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風獵

冷眼觀世界,靜心坐井中
個人資料
齊風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齊風獵作品】部隊大院的日子

(2023-09-19 19:42:34) 下一個

部隊大院的日子

前幾天,從部隊大院裏長起來的那一拔發小,在一起聚會。

自從有了微信,散落在天南海北的個體,隻要是能夠發生一點兒關係的,搞個什麽名堂都能建一個群,認識的,或不認識的,忽而一下子冒了出來,不知道被誰拉了進來。甚至外出旅遊,乘坐同一輛車的旅客也要建一個群。比如我的手機裏,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同學群,除此之外,還有工作單位群,有孩子家長群,有“大院情懷群”——成員大都是在同一個部隊大院裏成長起來的軍人子女。

作為群成員、一份子,有有共同語言的,也有沒有共同語言的。也因此,群裏有時風平浪靜,有時劍拔弩張,有時因為一個話題就能夠敘半天舊,人和人的感情瞬間就能夠取得共鳴,心也貼得近了,有時因為一句話話不投機,就以退群示威抗議。真個是小小微信群,朗朗大乾坤。

就因著這微信群,把許多一起從大院裏長起來,失散了三十多年的發小集合在了一起。花花世界,鴛鴦蝴蝶,離開大院以後的日子,各自精彩,但隻有童年的回憶,才是共同的。

大院,是原濟南軍區後勤部第九分部的代稱。上世紀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大院位於城區的最西端,在地方上又被稱做“西大樓”。那時,整個中心城區隻有2路、7路兩路公交,其中,2路公交的終點站就是“西大樓”。由此可見,西大樓曾經一度是這座城市的標誌性建築。

幾次軍改,“九分部”的番號早已經成為曆史的曆史,但“九分部”這三個字,卻永遠印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流淌在了每一個人的血脈裏。盡管父輩們來自於五湖四海,四麵八方,但是與我們而言,大院,卻是我們許多人生命開始的地方。從出生起,我們就聽慣了起床號、吃飯號、出操號、熄燈號,軍號聲聲,過去我們曾經那麽不以為然的軍號,而今,每當再一次聽到,總是那麽令人神往,熱淚盈眶。

大院的主建築,是一棟黛青色大理石結構的六層辦公樓,當年,是這座城市最宏偉、最氣派的建築。辦公大樓前,有一個大花壇,裏麵種植著冬青、劍麻、月季、櫻花和鬆柏,這些觀賞類植物,在今天算不得什麽,而在四十年前,堪稱是絕無僅有的了。

除了氣派的辦公大樓,大院裏,還有14棟家屬樓,先是從南至北,再是從東至西,依次編上了樓號。14棟樓的分派,依次為首長樓、司令部、政治部和後勤部。母親隨軍以後,從老家搬到了大院,我們住進了13號樓,自然,父親是後勤部的幹部了。

生活貧困的年代,幹部家屬總會在樓與樓之間的空地上,搭建兔棚雞棚,養兔養雞。母親買回許多蘆花雞苗,天冷的時候,養在了紙箱裏,用鎢絲的電燈給它們取暖,天氣稍稍轉暖,小雞苗也褪去了絨毛,母親才把它們搬到了雞棚。雞苗長大以後,每天聽到“個個大、個個大”的時候,我就奔向雞棚去拾雞蛋,熱乎乎的雞蛋,是母親的心血,是父親酒肴,是我們改善生活的珍饈。

人在世間,命運時常由不得自己,更何況動物。我4歲時,部隊搞“剪資本主義尾巴”,大院裏一律不準養動物,母親舍不得,就偷偷把最大的一隻雞關進了絲鐵紮製的籠子。時過四十多年,我依然記得當年的情景,數百名解放軍戰士,挨個樓、挨個樓地“清理資本主義”,見到能跑的、能動的,隻要不是人,衝上去就掄皮帶,一時間,整個大院裏雞飛狗跳,血光紛飛,雖然是隔著鐵絲籠,母親養的雞,還是被抽瞎了眼。待戰士們離去後,母親不住地唉聲歎氣,當晚,把雞殺了。

世間萬物,總有些說不清的因緣。我5歲那年,花壇裏常綠的冬青,竟然開始枯萎,月季和櫻花,也都沒有如期綻放。這一年,三位偉人相繼離世,唐山發生了舉世震驚的大地震。地震發生的第三天,父親就隨著大部隊北上,去參加抗震救災,我和小夥伴們,也搬進了簡易的防棚震。飄落的秋葉漫天飛舞,就連同歸去的大雁,在飛過城市上空的時候,也發出了陣陣哀鳴。

這一年,雪格外大,將這個世界用銀色重新妝扮,等待著春天的萬物複蘇。

當柳絮再一次滿院飄飛,當石榴樹和爬山虎的綠蔭,再次遮蔽了灼灼的陽光,大院裏的自行車鈴聲日漸多了起來,每天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叮鈴鈴、叮鈴鈴”的鈴聲,常在大院裏回蕩,部隊的家屬、子女,開始騎著自行車去外麵上班了,大姐也和同學們一起,騎著自行車去上高中,成為大院裏的一道風景線。

再後來的某一天,在清一色的自行車鈴聲中,傳出了一陣“突突突、突突突”的聲音,大院裏竟然有了第一輛神奇的“電驢子”,這是一輛自行改裝的簡易摩托,無需腳踏,就飛一般地駛過眼前,隻拋下一股藍色而又嗆人的煙霧。

大院裏的貓啊狗啊的,也日益多了起來,有家養的,也有野生的,它們都是些吃貨。貓兒喜歡獨來獨往,狗狗喜歡成群結隊,整天裏在大院裏遊蕩,尋找著食物。

大院裏的生活,是充滿生機的,植物是,動物是,人更是。這裏沒有那麽多鄰裏矛盾,有的是互幫互助;沒有為了雞毛蒜皮的小利益爭吵,有的是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夏天,幾家子圍坐在矮桌旁,切開一個從桶裏撈出來的沙瓤西瓜,搖著蒲扇輕輕地驅趕著蚊蟲,一起吃著瓜,嘮著家常裏短。冬天,男人們圍坐在爐火旁喝酒行令,女人們織著毛線,相互誇獎對方孩子的乖巧。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時間似乎總是過得那麽漫長,如同一幅靜止的畫。

今天早上,我開車上班,一輛搬家公司的小貨車停在了單元門外,擋住了我的車。我去二樓,找到正在搬家的戶主:“麻煩您,能挪一下車嗎?”女主人看了看我,問道:“你住幾樓?”我回答說:“六樓。”

搬過來已經整整十年,我們從沒有打過招呼。這家要搬走了,我們終於有了第一次簡單的對話,也許,這也是最後一次對話。

比之三十年前,城市規模擴大了無數倍,車水馬龍,無盡繁華,人們卻倍感孤獨。而三十年前的那個大院,卻依舊在我心裏,充滿了溫馨,充滿了生機,充滿了回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elta2020 回複 悄悄話 >>>>> 大院,是原濟南軍區後勤部第九分部的代稱。

>>>>>> 除了氣派的辦公大樓,大院裏,還有14棟家屬樓,先是從南至北,再是從東至西,依次編上了樓號。14棟樓的分派,依次為首長樓、司令部、政治部和後勤部。

軍區後勤部第九分部, 怎麽會有司令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