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的一年(寫在行前)

(2023-07-26 04:54:46) 下一個

細細回想,環遊的念頭,應是源於兩年前初春的那個午後。

 

記不清那是省府下達的第幾道封鎖令了。那個下午,我習慣性地站在窗口,盯住將春未春,尚還荒蕪的後院,看幾隻鬆鼠在草地上嬉戲追逐。一旁,兩隻紅衣主教在枝頭跳躍。

多麽自由的靈魂啊!

我說:雖然我很習慣過宅家的生活。可是,這疫情反反複複,強製令一而再,再而三,難免心生膩煩。等疫情散去,咱們全家一定要出門,旅個長長的遊,最好幾個月不回家。

說這話時,我的語氣與心情,與慣常的等我中了彩票。。。,如出一轍。都是畫餅嘛,誰還不會。過過嘴癮,也能心生愉悅。話說,我就是那種小富即安的典型,每次買Lotto Max,隻求中上一百萬。一百萬可以改善生活,大幾千萬則可能重啟人生,我不願意。

蔣先生正捧著電腦上網。他頭也不抬地說:沒有問題。我們單位有2-over-3的福利,把兩年的工資分作三年發。上完兩年班,我就可以休息一年。到時候,你想去哪裏,我就陪你去哪裏。要不,咱們去環遊世界?

他的語氣,與等我中了彩票也沒什麽分別。我倆的不同之處在於:買Lotto Max,蔣先生總幻想著高中頭彩,這樣他就可以提前退休,移居新西蘭。

事實上,我倆一年也不會買幾次彩票,他也從未去過新西蘭。一切,都在想象的掌控之中。

我走到他身邊,伸出手去,說:好,環遊世界!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

 

又過了一個月,蔣先生說:如果休假一年,現在就得遞交2-over-3的申請了。咱還要不要環遊世界了?

那時候,我被兒子的網課折磨的焦頭爛額。隻是一個SK的小孩,每天正式上課的時間,加起來也就個把小時。就這一個小時,他能神遊58分鍾,我不得不時常手動把他的腦袋扳正到麵對屏幕的位置,還得口把口教他怎樣回答問題,不然,他都不知道老師問了什麽。課後交個手工或作業,明明五分鍾十分鍾甚至一兩分鍾就能完成,我得催上兩個小時。每次催他,他都有新的訴求:要喝水,要上廁所,還要看無數個油管視頻尋找靈感,調整心情,積聚能量。知道的,他隻是寫個作業,不知道的,以為他要創業。

那段時間,感覺親子關係每天都要被毀滅無數回,不出去散散心,怕是要積鬱成疾。聽到蔣先生重提這個話題,我幾乎是滿含熱淚,熱望著環遊這件事了。

我堅定地說:申請,必須申請!

蔣先生說:你想好咯,一旦申請,每個月我領到的工資,隻是以往的三分之二。

我說:不成問題!

這在當時,確實不是問題。封鎖在家,想花錢都沒去處,政府還時不時給全民發個紅包,不差錢。

當然,拍腦門做決定的時候,我們並沒有預見到,當時光邁著小碎步跨入後疫情時代,俄烏會開戰,油價會飆升到每liter破二。通貨膨脹肉眼可見,蛋奶魚幾乎每隔幾個月就會漲一次價,購物車不得不一再精簡。(關於我們的經濟狀況,我在《二二之夏》開篇已做過闡述,不再重複。)

 

不過呢,自己選的路,爬著也要走完。每個月底看著入不敷出的銀行賬戶,我都會阿Q地告訴自己:這是在為理想鋪路,應該的。

也就此提醒自己:該做個環遊計劃了吧?

我問蔣先生:等環遊時,你想去哪裏?

蔣先生搖頭晃腦地對天憧憬:新西蘭肯定是要去的,為退休做準備嘛。不過,那裏不便宜,隻待兩個月吧,考察一下情況。然後,咱們可以去泰國,住上三個月,聽說那裏物價低廉,海灘也美。歐洲麽,總是要去的,要不,咱們先去英國住三個月,再到法國住三個月?也許,咱們可以給孩子們申請個學校,他們上學,咱們也可以上一些興趣班,譬如吉他製造課程什麽的。你那麽喜歡美食,不如在當地報個烹飪班?法國菜那麽有名,去法國學烹飪,多正宗。

蔣先生講得眉飛色舞,我的眼珠子卻快翻上天靈蓋。這裏住三個月,那裏住半年,你當一年有一百零十二個月麽?說好了要環遊,諒我這般慢吞吞的遊性,遊上十個八個國家也是起碼的吧?再說,去法國上烹飪課,聽老師用口音濃重的英文授課,我這是找樂趣,還是找罪受呢?

我這是被蛇咬過,怕了井繩。當年我在加拿大做第一份工作時,英語講得還很磕巴。有半年,我被輪崗到M&A部門,遇見一個口音濃重的項目經理,在法國。每次他給我打電話,我都恨不得把七竅堵上六竅,隻留一隻耳朵聽他講話。就算這般全神貫注,每次也隻能聽懂個大概,事後還得發郵件確認細節。雖說這些年跟蔣先生廝混,英文進步不少,當年的心理陰影也是很難去除,讓我去現場聽法國人講課,excuse me,我在網上找個法國大廚的視頻不香麽,又有字幕,還能回放。

我換了種問法:哪些地方你不想去?

