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風獵

冷眼觀世界,靜心坐井中
個人資料
齊風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長篇小說】縣委副書記(008)

(2024-01-11 09:06:24) 下一個

高考一塌糊塗,校長許雲虎仍然一意孤行,要大張旗鼓地搞校慶,學校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名叫“校慶辦”的臨時機構,許雲虎親任校慶辦主任,另外指派一名副校長擔任校慶辦執行主任,要求辦公室每天向他匯報人員工作進展,有哪些級別、擔任什麽職務的人參加等等。

時光荏苒,轉過年來,清河一中就將迎來建校六十年華誕。

這天上午,分管文教衛生的副縣長於曉琳跟清河縣教體局趙秀春局長約好,下午一起去一趟清河一中。距離高考滿打滿算還有三個來月的時間,可清河一中的許雲虎校長這幾天忙的就是兩個事,一個是將於4月份舉行的全校第六屆孝文化演講大賽,另一個是一直要從9月初延續到10月中旬的六十周年校慶。

按照於曉琳的想法,清河一中隻是自己分管工作的一個點,隻要大麵上不出現問題,點上的工作,自有具體的負責人,自己應該讓下麵的同誌放開手腳,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放心大膽地開展工作。但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進入了百日衝刺階段,清河一中卻還在忙著搞孝文化的推廣,在忙著以六十校慶之名四處拉讚助,著實讓她有些擔憂。畢竟,清河一中是縣裏唯一的市級重點高中,清河一中的高考成績代表著清河縣的教育水平。為此,她認為有必要在這個時機,到幾所學校裏轉一轉,看一看,拉上唐旭一起去,能夠增加說話的份量。

對於清河一中正在發生的種種變化,唐旭已有所耳聞,但是縣裏自有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縣長,他不好插手。接到於曉琳的電話之後,唐旭想了想說:“好吧,下午我應該有點時間,就陪你去看看。不過,教育工作是你主抓,我隻管著給你站台,不作任何表態,戲還是得你來唱。我的意思是,既然去一中了,也順路去二中看看,距離高考還有一百天,咱們去給大家鼓鼓勁。”

接到縣委副書記和分管縣長前來視察的通知,許雲虎早早就來到學校門口迎接。

不得不說,清河一中的大門口、辦公樓、教學大樓確實是宏偉氣派,比起縣委縣政府兩座辦公大樓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硬件建設得像模像樣的,不能不令人佩服許雲虎籌錢的本事。唐旭此前與許雲虎接觸不多,了解也不多。不過,許雲虎的個人履曆頗使唐旭感到感慨。

許雲虎的最初學曆是縣農技中專,文革後的中專生。畢業後被分配到了鄉鎮農機站工作。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清河一中開設了勞動技能課,他借著這個機會調到縣城,在清河一中初中部擔任勞動技能課教師。因為是後來調入的,教的是初中班,又不是主課,許雲虎在清河一中一直就不怎麽受到待見。

九十年代中期教育製度改革,高中專門辦高中,初中專門辦初中,清河一中初中部的原班人馬另行組建縣實驗中學,高中部的人馬仍在留在一中。因為實驗中學不再專門設置勞動技術課,整體轉移的人員名單當中沒有許雲虎的名字。新組建的縣實驗中學不接收,留在清河一中又沒有課可上,許雲虎沒了著落,就被學校領導暫時安排到總務處幫助工作。

然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許雲虎從此卻走起了狗屎運。

一所學校分成兩所,需要另選校址。縣裏的思路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未來的清河一中要建成一所現代化的大高中,要有大胸懷、大手筆、大氣魄,起碼要有六十個教學班的規模,這樣的話,原有校址就嚴重製約了大高中的發展。基於這一思路,縣裏決定,實驗中學(初中部)留在原址,清河一中(高中部)另選新址建新校區。於是,就由縣府辦牽頭組建了清河一中建設工程指揮部,縣長親自擔任指揮部的一把手,從縣府辦、縣教體局、縣住建局、清河一中等單位各抽調一部分工作人員組成,無事可做的許雲虎就搖身一變,成了建設工程指揮部的一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搞教學不咋地,從來在學校裏沒啥地位的許雲虎,到了建設工程指揮部以後卻是如魚得水。按照新建高中的整體規劃,至少要建一座教學大樓、一座辦公大樓、一座實驗樓、一個學術報告廳、一個多功能廳、一座餐廳,及男女生宿舍樓各一棟,資金缺口很大。在一次指揮部的協調會上,縣長正在為學校的建設資金發愁時,許雲虎卻早已胸有成竹,拿出了解決方案。

一是到市裏去哭窮,向市裏爭取一塊,能爭取多少算多少,即使一分錢爭取不來,也沒什麽損失,並且,將來大高中一旦建成,還要請市領導、市教育局領導來剪彩,叫他們知道,我們清河是在資金困難情況下,舉全縣之力辦教育。

