海禁,但每次持續的時間都較短,共11年,故對海外貿易未構成大的影響。

明朝洪武元年設立了太倉黃渡市舶司(今上海嘉定黃渡鎮),但隨著海禁(或稱洋禁)開始,這些市舶司都遭到裁撤,不是連續性地存在。明朝海禁、不與外界交流主要是防海盜,也防朱太子回來奪皇位,總共閉關鎖國近200年。中間雖有斷斷續續的開港,但大多數時期嚴格執行海禁,“片板不許下海、寸貨不許下番”,禁止民間私自出海,也限製外國商人前來通商,即使鄭和下西洋也未開海禁。明朝(1368~1644年清軍入關)的早中期,歐洲正經曆文藝複興(十四世紀~十六世紀,始於意大利),走出暗黑的中世紀。經曆思想啟蒙,宗教改革。文藝複興後歐洲進入近代時期。明朝的中晚期,歐洲的葡萄牙、西班牙正通過大航海探索整個地球,驗證了地球是圓形。幸虧明朝鎖國沒有完全堵死,新世界(美洲)的南瓜、土豆、玉米、地瓜(紅薯)、花生、辣椒等得以傳入,這對於農業國家來說極其重要。有學者認為如果地瓜早普及一步,李自成就不會造反,大明就不會那麽早滅亡,因為地瓜重、產量高,可以填飽肚子。當然原產北美洲、弗吉尼亞印第安人最早抽的煙草也於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明萬曆年間)突破海禁,經由西屬菲律賓傳入福建,後來又分別從歐洲到南洋、越南,再傳入廣東,從朝鮮傳入遼東。而清朝時期的1770年,中國大豆(可做豆腐)也傳入新世界。

清朝為防反清勢力而海禁。清初剛一平定鄭成功,1683年(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決定“展界開海”,重新設定外貿機構,並將市舶司改名“海關”,這是這一漢語名詞的來源。1684年開海,設了4口,粵海關(廣州)、閩海關(漳州)、浙海關(寧波)、江海關(初設在江南的雲台山,今連雲港雲台山,後移至鬆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奉賢區,康熙二十六年又移至上海縣縣城寶帶門內,今黃浦區小東門內)。1757年乾隆關閉三口,隻留廣州一口通商,並沿用了官員不許與外商見麵的政策,即清廷官方的通告、洋商的訴求都隻能由壟斷官商(即洋行,如十三行)代轉,實質上閉關鎖國了。乾隆的政策一直沿用了近百年,直到1842年南京條約後,才開放五口,廣州、廈門、福州(原在漳州的閩海關)、寧波、上海。這時上海才真正起步。清朝總共鎖國近200年,也是斷斷續續,時嚴時弛,有時隻對東洋、南洋、西洋中的一洋或兩洋實行海禁,不禁其他洋的商船。不幸的是乾隆時期歐洲西洋人開始了政治、經濟大發展。一麵是中國鎖國、農耕時代、部落式個人集權,一個人說了算;一麵是科學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1840年鴉片戰爭大英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瓦特蒸汽機市場化已有70年)、先進的政體(英國是國會說了算的君主立憲,美國是分權的民主共和製)。此階段大清皇帝(與西方文明相比,就是個部落頭領)自願與世隔絕,甘當井底之蛙,使得中國迅速掉隊。乾隆無疑是滿人、漢人的罪人,因為當時科學、文化、思想、技術、經濟是以步行的速度傳播的,很慢,單靠廣州一口,洋人上岸還受限製,懂外語的國人極少,先進、深奧的知識傳播到全國幾乎不可能,故很多史學家認為五口通商是近代中國的真正起點。

乾隆不是昏君,還做過4萬首詩詞,無奈西方(歐洲)國家在這個時期正巧實現了工業革命突破,乾隆不與西方交流,反而反其道鎖國,所以從乾隆起,東土華夏與西方的距離拉開了,也就是說從乾隆起,東土華夏就“顯得”落後了,是相對落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徐栩 回複 悄悄話 金庸小說裏有花生米下酒,那是瞎編的,那時壓根就沒有花生。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東亞就沒有先進過。夏國不存在。商三星堆,周楚巴蜀,秦漢趙匈奴,三國五胡,鮮卑魏齊周隋唐,主要依靠的是大草原陸路的貿易生命線來輸入文明技術,玻璃,天文,戰車,冶金,印刷,造紙,詩詞歌舞,佛襖景諸教。輸出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絲綢陶瓷。南宋以後航海技術逐步提高,海上貿易路線壓倒大草原陸路。使得蒙古帝國失去根基,曇花一現。所謂的海禁,其實和長城是一回事。
大草原興盛的時候,不斷攜帶先進技術衝擊東亞,多次亡國滅種。所以也別扯什麽五千年中國曆史。中國曆史隻有一百年。東亞曆史三千年。和東地中海文明八千年比起來算不了什麽。同樣今天的伊拉克和巴比倫的關係,不比中國和孔子的關係更遠。文明貿易衝擊路徑轉向海路以後,海禁就越來越壓過長城。然並卵。長城擋不住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俄蘇,海禁也擋不住英法美日德。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