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盡管全球需求減弱,2022年美國的貿易逆差貿易逆差擴大至 9481 億美元,增長12.2%,逼近1萬億美元大關,創曆史新高。商品和服務逆差也有所增加,比 2021 年增加了 1030 億美元。
即使美國製造了貿易限製使中美之間關係的緊張,貿易仍在繼續增長,與能源和技術產品為貿易主流的中美的貿易額仍增長到 3829 億美元。商品和服務逆差也有所增加,比 2021 年增加了 1030 億美元。
為什麽美國會出現貿易逆差?
簡而言之,美國的全球貿易逆差反映出美國消費多於生產,進口多於出口。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貿易逆差主要源於美國的宏觀經濟政策,是國內儲蓄與經濟總投資之間的失衡。
貿易逆差的最重要原因是美國家庭、企業和政府的國內儲蓄率相對於其投資需求而言較低。為了彌補這一缺口,美國人必須從儲蓄過剩的國外國家(如中國)借錢。
與美國不得不完全依賴國內儲蓄相比,這種借貸使寅吃卯糧的美國人能夠享受更高的經濟增長率。這提振了美國的消費和進口需求,造成貿易逆差。
短期內還有許多其他因素會影響美國貿易逆差的規模,例如各國之間的經濟增長差異。
美元的作用也是造成美國貿易逆差的重要因素
作為事實上的全球儲備貨幣,擴張的美元和以美元的資產計價也增加了貿易逆差。外國投資者尋求以美元計價的資產作為避險資產,尤其是在經濟困難時期。隻要外國人(包括政府和私人實體)願意借錢給美國以彌補美國經濟中儲蓄不足的問題,例如通過購買美國國債,貿易逆差就會繼續存在。
盛久必衰的曆史鍾擺效應
上個世紀,美國作為世界上科學和工業技術最發達的國家,加上無人可以與之挑戰的國家實力和美元霸權的地位,在國際事務呼風喚雨、得心應手。通過對石油和礦產的控製,以及當時美國對大多數亞洲國家的技術優勢,使得美國在國際貿易中順風順雨,得天獨厚。
這種狀況在上個世紀隨著日本製造業(特別是電子電器和汽車工業)的快速崛起,以及以亞洲四小龍(指韓國、新加坡和中國的港台二地區)出現的經濟奇跡,使得美國在國際貿易的地位開始動搖。
而真正改變世界經濟版圖的是,改革開放幾十年使中國成為繼亞洲四小龍之後的世界經濟的巨龍。加入世貿後,憑借勞動成本和市場規模的多方麵優勢,中國很快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大國,進而又成為技術產品輸出大國。中國門類齊全的優質優價產品對世界各國都有不可抗拒的誘惑力,包括缺乏競爭優勢的美國。東升西降的世界經濟趨勢也是美國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合理的經濟結構
過去幾十年,美國經濟過度偏重金融業,服務業和商業,製造業幾乎成了被荒廢了的實業。就2020年的數據來看,第一產業的占比僅為0.8%左右;第二產業的占比不足17.7%,而其中製造業約為10.8%;第三產業占比卻高達81.5%以上,其中金融業占比就達到了8.2%。由於製造業的被忽視而相當落後,民生需要品,從服裝玩具到家用電器汽車配件等等絕大部分都需要進口,多年來中國一直是這些商品的主要進口國。
美國工人缺乏和亞洲工人相比的競爭力
