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希羅

從荷馬到三哲再到維特魯威,三千年前愛琴海東岸那片貧瘠的土地上誕生了人類史最偉大的先哲和我們得以生存的現代文明
正文

車行普羅旺斯 - 古羅馬軍團之狂歡

(2022-05-18 04:11:21) 下一個

走到法蘭西城門 Porte de France 【注一】時突然人聲鼎沸。

這是到尼姆的當晚,我們從住所出來吃晚餐,順便到古競技場Arena附近看看。一路行人稀少,直到法蘭西城門始聽到另一側傳出的嘈雜。

穿過城門,一輛卡車橫在街中央,軍警們挎著衝鋒槍站在街道兩側。

“是不是ISIS搗亂?”,牧嫂有些擔心。這時卡車後麵音樂響起來了,於是走過去一看究竟。

走過去才發現滿街筒子都是人,一個七八個人的小銅管樂團正在演奏,音樂就是從這裏傳出來的。

尼姆:街頭表演

競技場附近非常寬闊,人更多了,很多攤販在賣東西,競技場裏麵更是傳出了《鬥牛士之歌》。我們正在彷徨,人流從競技場湧出來。

我們索性加入人流,朝更熱鬧的地方走。來到戴高樂公園 Esplanade Charles-de-Gaulle,整個公園被食肆大棚、攤販和街頭表演徹底占領;其中一家賣海鮮飯的大棚,不僅吃客如雲、而且歌聲震天,於是我們參加進來。

尼姆:食客們邊唱邊吃

麵對這樣的場麵,作為吃貨隻有兩個字:吃呀!

吃喝完畢,我們走上寬闊而人山人海的雨果大街,看到上空閃爍著一個巨大的電子指示牌,上麵寫著: Feria de Nîmes【注二】 。怪不得橙鎮羅馬劇場的售票員、嘉德水道橋的一位德國大媽聽說我們要去尼姆時以及以及在尼姆的房東Andre大叔都跟我說一個詞:費雷拉,原來就是 Feria - 尼姆狂歡節呀!

尼姆:狂歡節

第二天我們又來到古競技場看鬥牛。按照Rick Steves的介紹,普羅旺斯的鬥牛其實是戲牛bullgame,很像西班牙牛奔【注三】,不同的是bullgame在體育場進行、參加的是身著白短衫係紅巾的專業選手,視頻非常有趣。

我們就坐時鬥牛已經開始了,很多人站著大聲呼喊。很快我們就發現不對勁了,因為鬥牛的都騎著馬、尋機把標槍紮到牛身體裏,然後衣著精致鮮豔的鬥牛士一劍將牛刺死。在全場掌聲雷動歡呼雀躍時,我們卻不忍直視。

我們看到的不是bullgame而是bullfight,怪不得尼姆的房東Andre 跟我們說他不喜歡鬥牛。上當了!

尼姆:狂歡節上的街頭表演

尼姆:想看的是bullgame

尼姆:看到的卻是bullfight(太血腥的就不貼了)

我們不能接受的鬥牛,當地人卻如醉如癡

牛被刺死、洗去血腥、重新開始 - 每場鬥牛表演要殺死四頭牛

受不了這樣的血腥場麵,我們起身到Arena內部轉悠。

尼姆Arena是世界著名的古競技場,133米長、101米寬、34排座位、4層看台、可容納兩萬四千觀眾,是世界第七大古競技場,特別是保存之完好可以與羅馬鬥獸場Colosseo 比美。

尼姆:競技場內部

尼姆的世遺夢(早應該進入世遺,估計因為保護不到位還在申請名單中微笑

羅馬人在世界建了兩百多個競技場,現在有五個還在使用,其中兩個在相距幾十公裏的普羅旺斯:尼姆及阿爾勒,另外三個在克羅地亞的普拉Pula 和意大利的維羅納Verona以及名聞遐邇的羅馬大鬥獸場。

阿爾勒競技場建在羅納河東南的Hauture 山坡上,比尼姆競技場還略大一點,但是因為靠山的一半“陷”在山窩裏,看起來不及尼姆競技場高大上。羅馬帝國消亡以後,兩個競技場均被廢棄,都曾用作為臨時民居,直到十九世紀才開始複原。

