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希羅

從荷馬到三哲再到維特魯威,三千年前愛琴海東岸那片貧瘠的土地上誕生了人類史最偉大的先哲和我們得以生存的現代文明
正文

從大教堂到王宮-塞維利亞的曆史教科書

(2022-05-05 05:07:30) 下一個

這一篇寫的有點像景點介紹了,但是因為大教堂和王宮的重要性、也為了以後自己看,還是決定發出來。

大家湊合著看吧,下一篇應該會好一點。

 

塞維利亞文化古跡不計其數,最能體現這座城市文化傳承的卻是兩個:聖母教堂 Cathedral of St Mary of the Sea(簡稱大教堂)和王宮Real Alcazar。九百年來祂們像一對肩並肩的姊妹花,見證了十二世紀摩爾文化的鼎盛、“複國”後文化和宗教的轉化以及十六世紀塞維利亞的極盛,有如活的曆史教科書、紀錄著塞維利亞的興衰。

 教堂、王宮、西印度檔案館和皇家煙草公司

恬靜美豔的Alcazar

“大家幫個忙,給新娘新郎騰出一些空間!”。

這是27日上午,看完少女庭院我們正在大使廳仰頭觀看穹頂的滿天星鬥。離開塞維利亞之前我們決定第二次來Alcazar道別。

說話的是攝影師,上身著滿是兜兜的灰綠色馬甲,很有藝術家範兒的那種。

“我們可以站到外麵,不過你的讓我們拍片片”,一位滿頭銀發的美國老奶奶調侃。在哄笑中,大家移身廳外,我們也和大家一樣舉起了相機。

在大使廳(左)和瑪麗亞浴場(右)拍婚紗照的新人

“我們跟著新娘新郎走吧”,太太一臉憧憬;“都老夫老妻了還玩兒狗仔啊”,我拽著不情願的她去了下一個地方。

從瑪麗亞浴場出來,這對新人又來了。這回太太不幹了,非說有緣(哪兒跟哪兒呀)、一定要狗仔人家。

這裏空間狹小,我得以近距離觀察。新娘是典型的安德盧西亞少女,盡管因為場合特殊她依舊掩飾不住南部女郎特有的狂放不羈的野性美,光滑亮澤的長發、笑靨如花的麵龐、勾魂攝魄的眼神和性感豐滿的紅唇。我看得有些癡了,太座笑我“小心新郎吃醋”,這回輪到她拽我了,哈…

也許真是有緣,在宴會廳Banquet Hall我們又不期而遇。這裏是查爾斯五世迎娶葡萄牙公主伊莎貝拉的地方,自然浪漫之極,難怪新郎興奮地跳了起來。

從吉拉爾達塔和橘園出來、吃過午飯,進入Alcazar已經下午三點半了。

Alcazar入口

Alcazar的曆史甚至早於大教堂,早在十世紀就已經是塞維利亞的行政中心了。十二世紀摩爾鼎盛期、“複國”以後佩德羅一世、伊莎貝爾一世和查爾斯五世又數度擴建,既是是穆斯林+基督教風格(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穆德哈爾風格Mudéjar style)的代表作,又有文藝複興和巴洛克風格。

Alcazar美且大,在西班牙是僅次於格拉那達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宮廷花園(順便說一句,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絕美,跟凡爾賽宮相比隻能說是環肥燕瘦,因為不打算寫阿爾罕布拉宮,這裏給驢友做個提示),以至於閉館時意猶未盡,兩天後我們來了個二進宮。這裏隻簡單介紹幾個印象深刻的景點。

先說說旗艦宮Admiral's Apartment。這個宮殿是伊莎貝爾女王為管理殖民者從美洲大陸“帶回”的財富而建,哥倫布在這裏紀錄了他的曆次航行、麥哲倫在這裏規劃他的環球航行,世界上第一幅美洲地圖也是在這裏繪製的。

 

 

 

                                         旗艦宮 ->

禱告堂祭壇畫,聖瑪麗張開巨大的鬥篷保護著探險船隊:右下是哥倫布、左下是斐迪南

少女庭院The Courtyard of the Maidens產生於一個民間傳說:八世紀摩爾人橫掃伊比利亞半島以後,北方諸邦每年須向荒淫的摩爾王進貢一百名少女、以此換取摩爾保證其獨立。這個流言是否屬實已無從考證,但是據說對激勵“複國”戰爭中的西班牙士兵起了很大作用。