相比於亞洲國家,美國的社會福利相對優越,美國人吃苦耐勞的勤勞程度也遠遠不如亞洲人。美國工人的競爭力也不如亞洲工人、中國工人。就拿高科技的半導體芯片製造業來說,一片在台灣台積電生產的芯片,如果轉換到美國生產,其成本竟然會高上一倍甚至更多。現在美國工人的素質也遜於亞洲工人。比如前段時間在美國生產的特斯拉汽車小毛病小瑕疵不少,而在中國上海生產的特斯拉汽車的質量要好得多。高成本的美國產品在國際市場失去競爭力,使得美國商品的進口多於出口,造成貿易赤字。
不恰當的人為幹涉
近年來,美國用不恰當的政策或行政手段幹預正常的國際貿易。一些中國需要的高科技產品被禁止輸出到中國,如半導體產品和與其相關的技術產品、原料。同時還不買或禁止輸入一些美國人民需要的中國產品,如華為的產品。幾年前,美國還故意拆除性能良好的華為通信設備,轉而從歐洲進口價格高得多的相同產品。
造成美國貿易逆差的原因有多方麵的,這些原因主要在於美國方麵,遺憾的美國政府一直都在責怪其他國家(特別對中國),而真正的主要問題是在於他們自己內部。
聯儲局升息會讓美元的收益提高,你在銀行存錢,利率是2%與是5%不同的,你當然喜歡5%的高利率。
這就導致國際資本投資美國,讓股市增加,升高美元,讓美元比過去值錢。也就是美國除了借錢,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手裏的錢更值錢,這就是所謂美國割世界韭菜的第二種方式(多發美債是另一種割韭菜方式)。
錢相對比過去多了,就可以回購美債美元,銷毀,客觀上讓市場上的美元數量降低,也就可以降低通脹,這就是所謂的縮表。因此升息縮表都是聯係在一起的。
當然,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講,你的資本可能跑去美國,你也就失去資本。誰讓你丫不是大哥?活該倒黴。
很顯然,任何與美國關係密切,尤其是金融與美元聯係密切的國家損失最大。以歐盟為例,出現這種局麵,客觀上歐盟經濟失去投資,讓歐元不值錢,也就降低了歐元在國際貿易上與美元競爭的能力,美國提高了美元,削弱了歐元,一舉兩得,誰讓老子是大哥,搶你老婆你就得讓出來。
所以基辛格說,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聯儲局是美國機構,不是國際機構,升息降息美國說了算,不是小弟能幹涉的,這是現代帝國控製世界的模式。
但升息縮表也不是沒有副作用,利率提高了,美元升值了,意味美國進口的成本增加了,整個經濟的成本增加了。老板原來一筆錢能雇十個人,現在隻夠雇八個人了,但活可還是十個人幹的,這就會對經濟發展產生阻礙作用。所以在升息縮表的情況下,失業率是個指標,如果失業率升高,意味升息縮表的作用到頭了,不能繼續,而是需要降息刺激經濟發展。
而且美元因為升息而升值了,也讓其他國家進口的成本增加了,就會降低進口,美國的出口也會降低,貿易逆差就會增大。
所以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割韭菜有個限度,超過這個限度,韭菜就沒了。
美國幾乎沒有了實體經濟,而是靠金融控製來從世界斂錢過日子,借錢也好,榨錢也好,利用的是人們的投機心態,客觀上與賭博類似,利用的是“人類的貪婪是無限的”這個現代心理學的結論。
而天下沒有永遠不輸的賭徒,而且即使是莊家,也是無法避免無限貪婪的心理 這就沒有了能永遠持續的賭局,
從人類社會發展史的角度講,美國的這種發展模式不過就是以殖民主義為高峰的所謂“掠奪型經濟”。世界上另一種發展模式是生產型經濟,中國已經持續了幾千年了。
