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風獵

冷眼觀世界,靜心坐井中
個人資料
齊風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上海防疫故事:籠中鳥

(2022-04-04 12:15:34) 下一個

今天聽到一段錄音兩位上海女士,一個住在封控的小區裏,給居委會的管理人員打電話,說自己家的樓道裏十幾戶人家,鄰居有自測出來的陽性患者,兩道杠四道杠的,需要居委會派人來把他們接走去隔離,要求居委會派人來樓裏消毒,要不然自己不敢開門。 家裏的垃圾沒處丟,吃的也不夠。質問城市的防疫政策這麽混亂,居委會不作為。居委會的女負責人也是一肚子委屈,她自曝剛剛給自己的領導打了一個小時電話匯報情況,說自己也是不想幹這個工作了,孩子不上學,自己在家沒人管,自己不得不來上班,每天麵臨幾百號人投訴,不得不接觸各式陽性陰性的群眾,就算是有一身大白防護,也寧可呆在家裏不出門,早就身心俱疲了。而且政策又不是自己製定的,自己不過是一個上下溝通的管道,聽取下麵的情況再匯總上報,上麵怎麽處理自己沒有一點辦法的。 樓道裏前天已經消毒一次,昨天才出來陽性,如果要消毒也是要請專業人員來做,自己沒有那個能力。說著兩個人都痛哭。

心裏很難過。

主人一副恩寵的態度,把鳥關鳥籠中,就是要喂食,要打掃, 要為它們的安危負責。而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做法把鳥放歸山林,讓它們自己找食吃去。 哪個是對鳥好心?把鳥放籠子裏是主人想要的,還是鳥想要的?老老實實呆籠子裏,還是被放歸山林回歸自由,哪個是鳥想要的?

籠子裏的鳥沒有主人定時喂食是會死的。出了籠子的鳥找不到食餓死了,被病或其他東西殺死了, 死之前會抱怨籠主人不管它,放了它,還是會怨恨自己安於現狀失去了獨立生存的能力? 鳥被束縛久了就沒有能力自救了。 失去自由太久了,也不再會動腦子自己想辦法活下去了。

山林的鳥是要麵臨叢林法則,可能被大鳥或吃鳥的其他動物分分鍾滅了。 但是從出生就在山林裏活的自由鳥會羨慕籠中鳥嗎?他們會在麵對籠中鳥的嘲笑時羞愧難當嗎?

整個中國有時看起來就像那個籠子。 全體中國人就是籠中鳥。看著別的鳥和動物自由自在飛翔奔跑時羨慕, 看到他們還要自己找食吃時笑話人家沒人管, 被投喂時沾沾自喜, 吃不到想吃的小蟲時抱怨。 開了籠子門也不敢出去, 怕自己沒有謀生技能,關了籠子門陶醉於歲月靜好安寧太平,又不免心懷不平想象廣闊天地裏的自由自在。 

中國人在疫情中不惜犧牲個人自由,聽黨的話,配合政府的安排,封控的防疫措施確實奏效,清零政策下疫區外的地方基本歌舞升平,市麵上經濟繁榮,除了旅遊業,酒店,和與旅遊相關的餐飲業實體點有些凋敝。 於是在別國艱難抗疫的時候,全體中國人笑看別的國家,自表抗疫優等生,揶揄人家連作業也不會抄。 不到一年後,幾個大國開發的疫苗出來後,中國自主研發的滅活疫苗最快,也很快全國範圍內以單位或社區網格化的形式地毯式地排著隊的打了。但是因為宣傳中否定外國靠疫苗防疫的做法,任由“疫苗副作用大”的宣傳流行,而且因為60歲以上老年人不包括在疫苗臨床試驗中,所以沒有最先大力推進老年人的接種,而是幾乎中生代年輕人打完了才開始鼓勵老年人打。甚至對有基礎病的老年人不建議接種。 這就是最近香港破防的原因。 中國政府在全體中國人的聽話配合下,靠全民核酸檢測找出個別陽性隔離加局部封控的手段保持了不錯的社會麵清零。

然而麵對傳染力極強的Omicron, 很多過去的隔離封控全民檢測的手段不靈了,甚至因為集中隔離,集中排隊檢測,造成了更多傳染的機會。 政府知道防疫的短板(比如老年人尤其有基礎病老年人疫苗接種率低),又自封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不惜以代價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各級政府趕鴨子上架,必須把防控疫情當頭等政治任務,拚命用極端手段防控,外行領導內行,一刀切措施,造成很多混亂現象。又由於信息不公開,政策朝令夕改執行不連貫,讓基層工作人員人員疲於奔命,做無用功,浪費了很多人力物力。還因為防疫過嚴的封控造成某些物資分配不公平,醫療資源不合理配置造成擠兌,產生了不少本可以避免的次生災害,比如心梗者,急性哮喘者無法及時就醫而死亡,嬰幼兒和父母分開隔離造成極度精神傷害,尿毒症者無法前往醫院透析命懸一線,不一而足。行政命令替代專家意見, 批評上海專家組提議和國際接軌的居家隔離的方法就是不負責任, 於是籠子越關越嚴。 老百姓和基層幹部都苦不堪言, 怨聲載道。

既然方艙(本來就是個壞主意)早就住滿了,隔離酒店也住滿了,滯留在社區內的陽性沒處去,難道好好安撫一句不怕的,在家裏好好休息比去方艙條件更好,不好嗎?政府做該做的事,保證醫院不關門,保證醫護人員有足夠資源保護自己, 保證人民急病重病有出行就醫的自由,保證市場物資供應充足,非陽性者戴口罩有出門購買日用品的自由,保證因為陽性居家隔離期間的人們有基本日常食物。 全民信息公開,全民學習科學,在變化中認識新冠病毒,不把病毒妖魔化,不把新冠後遺症妖魔化,不把新冠患者妖魔化。 否則死於恐慌的可能比死於新冠的還要多。

籠中鳥的悲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籠中鳥這個比喻很恰當,其實,整個國家不就是一個大籠子嗎?還有個大防火牆罩著,多好啊,多安全啊。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你的建議就是“與病毒共存”,人家能聽你的嗎?
wuqionghua 回複 悄悄話 上海弄的也太風聲鶴唳了,同一樓道有確診就不能出門,什麽宣傳把人弄的跟傻子似的。韓國一半人都得了歐米克隆,我們住高層,每天都得做電梯,同電梯的人經常會有確診者,也沒有任何恐懼,完全正常生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