複國以後這裏成了西班牙國王的行宮。“殘忍的”佩德羅一世(Pedro the Cruel)為討好他的情婦,專門從格拉納達請來了摩爾工匠以複製阿爾罕布拉宮的浪漫。

每一個步入少女庭院的人都會眼前一綠,因為那平如鏡麵的一汪綠水實在是占滿了視線。支撐回廊的是纖細的廊柱,圓拱則是馬蹄形圓拱(古羅馬圓拱是小於半圓的圓弧,從力學的角度講古羅馬圓拱更加合理),每一個廊柱之間的大圓拱又由許多小圓拱組成,加上藍白黃相間的浮雕,看起來就像是一串串花邊倒掛在圓拱上。

少女庭院

水池和兩側的花園均呈長方形。跟西式花園不同,摩爾人的花園比地麵低兩呎左右,主要的木本植物不是鬆柏而是矮橘樹。周圍所有的背景:花園、前方的大使廳、回廊乃至浮雕、“搔首弄姿”的遊人,全部在池水的反射下看得一清二楚。

 

 

         所有的背景全都反射在池水裏了

摩爾人特有的裝飾性瓷磚

正方形的大使廳是國王的議事廳,穹頂滿天星鬥。按照伊斯蘭教,正方代表地球,穹頂代表天空。牆壁的裝飾以穆德哈爾為主、入口的廊柱也是摩爾人的馬蹄拱,但是上方的圓拱則為典型的文藝複興風格。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這間信仰天主的要人的議事廳裏,聰明而不甘被征服的摩爾工匠用花體阿拉伯文在四周的牆壁上赫然刻上了“真主萬能” “滋養萬物的真主帶來歡樂和財富”,又把上述警句“獻給偉大的佩德羅Dedicated to the Magnificent Pedro”,哈。

大使廳,左圖為滿天星鬥的穹頂

                                              Alcazar平麵圖 ->

 

 

 

下麵要批評一下Rick Steves。我們的興趣和Rick幾乎完全一致,所以不管去歐洲的哪個城市,我們都要買一本“Rick Steves的歐洲”,從來沒有失望過;他對Alcazar的介紹也很詳盡,但是他竟然忽略了瑪麗亞·帕迪拉浴場Baths of Lady María de Padilla”。

從少女庭院出來,我們偶然決定下台階到下麵的花園看一眼。台階下麵有一個不起眼的入口,像是一個很深的人造洞穴,我們又是偶然決定進去看一眼,結果我們都被所見迷幻住了:

洞是標準的半圓拱,每隔十數米就有日光從穹頂拱圈之間打入,日光經石壁折射成為黃色光環,倒映在浴池水麵、上下穹頂在此合成一體變成了長橢圓,一環一環如彩虹一般,從眼前一直延伸到另一端石壁的盡頭;別致的是這虹是單色的,由暗黃到明黃,顯得靜謐而浪漫,難怪這對新人在這裏拍婚紗照。

出來以後看介紹,原來浴場又是佩德羅為她的情婦避暑所建。浴池采集的是雨水,而且據說這裏是塞維利亞最涼爽的所在。佩德羅固然Cruel、倒也是個情種,小小的佩服一下。

最後說一下墨丘利水池花園Mercury Pool and Garden。摩爾風格的花園特別注重水,譬如阿爾罕布拉宮的大小水渠水池高低有致千變萬化,但是中樞卻源於一個地方。Alcazar的水係模仿的是阿爾罕布拉宮,而墨丘利水池就是這個中樞。

墨丘利水池,牆壁初為摩爾人所建、十六世紀改建為畫廊,右邊的青銅雕塑是墨丘利

墨丘利花園也很棒,大家自己看片片吧:

Alcazar的花園兼有阿拉伯和後文藝複興風格,漫步其中是一種愉悅:露台小憩,近旁是橘子樹和棕櫚樹,左前是摩爾馬蹄廊拱、右前是巴洛克弧拱,噴泉、涼亭環繞。因為Alcazar的獨一無二,史上最佳電影之一《阿拉伯的勞倫斯 Lawrence of Arabia》和HBO的史詩奇幻電視連續劇《權力的遊戲 Game of Thrones》均在此拍攝。