在二戰後殖民主義失敗後,歐洲通過形成歐盟的方式走向合作大一統,從掠奪型經濟過渡到了生產型經濟,但美國從來沒有變化過,一直是單邊主義,不過就是持續殖民主義的文化而已。
這是帝國的特點,也是帝國的權利。
當國際貿易必須使用美元的時候,你就需要有美元才能進行貿易。而世界上隻有美國政府可以印美元,其他國家沒有這種可能,就隻能通過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獲得美元,並建立美元儲備。
比如中國需要從沙特購買石油,在石油美元的前提下(也就是必須使用美元買石油,這是基辛格在70年代與沙特達成的協議,從此沙特成為美國的爹,沒有沙特,就沒有美元的基礎),中國就不得不使用美元。
而中國的美元隻能通過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獲得。如果中美貿易平衡,中國就不可能獲得多餘的美元購買石油,世界也就沒有中國製造,無法形成產業鏈。
因此美國必須承受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結果,這個問題對任何美國之外的國家是一樣的,因為彼此都有可能互相貿易,都需要多餘的美元,美國也隻能接受這種現象導致的貿易逆差,否則世界上沒有貿易。
除非一種情形,就是世界上所有國家隻能與美國貿易,包括中國購買沙特石油也經過美國倒手,也就是美國是世界上所有貿易的中間商,這樣才有可能維持美國貿易平衡。
顯然這是對美國最理想的情形,隻需要倒買倒賣做中間商就能過得很好,類似上個世紀的香港,但在實際中不可能。
美國從這種貿易不平衡結構中獲得巨大利益,但也是要付出代價。
利益是既然全世界其他國家需要從美國獲得貿易順差,客觀上等於都需要競爭美國市場,那麽美國就能得到世界上最便宜的價格。去國外旅行,你會發現幾乎沒有什麽東西可以買,因為都比美國貴,哪怕是原產地。因此美國的貿易逆差讓美國民眾具有世界上最便宜的商品。
另一個好處是既然各國都不得不有美元儲備,而這些錢不會放著不用,而是投資,那麽就是對美元投資,也就是買美債。
美國等於可以任意發美債,也就是從這些國家借錢花,隻要能付得起利息就行。美債如今已經是32萬億,就是這樣煉成的。美國是民主體製,政府隻管自己任期內的事情,借了錢換不起那是以後政府的事情,不是 我的,因此隻要能借到錢,幹嘛不借?
但因此而形成的負麵作用也是明顯的,就是欠債會越來越多,無法降低,直到美國政府的收入到了付不起利息和還到期美債的地步,就是出現美債違約,類似你買房子借了貸款還不上按揭了,會出現什麽情況?就是現在。
美債違約就是今年的事情,目前無解,除非能從什麽地方借到錢付利息,也就是能繼續發美債。但因為中國與沙特談下了人民幣石油(還不是石油人民幣,也就是不強迫其他國家必須用人民幣買石油),中國不再需要那麽多的美元儲備,開始賣出美債,也是要避免美國可能的對中國的經濟製裁。俄國用了八年時間拋光了美債和美元儲備,換成黃金,這是烏克蘭戰爭開始後西方對俄國製裁沒發生作用的主要原因,盧比在製裁下甚至升值,到了70出頭,比戰前升值了20%。中國很明顯在走這個模式,拋掉美債,加上日本為了救日元拋美債回購日元,降低日元在市場上的數量迫使日元升值,世界上最大的三個美債購買國(中日俄)都在拋售買債(因為美債是美元的投資方式,也就是拋美元),這就導致其他小國也拋美債,大戶逃離了,小戶必然跟隨,目前全世界前三十個美債債權國有27個都在拋美債,基本沒人願意買。
也就意味美國再也無法通過發新債的方式從世界上借錢,那麽如何償付到期的美債和利息?