二是縣裏自籌一塊,這塊是大頭,不過,盡管是大頭,這一塊資金可以暫時先不到位,什麽時候有錢了,什麽時候再兌現。

三是全縣13個鄉鎮、街道辦,都要籌措資金各出一塊,每周在縣委機關主辦的《清河通訊》上公布支持教育發展的排名,設立兩張榜,一張紅榜,一張黑榜。誰家出的錢多,誰就上紅榜,招生政策就向誰家傾斜,清河一中每年給每個鄉鎮街道辦一定的“保送生”指標。當然了,保送條件完全是由出錢單位說了算。誰家給的錢少,誰就上黑榜,並且,清河一中在這個鄉鎮的招生數量就要控製一下。

四是以支持教育事業的名義向企業化緣,企業每讚助十萬元給一個特招指標,上不封頂,承諾長年有效,指標用完為止。

五是讚助超過一百萬元的,建議縣裏給授予“支持家鄉辦教育優秀企業家”稱號,發給榮譽證書,縣裏的報紙、電台、電視台播放他們的事跡,鼓勵優秀企業家為地方教育事業做貢獻。

六是一中建成後,每年拿出一部分比例的“特招生”指標,錄取分數線下的考生,可以以教育讚助的形式,或是擇校費的形式特招入學,這一部分收入可用於改善教師待遇,償還建校欠賬。

許雲虎提出的方案,當場就有人提出:“你說縣裏的資金可以先不到位,那麽工程誰來給你幹?即使是先拖欠著,到時候沒法兌現怎麽辦?”

麵對質疑,許雲虎不慌不忙地說:“謀大事不拘小節。大高中的項目該上就得上,清河一中新校區該建就得建,施工合同該簽就得簽,空頭支票該開的就得開,沒有錢就先欠著。”

說到這裏,許雲虎抬頭看了看在坐的各位,見縣長和分管縣長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並沒有製止他的意思。此時,他就像是瘋狂的一個賭徒,把自己後半輩子的前途全都押在了這個項目上。他相信,清河一中辦六十個教學班的大高中,對地方政府來說這可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經天緯地的大工程,同時也是一個宏偉的政績麵子工程。他深信,書記和縣長麵對如此巨大的誘惑,不可能不動心。

想到這裏,許雲虎索性心裏一橫,繼續說下去:“俗話說,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遍地都是。我們縣本身就是全國聞名的建築之鄉,難不成還找不到幾個幹活的施工隊嗎?難不成他們還敢告政府嗎?清河縣有13個鄉鎮、街道辦,多少擠一擠,就不信擠不出油水來?再說了,這是辦教育,是百年大計,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以政治家的眼光辦教育,才能真正辦好教育。”

又有人提出反對:“這樣的做法就是倒賣生源,雖然暫時解決了資金問題,但招生質量沒有保障,整體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一定會大受影響,無異於涸澤而漁、飲鴆止渴。”

許雲虎說:“各位領導,各位同誌,要我說,這絕對不是倒賣生源,而是整合優質資源。不錯,好學生是教育資源,但資金也是教育資源,沒有錢怎麽辦教育?沒有錢辦教育隻能是畫餅充饑,望梅止渴。再說了,你說這是倒賣生源,就算倒賣幾個生源又怕什麽?咱們算一筆賬,高中三個年級,六十多個教學班呢,3600名學生的教學規模,就算拿出一半生源搞特招,收讚助費,我們也要按分數正式招1800個學生。我們可以按入學成績搞分層次教學,把學生分成四個層次,分別設立火箭班,精英班、尖子班和快班。俗話說,一俊遮百醜,我們隻要抓好前端的火箭班,精英班,每年出幾個北大清華名校生,學校就臉上有光,大家不都還是擠破頭想來一中上學,誰還能說啥?”

許雲虎侃侃而談,在坐的縣長、分管副縣長卻始終沒有明確表態。在許雲虎看來,不表態是好事,說明領導的心裏也在打著小算盤。見主要領導不表態,其他在坐的指揮部成員,也就不好再多說什麽。

其實,時任縣長的心裏也在打著鼓。他心裏十分清楚,許雲虎提出的方案,說白了,就是倒賣生源,嚴重影響教育公平,社會公平,對教育的危害極大。更重命的是,畫大餅,拖欠施工隊工程款會嚴重透支政府的信譽,農民工向政府討債,鬧起來多不好看!但擺在麵前的巨大誘惑是,學校一旦建起來,是現任的事,是自己的政績成就,至於會有多少曆史遺留問題,那是留給後任的事。如此巨大的工程在自己的任內建成並投放使用,那該多麽風光啊?這可是多大的麵子工程、政績工程啊?在自己的從政履曆上,必定會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想到這裏,縣長發了話:“既然清河一中的建設勢在必行,目前又沒有更好的辦法,我看,許雲虎同誌提出的這個方案是可行的,當然了,還有一些具體細節,需要再斟酌斟酌。依我看,為了便於今後開展工作,可以給許雲虎同誌公布一個職務,解決級別的問題,特事特辦嘛。”

許雲虎嗓子一陣發甜,幸福來得實在是太突然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