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獨行

真理在開始的時候隻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往往是在一個人手中,但卻對大多數人有重大的影響。
正文

郭嵩燾,獨醒者。

(2024-03-24 09:47:35) 下一個

你或許沒有聽說過郭嵩燾的名字,我也是前幾天才聽說。搜索一下,人民網,外交部網頁都有介紹。在其家鄉湖南的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有紀念活動。以下是百度的介紹:

“郭嵩燾(1818年—1891年7月18日),男,乳名齡兒,學名先杞,後改名嵩燾。字筠仙,號雲仙、筠軒,別號玉池山農、玉池老人,湖南湘陰城西人。晚清官員,湘軍創建者之一,中國首位駐外使節。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鹹豐四年(1854年)至鹹豐六年(1856年)佐曾國藩幕。同治元年(1862年),被授為蘇鬆糧儲道,旋遷兩淮鹽運使。同治二年(1863年)任廣東巡撫,同治五年(1866年)罷官回籍,在長沙城南書院及思賢講舍講學。光緒元年(1875年),經軍機大臣文祥舉薦進入總理衙門,不久出任駐英公使,光緒四年(1878年)兼任駐法使臣,次年迫於壓力稱病辭歸。光緒十七年(1891年)病逝,終年73歲。”

郭嵩燾與曾國藩是湖南嶽麓書院同學和密友,與曾國藩和左宗棠是親家(兒子娶曾國藩四女;女兒嫁左宗棠侄子。)曾國藩認為他宜作幕僚不宜為官。曾經與左宗棠在一起逃難時相約將來一起到一個地方養老,但在任廣東巡撫時被左宗棠告狀,終生不諒。

郭嵩燾病逝後,李鴻章奏請將其事跡宣付史館立傳,但清廷以其“出使外洋,所著書籍,頗滋物議”為由,不準其奏。這本書就是《使西紀程》,對歐洲的政治經濟社會教育作了詳細的記錄,並建議清政府效仿實施。李鴻章對該書評價甚高,但反對者眾,不得公開發行。

當時清朝的戰略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他是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法律製度,被保守勢力誣為漢奸,民眾更不讓他這個賣國者回鄉的船靠岸。

由於一些偶然的原因,他親曆第一次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了解前線的決策過程。他得出的結論是“戰無了局”,也就是洋務問題不可能通過戰爭來解決,而隻有通過談判解決。

他是可以和皇上、慈禧太後說得上話的人,曾是皇上的幕僚班子成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