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筆記

凡事於信者可能,於望者少難,於愛者較易,於持續操練信望愛三樣品格者更為容易。
個人資料
正文

Manipulation - Charlie Kirk事件的猜想

(2025-09-21 13:25:14) 下一個

在這事件前,我孤陋寡聞並不知道Charlie。讀到多倫多大學某教授說他該死時開始關注事件。類似教授的言論印證了一個模糊的理解 - 如同重新定義了婚姻、性別、自由等一樣,現代社會也在悄悄改變對“犯罪”的定義:即定罪不再根據行為了(現在殺人/強奸/侵犯兒童/搶劫/偷盜都不該死),但發言可以該死。看人不看他做了什麽,而是看他說了什麽。最近多倫多附近一個性侵屢犯break in普通人家,rape了三歲女童,然後稱lgbt了要轉入女子監獄,也沒見哪個教授/媒體人出來說他該死,也沒哪個殺手出來為社會除害。

殺手的信息初出來,整個無法解釋,但之後伴侶的信息出來,也就make sensel了。人很容易被操控/manipulate,尤其在親密關係裏麵。想到莎士比亞的《麥克白》,女巫已經預言麥克白要做國王了,他反正也沒兒女,為什麽不等著算了,反而要殺掉老國王?公認的解讀之一就是麥克白夫人的manipulation。這位霸氣夫人花容如何不詳,但麥克白對她的迷戀和依賴莎翁寫的很具體:他稱她為my dearest partner, 迫不及待將女巫的預言寫信給她,明明不想殺國王,但被她的“男子氣概”說法鼓動,一殺而不可收拾。

殺手Tyler Robinson看著還像個少年,哪用費勞神子左右的討論,這位真是個用sex就能操縱的完美對象。如果他在監獄裏被納稅人養起來(大概率結果),在未來的某天(一般到中年時,人會在被伴侶/親人的操縱中醒來),或許他會認識到自己的真正動機從何處而來。如同左派人士以為推動變性是自由,真正的推手卻可能是某些提供相關藥物的公司及受益人。每個變性人都是一隻下蛋的金雞,年齡越小,終生需要服用的激素就越多。所以金雞越多越好,越小越好。Sign。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