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公平,「平」字怎麽解?
「人人生而平等」是理想,不是事實。美貌、財富、健康的不平等在娘胎裏就注定了。美貌和健康是基因的概然率,財富更是世世代代不平等機會的累積。
我從小所受的教育裏一直強調,刻苦勤勞才能換取更好的生活。甚至人定勝天這樣的句子,都會被小學生用到作文裏。但是,這些都建立在某些被忽略的假設上,首先你必須身體健康頭腦清明,然後你必須有公平的機會。
什麽是公平的機會?憑考試成績優劣進大學挺公平的吧?也對也不對。平等的是,努力學習就有收獲。不公平的是,學習的環境。
在麻州,好學區的房價比不好的學區貴了好幾倍。買不起房子就進不了好學校,這是第一道關口。有些孩子天資聰穎,學習不僅無障礙還能舉一反三輕鬆登頂,那畢竟是少數。多數孩子也能勤以補拙。怎麽個補法?這又是另一個不公平的機會。家境殷實的父母可以使勁砸錢請家教(tutor),家教也分等級的,時薪從數十刀到數百刀。書裏的黃金屋是父母的提款卡安進去的。
擁有考慮學區的父母,已經是幸福的孩子,他們有注重教育、關心自己前途的父母。有一群孩子,他們的父親也許正在蹲大牢,也許正在往蹲大牢的路上挺進,也許根本父不詳。他們的母親有好幾份最低薪的工作,仍然養不活一家子。
女兒大學畢業後,曾藉由TFA(Teach for America)在窮困地區教高中生物。有事必須聯絡學生家長時,不少是由外婆、阿姨甚至兄姐代表;她的學生也得照顧更幼小的弟妹。
這些孩子一出生就掉到了坑裏。也許兩三代都是單親,或者父母是說不了幾句英語的新移民。家族近親裏從來沒人知道怎麽爬出這個坑,沒有一個正麵向上的榜樣,更別提有人能幫助他們。這隻是家裏的情形。在學校裏,有心向學的,也會受到同一個教室裏不想讀書的人的幹擾,老師疲於應付製造問題的學生,傳道授業的精力與時間自然受影響。
不少亞裔孩子(和父母)確實比別人更吃苦耐勞,自然表現的更優秀。他們有父母的後盾,也知道康莊大道在哪裏。他們有權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但是,拿坑裏孩子的成績,和好學區裏受父母關愛,師長提攜的孩子比,是公平的嗎?
亞裔一直是美國少數族裔的模範公民。這「模範公民」的「獎章」是怎麽來的?那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四零年代。因為二戰,日裔被迫在眾人麵前被審視被懷疑。而華人向來就是靶子。日僑與華人領袖為了替孩子們擺脫麻煩份子的標簽,開始創造新形象。他們致力宣傳亞裔(日裔、華人)勤奮向學、謙恭有禮、不惹麻煩,而且數學很好。
到了一九五零年代,由非裔美人主導的民權運動方興未艾。這下好了,一個家裏有三孩子,一個跟爸媽一個模子印的,性情也像,特別討人愛;一個雖然長的不討喜,但是表現的聽話乖巧,努力讀書,不惹事;另一個,竟敢抱怨從小爸媽心就是歪的,什麽好東西都給討人愛的那一個,他不但什麽都沒有,得做各種勞役還被恥笑,不管怎麽做都得不到父母關愛。
如果你是那父母,會怎麽做?最方便的法子,當然是拿那不惹事的乖孩子來當榜樣啦。因為那不惹事的乖孩子也沒得過任何好處,總是安分守己的做著該做的事,還做的特別好。他能,你為什麽不能?
這一來,可不是把本來處境差不多的倆孩子,放在敵對的位置上啦。不惹事的乖孩子嫌棄惹事的孩子把家裏鬧得雞犬不寧,惹事的孩子不懂為什麽你不和我一起爭一把。這一來一往的,彼此更瞧不起對方啦。
「人人生而平等」是一個美麗的夢想。奈何現實世界的坑太多太大。即使有立意良好的法案致力把孩子從坑裏拉出來,也許拉的法子不對,沒拉好;也許拉出來一個,掉進去兩個,因為坑一直都在。不把坑填平了,一直都會有人掉下去。
「人人生而平等」是一個填坑的大工程。
(圖片來源 網路)
同意可可,問好碼農和朋友們!
這世界上哪有什麽絕對的公平呢?
發明各種各樣的公平規則,其實不如去消除個人競自由的障礙。因為公平規則的複雜將無止境,而未必導致公平,反而會導致同質化的平庸和低能。消除個人競自由的障礙,形成製度,有可能把問題釜底抽薪掉。《educated》是本關於競的書。
不少亞裔也來自低收入家庭,但能自覺從“坑”裏跳出來,原因是文化影響。目前的“填坑”是給低收入補助,差學區補助,甚至給予優惠機會。但根本的途徑是從文化影響入手,在公共傳播包括娛樂方麵應當有意識加大教育價值的引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回複 'ylyq_007' 的評論 : 007,今天心情是不是不太好?聽起來有點像憤青。:)”
謝謝碼農,與心情沒關係呢。心情一般。:)
前陣子讀了下:Richard Dawkins那部舊書: The Selfish Gene,因少少感觸而發。
生來不平等才是正常的現象。越年長越明白這點。碼農一直在思考,文章寫的不帶偏見倒是“平”。
繼續努力啊,不是為了更好,而是為了寫出自己歡喜的樣子就好。平常心的“平”。
碼農的女兒好棒,我家孩子的小朋友也有去Peace Corps的。謝謝碼農的係列分享,很讓人深思!我在想,《獨立宣言》裏的“人人生而平等”後麵的句子“造物者賦予他們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是傑斐遜語錄真正要表達的涵義,感覺人出生時的客觀條件和未來要走的人生之路確實並不都一定平等的。。。
確實是夢,也許這是人類最美好的夢。
然而,即便在法律層麵可以盡量去保障人們的平等,但人類的基因都是自私的,私利會誘惑人類有意的製造立足點的不平等,導致結果永遠不會平等。因此,“人人生而平等”永遠是個夢,這是基因的自然屬性決定的。
把這些衡量標準和衡量對象的背景攪合在一起談,甚至是根據背景修改標準,那是緣木求魚,會喪失掉已有的最基本的公平。社會該做的是,給那些背景不好的人提供條件,讓他們在相同的衡量標準下不落下風,而不是修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