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浙江在線】報道,今年3月份以來,紹興市已接連報告2起因食用河豚而引起的食源性聚集疫情,有3人中毒到醫院就診,其中重症2例,發生場所均為家庭聚餐。
目前症狀較重的患者經ICU全力救治,患者病情穩定並逐漸好轉。經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名重症患者均攝入河豚內髒,在患者的血液和尿液生物樣本中檢測出河豚毒素。
河豚(本稱河魨魚),其身體渾圓,頭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鮮豔的斑紋或色彩,體表無鱗,光滑或有細刺,有明顯的門牙上下各兩枚,被捕獲後能吸入空氣,使胸腹部膨脹如球。
每當春季來臨,河豚魚性腺逐漸成熟,毒性開始增強,其中卵巢和肝髒毒性最強,一旦食用致死概率較高。
河豚毒素是自然界所發現的毒性最大的神經毒素之一, 0.5毫克即可致人死亡。河豚毒素耐熱,化學性質穩定,鹽漬、日曬等一般烹調手段均不能破壞。春季是河豚中毒的高發季節,部分市民對河豚魚毒性認識不足,存在盲目嚐鮮僥幸心理,很容易“中招躺平”。
為此,紹興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當下“正是河豚欲上時”,不要逞一時口欲之快,更不能在追求“極鮮”的路上“狂飆”,真正做到珍愛生命,遠離河豚!
那麽什麽是河豚毒素呢?
河豚毒素其實是河魨毒素,英文稱作 tetrodotoxin,簡寫TTX,分子式為C
11H
17O
8N
3,是魨魚類(俗稱河豚魚)及其它生物體內含有的一種
生物堿。
河魨毒素為氨基全氫喹唑啉型化合物,是自然界中所發現的毒性最大的
神經毒素之一,曾一度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強的非蛋白類毒素。毒素對腸道有局部刺激作用,吸收後迅速作用於神經末梢和神經中樞,可高選擇性和高親和性地阻斷神經興奮膜上鈉離子通道,阻礙神經傳導,從而引起神經麻痹而致死亡。毒素起源於生物體本身還是寄生物尚有爭議,體內毒素的積累和分布因不同季節和部位而異。河魨在生殖季節毒性大,且雌性大於雄性,而在不同部位中,卵巢>脾髒>肝髒>血液>眼睛>鰓耙>皮膚>精巢。一般肌肉中不含有河魨毒素,但河魨死後內髒中的毒素可滲入肌肉,此時魚肉也含有少量毒素。提取毒素的主要部位為卵巢和肝髒。
河魨毒素化學性質和熱性質均很穩定,鹽醃或日曬等一般烹調手段均不能將其破壞,隻有在高溫加熱30min以上或在堿性條件下才能被分解。220℃加熱20-60min可使毒素全部被破壞。中毒潛伏期很短,短至10-30min,長至3-6h發病,發病急,如果搶救不及時,中毒後最快的10min內死亡,最遲4-6h死亡。中毒後也缺乏有效的解救措施。毒素純品在醫藥方麵用途廣泛,具有極高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