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筆記

凡事於信者可能,於望者少難,於愛者較易,於持續操練信望愛三樣品格者更為容易。
個人資料
正文

自由 vs 財務自由

(2025-09-28 09:06:46) 下一個

早上上網溜溜,熱點話題一溜的在討論退休,對我們久居國外的人,這個話題真是長盛不衰!國內人退休太早也就少談。第一個在午餐break時熱衷談這個話題的女同事,離世時不及50歲,那些如何遞增財富再遞減花掉的計劃也就煙消雲散。人們並不會按恐懼安排人生,周圍人當然都繼續工作。或許我是最早選擇辭職的,陸續有熟人知道了,隔斷時間就會有人急切的要談談,似乎一半的在職中老年人都想退休!第一位追來問時我在國內(這個全職休息的計劃中每年我將2個月時間dedicate給父母)。對方電話很急切,首先問清我沒中彩票也沒發別的財,狀況居然跟財務自由還不沾邊,就對我的回答很不滿意,反複追問這到底是怎麽做到的,最後似乎斷定我沒說實話,電話不歡而散。之後朋友的交談發生在咖啡館,有位關係格外close的不追出到數字不罷休,但知道了他不過感歎:“我的錢比你隻多不少,但我每日隻感到財務壓力,一直覺得早退休不可及”。

事情真的就是那麽簡單,我直接選擇了自由,而不是等財務自由了再選擇自由。很多年來我都渴望擁有時間的自由 - calendor裏大片連續的空白。當某種渴望持續地超越了一切,別的事物對你來說就會越來越黯淡,最後你就會願意放棄別的一切,隻求擁有這一樣。

所以第一位朋友對我的回答不滿意 - 老了怎麽辦?都住不起養老院。但這就是選擇的本質 -有代價。我不想再被對未來無休止的籌劃而束縛,就選擇當下和可見的歲月算了,“以後”等到了再說。也不會有任何人認可我以哪些活動填滿這些以放棄別的換來的大段自由時間,因為大家本就是不同的個體。但有一點共同的就是神給人類的禮物:自由意誌。很多時候我們如此深度接受社會灌輸給我們的觀念,而忘了我們有選擇權,仍然可以選擇不以世界認可的方式度過人生。財務自由和自由本質上是不同的選擇,財務自由是現代社會的概念,很多財富不足的地區就沒這個說法,但自由是人類亙古的追求,可以和財富綁定,也可以不。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