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

恢弘的大教堂

初識大教堂是二十三日下午四點,也就是我們到塞維利亞兩小時以後。從巷口出來左轉,穿過幾條天篷覆蓋的小巷,走了三數分鍾,太太一聲歡呼“看到了”!我順著太太指的方向看過去,Giralda,這座摩爾人留下的豐碑靜靜地站在那裏。祂很高,即便從遠處看也要仰視。八百多年了,祂見證了摩爾王朝的興盛和衰亡、複國後西班牙王朝的交替、哥倫布和麥哲倫們的開創的“黃金時代”的敗落和中興;祂也目睹了天主教征服者拆毀其守望的清真寺、在廢墟上建起了世界最大的教堂的全過程。

                               初識Giralda

教堂東側

教堂北側出口看手相的Gipsy吉卜賽人

再讀大教堂是第二日清晨九點鍾(九點鍾是西班牙標準的清晨,因為幾乎所有的早餐廳都還沒有開門迎客),我們在教堂北側的Las Escobas喝完咖啡,繞行教堂西側的憲法大街、最後到南側的入口排隊入場。

這是我們第一次近距離觀察大教堂的外表,太太注意到每一側的facade都各有特點。北側的院牆和大門保留了原來摩爾人特有的穆斯林超半圓三圓拱拱形門洞(見上圖),東側是文藝複興風格雕像並以檀木鑲邊裝飾,西側卻是典型的哥特式尖頂結構。

回到1401年,費爾南多三世收複塞維利亞一百五十年以後,教徒不再滿足於用改建的大清真寺崇尚耶穌,他們要有自己的大教堂。富足的塞維利亞人說“我們要建一座宏大無比的教堂,以至於見到祂的人都會認為塞維利亞瘋了”。

塞維利亞人沒有食言,一百年以後這座長135米寬100米的龐然大物落成時超過伊斯坦布爾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成為世界第一大教堂,時至今日仍名列世界三大教堂。

教堂南側(入口)

首先步入眼簾的不是教堂大廳,而是藝術畫廊。這個長方形的大廳是米羅的世界,這個塞維利亞理發師的兒子的畫作遍布美洲的大小教堂,因而在美國名聞遐邇。米羅生於繪畫、亡於繪畫,65歲作畫時從腳手架跌落而亡,其墳墓也在幾百年的市政建設中不知所終、人們隻知道其亡棺在Santa Cruz廣場的地下。

哥雅:Justa and Rufina

米羅:聖徒Ferdinand

大教堂聞名世界的原因之一是其恢弘的祭壇:祭壇背景飾品Altarpiece足有65呎高,不僅世界最大、更主要的是記錄耶穌一生的四十四幅主題作品,每一幅均用胡桃木或硬栗木雕刻,不僅栩栩如生、因為外表用金箔包嵌更是金碧輝煌。證明塞維利亞是世界最大教堂的吉尼斯紀錄也掛在這裏。祭壇前是費爾南多三世國王的遺骨、皇後和兒子阿方索十世的銀質骨灰盒。但是你若想仔細欣賞就太難了:你得帶上天文望遠鏡、放大鏡還有顯微鏡,因為你被一個巨大的製作精美的鑄鐵大門擋在三十呎外麵了,你隻能從大門的珊格望進去!

記錄耶穌一生的祭壇飾品,第一幅中間是耶穌降臨

遊客們在鑄鐵門外透過珊格遙望祭壇

西班牙的唱詩台Choir頗有特點,塞維利亞大教堂的唱詩台尤為精美華麗。其巨大的管風琴由7000條音管組成,更為奇特的是那個巨大的旋轉樂夾,大到讓唱詩班的每一個人都能看到樂譜。

這次來大教堂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瞻仰哥倫布墓。這位生於意大利的航海家受伊莎貝爾女王所托去尋找通往印度的第二條海上通道,結果他沒有到達印度卻發現了新大陸,這個似乎偶然的發現改寫了世界曆史,不誇張地說今天我們享受的許多東西都是拜哥倫布所賜;這個結論可能很多人不同意,但是西班牙顯然是同意的,因為抬著哥倫布石棺的是西班牙四古國的國王

