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風獵

冷眼觀世界,靜心坐井中
個人資料
齊風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

(2022-06-14 12:21:26) 下一個
大院裏樹木蓊鬱,晚上和父親散步,仰望夜空,滿天星辰,總是跟著我一起走,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
我問父親,天上的星星怎麽總是跟著我走啊?父親說,你看,它們總是一閃一閃的,那是它們在眨著眼睛,遠遠地看著你呢,小孩子一定要聽大人的話,可不能幹壞事。
這是在我兒時,某年,某月,某天的某個片斷,轉眼,我的孩子也已經長大,這個片斷卻總在我的腦海裏閃現。曾經有人問我:“你追過星嗎?” 我搖頭,說:“星星追過我。”
我沒有追過星,從沒有為哪個“歌星”“影星”“球星”著過迷。都是娘生娘養,肉眼凡胎,都吃五穀雜糧,呼吸空氣,都要生老病死,怎麽就成了“星”呢?天上的星是真實存在的,照耀人間,地上的星卻是造出來的,是假的,可偏偏就有許多人把少數人吹捧成“星”,而那些被吹捧出來的“星”,還真把自己當成了“星”,多麽可悲。
讀大學時,奧黛麗·赫本去世,我曾為此傷心過。赫本的電影,我隻看過一部《羅馬假日》,就記住了她。她飾演的公主,美麗、優雅、氣質、善良,再加上她的俏皮,堪稱完美,仿佛降臨人間的天使。一位大導演曾經說:“連上帝都願意親吻她的臉頰,她就是這樣一個討人喜歡的人。”我身邊,許多人喜歡赫本,大抵是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者居多。
男人渴望擁有這樣一個完美的女人,女人渴望成為這樣一個完美的女人。其實,現實中的赫本並不完美,她曾經曆失敗的婚姻,也會和孩子處不好關係,在那部讓她風靡全球的《羅馬假日》裏,曾經因為演不出哭戲而讓導演憤怒。
赫本的婚姻,遍體鱗傷。但在她的一生中,卻有一位男士,用超越了愛情的友情,與她相伴一生,直到她生命的終結。
他便是格裏高利·派克。
奧黛麗·赫本與格裏高利·派克相識於《羅馬假日》,從此他們成為最佳銀幕情侶。雖然不是戀人,但派克卻守護了女神半個世紀。可謂“天涯咫尺,用盡一生守護”。當時23歲的赫本,初出茅廬還沒有任何名氣。36歲的派克長相英俊,早已是好萊塢著名演員,人們心中的男神。
對赫本來說,他是好萊塢有名的紳士,更是觸不可及的大明星。然而,當派克見到這個天使般的女孩時,他表現出的是彬彬有禮,甚至會用幽默緩解她的緊張。派克在接受采訪時,總會強調《羅馬假日》是赫本的電影,自己隻是配角,甚至會特意通知製片方把演員表上的格裏高利·派克主演改成赫本。
1954年,赫本獲得第2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動情地說:“這是派克送給我的禮物!”當低調內斂的赫本麵臨婚姻不幸,派克是她訴說心中苦楚的對象;當派克麵臨喪子之痛,赫本日夜兼程從瑞士趕來,隻為在他最痛苦無助的時候,陪伴在他身旁。
赫本說,這個情深意重,如父如兄般的男人,才是這個世上唯一不會背叛和傷害她的人。
《羅馬假日》裏,高貴的安妮公主(奧黛麗·赫本飾演)在和美國窮記者布萊德(格裏高利·派克飾演)在分別時,有這樣一段道白。公主說:“現在我會離開你,我會在街角那裏轉身走,你留在這裏,答應我,目送著我離開好嗎?然後各走各路。我不知道該如何道別,說不出話來……”我想,布萊德一定會對著安妮公主的背影說:“當你在我目光中消失的一瞬間,我仿佛失去了整個世界。”
喜歡赫本,理所當然喜歡派克。後來,我終於放棄在大學教書的工作,去做了一名記者,從見習記者到文本總監……一步一個腳印,在紛雜的社會裏摸爬滾打,始終用超越了愛情的友情,守護著內心裏的一份純淨,從來未曾想過,要去打破這份純淨。
1993年1月20日,63歲的赫本永遠的離開了人世。她像一隻美麗的蝴蝶,永遠地飛走了;又像一位美麗的公主,長眠在瑞士的小鎮公墓。77歲的派克,不遠萬裏來到瑞士,送赫本最後一程。麵對心中的天使,他悲痛不已,他說:“能在那個美麗的羅馬之夏,作為赫本的第一個銀幕情侶,握著她的手翩翩起舞,是我無比的幸運。”
再看《羅馬假日》,想起日本導演宮崎峻的一句話:“當陪伴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一生陪伴,一生守護——我想,人生便如一段旅途,當你下車時,我會心存感激,與你揮手道別。若是當我下車時,你是不是會向我揮手道別?

突然間想起了兒時的星辰,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

寫於2019年9月3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shine21 回複 悄悄話 nice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喜歡你父親的解讀,老想著我們看星星,其實星星也在看我們呢。
人參花 回複 悄悄話 人,要撒手是多麽不容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