蔣先生說:我很隨和的,去哪裏都可以,除了那些有戰爭風險的國家(那時候俄烏尚未開戰,但習總總說要打灣灣),或者容易得痢疾黃熱病的地區,譬如非洲南美印度等。

他這麽隨和地畫了幾道叉,我們環遊的可行性地球版圖就此消失一半。不過呢,對我來講,目標倒是明確了不少,就像考前老師給劃了重點。至於那些被他Veto的地方,大多在我心裏都充滿了神秘色彩,此生非去不可。我想,等孩子們長大了,留蔣先生在家看他的棒球賽,我自己找驢友去非洲南美背包遊。辦法嘛,總比困難多。

 

隻是,一年多兩年後的事,終究還是太遙遠了!誰知到那時候,我們還想不想遊呢?那塊隨口畫下的大餅,就此停留在了口頭的詢問階段,之後更是伴隨著惰性,遊離在虛無境。畢竟,當母親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的工作,每日裏跟熊娃們鬥智鬥勇,身心俱疲。偶然得空,恨不得找個地窖躲起來,刷網讀書做自己熱衷的清淨之事,絕不想節外生枝,給自己沒事找事。

 

兒子是本次環遊從虛無走進現實的神助攻。

話說,這小子進入二年級後,心智隻是代數級數增長,脾氣卻呈幾何級數見漲。幼兒園上網課時,他隻是非暴力不合作地神遊太虛,進入二年級下半學期,他開始積極抱怨:學校的工作日時間太長啦,我太累啦,我們什麽時候放假啊,我不想去上學啦。。。十足的厭學兒童嘴臉。當然,我們是不會讓他得逞的。我跟他說:關於上學,你有兩個選擇:你可以選擇準時上學,或者遲到。其他的,都不是選項。言下之意,不上學,那是不可能的。

魔高一丈!他開始玩離家/校出走的把戲。在家,或者在課堂,一言不合就玩消失。我們苦口婆心跟他講道理,甚至給他播放兒童遇車禍被綁架的視頻,完全沒用,熊娃油鹽不進,想走就走。有一段時間,我和蔣先生焦頭爛額,處於頻繁的跟蹤/尋娃狀態,就差找警察介入。學校也專門組織了一支應急隊伍,一旦他從課堂上消失,各就各位朝不同方向搜尋。有一個周末,我在學校附近的大馬路上找到他時,他正跟兩個過路的陌生人打聽:往哪個方向走,可以去到非洲?

話說,這小子學校裏的功課不好好學,自學的勁道倒是十足,每天跟著油管找視頻,自學不同國家的語言(僅限字母表),足足學了二三十種。令人費解的是,明明隻是學了個字母表,皮毛都算不上,他卻謎之自信,覺得自己才高八鬥,走遍天下無敵手了,嚷嚷要去陌生的國度生活。他說,他跟我們生活了七年,夠久了,現在,他要去陌生的國家生活七年。他說,他要走路去埃及,用新學會的Coptic跟埃及人聊天;又說,他要去阿爾巴尼亞,跟當地人實踐他的阿拉伯語。

我算是找到了他邏輯中的漏洞,糾正他說:阿爾巴尼亞人說的是阿爾巴尼亞語,不是阿拉伯語啊,怎麽辦?

他憤怒地回敬:我先去阿爾巴尼亞,問問他們怎麽去到講阿拉伯語的地方。

我看了看地圖,確實離得不遠。

 

專家建議,兒童出現類似的心理/行為問題,症結宜疏不宜堵。我對兒子說:你不要自己走去非洲或阿拉伯國家了,太遠,你一個人走路也不安全,爸爸媽媽會擔心。不如等你上完這個學期,爸媽陪著你去。你想去阿爾巴尼亞,去埃及,我們都陪你。

轉頭跟蔣先生嘀咕:你想不去非洲都難。

而我,也正式開啟了環遊的籌備工作。

 

路線的大方向,很簡單,就是從加拿大東岸出發,沿著尚未被蔣先生列入不隨和名單的國家一路往西。聽著像西遊記,希望路上不要遇見九九八十一難。具體去往哪個國家,那就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了。截止到今天出發,我隻完成了前半年的計劃,後半年待滑。對於下個國家的選擇標準,通常除去簽證的難易度,我主要參看從所在國出發,去往哪裏的機票比較便宜。

一路廉航。必須是廉航!