美元破產就是很現實的局麵,一旦違約不能還本付息,美元就破產。
在石油美元不再存在之後,美元失去了實體經濟基礎,僅剩下信用,也就是借錢還得起。
而信用這東西是很脆弱的,一旦失去就是完蛋,也就是美債違約換不起利息。
美國有三種方式可以避免美債違約,其中必須進行的,是討好中國,讓中國買美債(因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有錢買這種規模的美債的),而不是拋美債。而在如今中美關係下,看不出可能性。
這就是美元的貿易統治地位的代價,本身是個旁氏騙局的概念,最終會破滅。而世界上沒人願意買美債,是曆史上第一次,被拜登碰上了。這事情源於中國與沙特談下人民幣石油,和烏克蘭戰爭對俄國的經濟製裁。
如果美國不能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今年美元破產就是很現實的事情,美國的經濟和金融都破產。世界經濟也會出現巨大問題,但美國顯然是損失最大的,任何與美元聯係緊密的國家也都是損失巨大,比如美國的盟國。損失最小的是與美元沒什麽關係的國家,第一是北韓,第二是俄國,因為兩者都沒有了美元儲備。中國去年拋了2100億美債換回黃金,還有8000億需要拋,與日本的數量差不多。
但因為目前世界上沒人願意買美債,不論誰拋都難以拋掉,形成死局,所以中國有可能廉價拋掉美債,這就降低了美元的信譽,更沒人願意保留美元。美元被拋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市場上美元的數量太多了,通脹就是必然發生。任何與美元聯係緊密的國家都會有通脹,比如歐盟,這就更加打擊美元的信譽,這是個正反饋,惡性循環。
而沒有了美元,國際貿易不可能停止,就需要使用其他貨幣,人民幣就成為一個選項,現在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儲蓄的比例在增加,盡管整體比例還小,但在增加,而美元在降低,作為國際貿易的統治貨幣,使用率已經降到了40%以下,就是國際貿易有60%不再使用美元。
金磚國家組織正在討論提出新的國際貿易貨幣替代品,拋棄美元,最大可能是以人民幣為核心。
即使美國能付得起利息,保住了美元不破產,但失去了貿易通知地位,產生的負麵效果也是明顯的。
第一就是沒有了便宜商品和經濟資源了,美國的進口額會增加,貿易逆差更大。第二是不能發債從世界上借錢花了。
一個經濟不能獲得便宜的資源,不能獲得資本,會發生什麽?
這就是美國在今年以後的最好結局,前提是美債不違約。
如今就看耶倫能否實現訪華,並且讓中國買美債。確實,如果中國不買美債,手裏的那八千億可能因為美元破產而不值錢,這是耶倫的牌。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時候,奧巴馬第二年去中國,要求中國買美債,理由就是救美元就是救世界。當時中國有三萬億外匯儲備,相當多數是美元,不願意失去這些美元,因此多印了四萬億人民幣救市,花美元買了美債,讓奧巴馬可以發行3.5萬億的買債救市,拯救了美國。
但當時中美關係不錯,奧巴馬為此把頁岩油開采技術白給了中國所為回報。
但如今的中美關係顯然不具備奧巴馬時代的局麵,中國不救美債美元,可能會失去8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美國經濟完蛋,金融完蛋,再也沒有能力經濟製裁任何國家,軍事也會因為沒錢而不能維持,美國會減少在世界上發起戰爭的機會,世界和平有更大可能性。
這是一個關於成本計算的問題,如果你是中國政府或者習近平,會怎麽選擇?
如今美國的局麵是政府隻有四千億美元可用,還本付息大致需要兩萬億美元,美國有八千噸黃金,但不敢用於避免美債違約,因為會適得其反。
這是曆史上第一次美國遇到這種局麵,是考驗拜登政府的時候,需要國會與白宮配合,而偏偏國會與白宮不是一個黨控製。
帝國的悲劇,也是帝國的命運,早就被寫成了。帝國的特點是喜歡使用用慣了方式處理問題,既然過去能發債借錢過日子,為什麽現在不行?
卻不意識這種事情總有個頭,你不可能永遠依賴借錢過日子,曆史上不論什麽帝國都是這樣滅亡的。
偏偏美國人不喜歡曆史,往往曆史不及格,那麽走到曆史重複自己的局麵就是必然的。
所以,回到最初的議題,貿易逆差並不是原因,而是一個結果而已。原因是美國是依賴借錢發展和生存的,但對債主一向不禮貌,如今債主們不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