哥倫布的骨灰跟他的人生一樣傳奇。他先是葬於西班牙西北的Valladolid,之後移至塞維利亞,之後按其遺囑遷到多米尼加共和國,再後又遷到古巴,一百年前古巴從西班牙獨立出去時最終遷回塞維利亞;自然而然地,大教堂是最合適的安息地了。

哥倫布在西班牙備受敬重,為其抬棺的是四古國的國王

教堂隨拍

塞維利亞大教堂之所以聞名世界倒不完全是因為其巨無霸的麵積,還有其豐厚的文物收藏。譬如聖靈館裏不僅有數百片聖徒遺骨,單是這個聖靈台monstrance 在其它博物館就足以成為鎮館之寶了;西班牙著名的大教堂裏幾乎都有一座聖靈台,也幾乎都是文藝複興時期最有名的銀匠Juan de Arfe 所製,但是塞維利亞大教堂的聖靈台卻是最大最精巧的,祂足足有一千磅重!又譬如珍寶館裏的國王聖母皇冠,上麵不僅鑲嵌了大量寶石,世界最大的珍珠也在這個皇冠上,據說這是西班牙最昂貴的皇冠、說它價值連城也不為過。除了聖靈館和珍寶館,“光複”以後幾位西班牙國王包括費爾南多三世的靈柩也安放在這裏。

聖靈台有一千磅重! 國王聖母皇冠。留意正中小天使的軀幹的中段,那是一顆珍珠、世界第一大珍珠

我們現在站在橘園了。這是一個方形庭院,很大。橘園是大教堂保留下來的摩爾人遺跡。

橘園

九百年前,住在塞維利亞的摩爾人在這個地方蓋了一個磚結構的大清真寺。按照穆斯林的習俗,禱告之前必須清淨,所以庭院有一條小河穿過、中間是一個大噴水池,信徒們進入大清真寺前用這個噴水池洗淨腳、手和臉。後來複國了,天主教徒們把清真寺拆了、用石頭造了一座大教堂,把拆下來的磚鋪在小河上麵,又在庭院裏種上橘樹,寬恕門Puerta del Perdón上的浮雕也變成了聖經故事;好在天主教徒們沒有“趕盡殺絕”,他們把噴水池、圍牆和大門留下來了。

噴水池、寬恕門和摩爾風格的圍牆

這位仁兄大概實在渴得受不了、直把噴水池當飲水器了...

保留下來的還有大清真寺的吉拉爾達塔Giralda。為了保證其堅固,摩爾人拆毀了一部分古羅馬人修建的城牆作為塔基(那些城牆方石上還刻有拉丁文字。再次為古羅馬精確的建築工程脫帽致敬!);跟天主教鍾樓不同的是塔內沒有樓梯,而是環形坡道,以便“達官貴人”騎馬到塔頂。為彰顯基督的偉大,天主教徒們在Giralda上加蓋了彰信堂暨鍾樓,還在彰信堂頂上放置了一尊青銅風標,Giralda的高度也從七十多米漲到一百米,因此人們也把祂稱為風標塔。站在塔頂,全城一覽無遺。

吉拉爾達塔始建於1184年5月26日

吉拉爾達塔鍾樓(建於1400年)一角,右圖是塔頂青銅風標的複製品

俯瞰大教堂和市區,上中是鬥牛場

鑒於Giralda的特殊地位,塞維利亞專門立法規定市中心建築的高度必須低於風標塔,所以我們每每迷路時就舉頭看一下風標塔。

遠望風標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巴黎到羅馬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阿波羅登月' 的評論 : 我寫博基本上是有感而發,我自己對那些曆史感興趣。
謝謝閱讀跟評。
阿波羅登月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寫了這麽好的遊記,給了很多細節和豐富的曆史知識,收藏bookmark了。
巴黎到羅馬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lass-rose' 的評論 : Alcazar?沒有啊,個別室內不允許用閃光燈。
Seville能參觀的地方,包括大教堂,都允許照相。
弗拉明戈演出時不讓照,可能是因為擔心影響演員的情緒。
巴黎到羅馬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ufang' 的評論 : 謝謝喜歡。
glass-rose 回複 悄悄話 印象裏,這個皇宮裏是不讓拍照的啊
chufang 回複 悄悄話 漂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