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Mitsunobu副反應:底物中其他親核位點引發的副反應

(2022-08-06 17:20:10) 下一個
  • 案例1:底物中的脂肪胺引起的雜質

  • Org. Process Res. Dev. 2010, 14, 5, 1078–1087

 

AZD0530是一種由阿斯利康(AstraZeneca)開發的SRC激酶抑製劑,具有抗腫瘤活性。

Image

第二代合成路線如下所示:

Image在最後一步的Mitsunobu反應中檢測到雜質33,其形成機製如下所示,經曆一個雙環中間體35,然後在堿36的作用下再開環。

Image

可能有人會問,呱嗪的另一個氮原子不會有類似作用嗎?如果是這樣,就會經曆一個氮丙啶中間體。

 

但用Boc保護的原料12進行Mitsunobu反應時,沒有觀察到與33類似的雜質。所以應該不是經曆氮丙啶中間體。如果經曆氮丙啶,12應該也會形成這類雜質。

Image對於雜質33,從結構上考慮,其實就是底物31的醇羥基被偶氮試劑DTAD取代,也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第二類Mitsunobu雜質,偶氮試劑的N-烷基化產物。隻是形成機製有所不同。

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