所到國家的具體安排,通常我會在穀歌輸入某某國的top sights”,然後根據給出的答案,在該國地圖上大致標識一下,據此製定路線圖。網上的遊記,我並沒有翻看太多,尤其是那些圖文太過詳盡的介紹。怕看多了,親臨現場沒了興奮感;又或者圖片太美,到了實地,會引發賣家秀買家秀的心理落差。這是我們的一年,世界美或不美,我們要親自去體會。

 

至於訂酒店,像我們這種經濟能力跟不上審美能力的休克族家庭,第一標準當然是便宜。通常,我打開訂房網站,會先點擊價格從低到高,然後在一眾經濟型酒店中,找那種評分相對高的,地理位置相對方便的,房間幹淨有空調,最好帶泳池。這就照顧到了一家老小方方麵麵的需求。

 

時常,在下單預定那腿也伸不直的廉航經濟艙,或隻容得下兩張床四個人的小小空間時,也會自問:真的要放棄自家舒適的一切,去過餐風露宿,舟車勞頓的生活了嗎?

答案是肯定的。回想二二之夏,那個在炎炎烈日的小島徒步一個多小時,隻為買盒雞蛋的下午;在俄勒岡密林深處的營地裏,那束若有若無的WI-FI信號;那個在垃圾桶裏自若扒食帶給我深深震撼的波特蘭流浪漢;還有女兒在黃石營地被篝火灘熏染到烏黑的笑臉。經曆,就是一種收獲。這些細節,無論在親曆時是喜樂鹹酸,甚或苦澀,一旦加上時間的調味,慢慢地,都會在記憶中滲透出深深淺淺的甜來,經久彌繞。

而比起看風景本身,這些獨有的記憶,就成全了我們旅行的意義。

 

規劃路線,訂機票,訂酒店,聯係中介出租自家房屋,查詢旅遊保險漫遊計劃疫苗需求,等等,清單冗長,細節繁瑣。但各種飛來散去的嘈雜,漸漸聚攏成了一條清晰的脈絡:打包,出發!

感覺,兩年前無意間射出的那支箭,晃晃悠悠穿越了時間的迷霧,在今年夏天直中靶心。

 

人生是一段旅程。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我們不得知。所能把握的,也就是在人間行走的這數十上百年。一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細分到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每一天都能讓我們有與平日裏不太一樣的期盼,那麽,我相信,無論好壞,這都會是我們記憶中高光的一年。

所以,請讓我借用安妮寶貝的話,描述一下此刻的心情:

我懂得之後的黑暗冷落,確定無疑,但是煙花已經在頭頂劈頭綻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番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hubin' 的評論 : 多謝,夏天的味道。
Shubin 回複 悄悄話 很久沒看到這麽有味道的遊記了,謝謝分享。
番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巴黎到羅馬' 的評論 : 多謝巴黎羅馬。
番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三步兩橋' 的評論 : 謝謝三步兩橋,你的名字讓我過目難忘,而且咱們都是橋一族哈。對於你說的旅行的意義,我很讚同,我家蔣先生就是這種理念。今天,在拉斯維加斯的高溫下,還在半抱怨地說:記得我剛開始跟你說旅行的時候,說好了要去新西蘭住三個月,再在英國住三個月,現在怎麽在美國的高溫下趕場子?
番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陳默' 的評論 : 抱抱默默,謝謝你對我的厚愛,也很高興我的記錄能給你增添些正能量,希望你的生活也一帆風順。
番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綠珊瑚' 的評論 : 又見珊瑚,抱抱~孩子們馬上來報到。
番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ordeaux94' 的評論 : 多謝喜歡。努力更新。;)
巴黎到羅馬 回複 悄悄話 還記得你的大核和小詩還有蔣先生。
祝你們一路玩兒好。
三步兩橋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文筆,讚!

對許多人來說,去旅行的目的主要還是去探索一個新的世界,我感覺這也應該包括探索旅行方式本身。當中國男人還梳子小辮子,女人還裹著小腳的時候,西方人已經熱衷於旅遊和戶外活動了,而華人,無論是在中國國內的,還是在海外的,也就是最近20~30年經濟情況改善後才興起旅行和戶外活動的。西方人的旅行文化要比華人旅行文化源遠流長得多,值得華人探索和學習。比如說,西方人的旅行更注重融入和體驗當地文化和生活,get to know loacl, taste a local living, 是不少西方人熱衷的旅行方式,他們中有不少非營利的旅遊興趣組織,以交換住處,或交換工作解決旅途中的生活開支。比如,非常常見的以做義工的形式換得吃住。許多accommodation都需要和歡迎義工,並向義工提供免費吃住。另外,在歐洲,公共交通非常便利經濟,完全不需要自駕。放棄北美人的思維方式,嚐試著像當地人那樣去生活,去旅行,不僅可以減少開支,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旅行中有更多的收獲。

Have a nice voyage!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太好了!支持你們全家環遊的壯舉。

猶記得去年夏秋時節追看《二二之夏》給我帶來的快樂,而且陪伴我度過的一些艱難的時刻。

祝你們全家出行順利,收貨滿滿!有空請和我們大家分享旅行見聞以及孩子們的趣事。
綠珊瑚 回複 悄悄話 期待又可以看到蔣大核蔣小詩了。一直喜歡看你的遊記呢。
Bordeaux94 回複 悄悄話 終於又看到你的文章了,喜歡!希望你們能在旅途中找到所期盼的並享受其中,祝一路上順利,期待你的遊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