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想,我們所謂的存在的方式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東西。
到了某個時刻——對於我們中的大多數,也許現在就是這個時刻,會發現生命中的人都開始有了各自的軌跡。有的突然就結了婚,有的讀起了博士;有的進了銀行,開始在微博上吐槽起自己的職場生活;有的則依舊在旅行;學會計的最後做起了生意,學管理的最後進了銀行,說著不想結婚的人,第一個結了婚。
他們都是我很要好的朋友,然而我們都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我從來做不到為了賺錢去那麽拚命,我也不想早早結婚。也許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和我好友一樣,改方案改通宵。曾幾何時,我們都是一起上課一起下課,一起在同一個地方生活,然而最後我們都走向了自己的生活軌跡。
而我在進入我自己的間隔年之後,我每天早上九點多起床,每天晚上三點多睡覺,有著不算規律的睡眠時間。每天下午看一會書,看到不想看為止,有時候會忘記吃飯,有時候看一小時就看不下去。回家對著word發呆兩小時,寫得出來最好,寫不出來也是常態。沒有四處的旅行,沒有拍漂亮的風景,這跟我以前向往的間隔年完全不同,然而一兩個月以後,我開始覺得,也許這才是我想要的間隔年。
我曾經也因為朋友有著比我更好的工作,有著更好的生活而苦惱不已。我曾經也被他人生活中閃閃發光的東西迷失了自己想要的,而我現在覺得,我沒有必要去羨慕他們。因為他們有著他們想要的,我有著我自己想要的。總有人比我工資高,總有人比我去的地方多,總有人過的比我光鮮,這些都和我沒關係。能知道自己想要的不容易,沒必要為了那些所謂的標簽改變自己。
在我和好友聊著未來會去往什麽地方的時候,我突然得到一個結論,也許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不管去什麽地方,都會有點虛,生活在哪裏都一樣。
關鍵是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