尼姆和阿爾勒競技場的過去和現在 - 上:尼姆,下:阿爾勒

阿爾勒:競技場

阿爾勒的羅馬遺跡

羅馬人不僅能征善戰,論起聲色犬馬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也是一等一的高手。殖民之處,他們不僅修橋築路,修建廣場Forum和議政廳,還建浴場bath、格鬥競技場 Amphitheatre(Arena) 、體育競技場campus、賽馬場Hippodrome、劇場Theater和神殿Temples ,羅馬的萬神殿就是羅馬工程師最偉大的傑作之一。

始建於紀元前後的尼姆方殿Maison Carree雖然不及萬神殿恢弘,但是祂的30根科林斯立柱保存完好、連萬神殿也自歎弗如。

尼姆:方殿

尼姆方殿:前廊的天花板及立柱的蛋殼-飛鏢Egg&dart裝飾

方殿之所以保存完好是因為祂一直在被使用,先是作為神殿、羅馬帝國消亡後成了市政廳、中世紀時還被作為教堂,直到十九世紀早期被法王列為文化遺產而加以保護至今。

話說普羅旺斯中部的Cavalier山下有一個村莊,那裏住著一個Voltinia部落,他們是北方凱爾特人的分支;山腳下有一股泉水,那是他們膜拜的水神Nemausus的居所,村莊也因此命名為Nemausus

在羅馬帝國的庇蔭下,他們安詳地生活著。

公元前55年的一個夏初,青年Adgennix和妻子裸足坐在泉水邊。暖風微襲,陽光打在剛剛懷孕的妻子的臉上,紅撲撲的;青年醉了。

寧靜被馬蹄聲踏碎,是信使!

村莊收到一封急件、羅馬執政官愷撒親筆所書,信中請求村莊和羅馬軍隊一起攻打北高盧。在激烈辯論後,村莊決定答應愷撒,並派出勇猛的Adgennix領銜部落武裝。

“為我們的孩子起個名吧!”,妻子說。

“就叫Caius Adgennius Regulus”,之後青年吻別妻子,上馬奔赴疆場。

這一去就是多年:兒子出生了,長成少年了,父親Adgennix還在征戰:先是跟隨愷撒攻打北高盧、平叛馬賽,其後又協助屋大維擊敗安東尼。

屋大維特許的“COL NEM”為尼姆的市標

父親回家時,已經是兩鬢斑白;而孩子已經長得父親離家時一般高大英俊了。

父親為村莊帶回了榮耀和財富。屋大維特許這裏為羅馬行省,Nemausus為行省首都,Nemausus人和羅馬人享受同樣的特權。

父親決定讓兒子做新Nemausus的設計師。

聰穎的Adgennius沒有辜負父母和市民的希望。除了修路、給排水係統和城牆,他還設計了市民廣場、議事大廳(即方殿Maison Carree)以及競技場。

Adgennix一家為家鄉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在Nemausus備受尊崇,所到之處市民歡呼雀躍。

Adgennix一家看競技表演

……

兩千年之後,我們坐在方殿裏看小電影《尼姆的誕生  'Nemausus, the birth of Nîmes'》,看Nemausus(即Nîmes尼姆)的故事、Adgennix一家的傳奇和方殿的今昔。

小電影《尼姆的誕生》

方殿的今昔

尼姆的另一座神廟,黛安娜神廟Temple of Diana,崇拜天神色彩更濃厚。不幸的是,在十六世紀的法國宗教戰爭中,祂曾是路德派的避難所,因而被天主教拆毀。

尼姆:建於一世紀的尼姆黛安娜神廟(遺跡)

古羅馬軍團盛筵狂歡之旅

 

【注一】尼姆成為普羅旺斯行省的首都之後修建了六公裏的城牆、十四座城門,法蘭西城門Porte de France是現存的兩座城門之一。

【注二】尼姆狂歡節 Feria de Nîmes 始於1942年,是法國南部少數幾個舉行西班牙鬥牛的狂歡節。最初隻有五月舉行,從1978年開始,每年九月的豐收節Harvest Fair也成為Feria de Nîmes的一部分。

【注三】關於牛奔,海明威的《太陽照常升起》專門描述了西班牙潘普洛納Pamplona的奔牛節,潘普洛納也因此聲名大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巴黎到羅馬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沒錯,我當初也沒想到,被Rick Steves騙了 LOL。
不過法國的鬥牛應該是從西班牙傳入的。
謝謝閱讀。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沒想到法國也有真正的鬥牛,看來真是古羅馬的後裔,不怕血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