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獻給我最最親愛的家人和朋友。
也獻給天下有深情、有擔當的人。
他們也許曾經被情懷壓垮了自我,也許為職責獻出了生命,也許因忠誠桎梏了自由,也許因愛而舉棋不定......可是他們的摯誠和堅韌,永遠感召後人。
他們對感情、事業、理想的執念,無法僅僅用對錯來評判,更無法簡單地以成敗來衡量。
但是,那些執念裏的人性光輝,照亮了一代代人。甚至在最為冰冷黑暗的時刻,也是溫暖人心的力量。
他們,都是普通人,他們並不完美,有疑惑,有退縮,有迷茫,有糾結,但平凡的生命照樣值得天下所有文字的歌頌。
也在此感激不離不棄的讀者,尤其是海外原創的碼字小夥伴們。你們的每一條評論都或多或少地左右了故事最終的走向。你們對史實的探討和糾正,對情節的評點和質疑,對人物的體恤或調侃,都令我印象深刻,感懷於心。謝謝你們,讓《如絮》日漸豐滿。
感謝我的身邊人----老公、女兒,還有那些讀過或者沒讀過這本小說的朋友,你們的鼓勵與愛,是我寫作道路上的最大收獲。
~有關人物塑造:
從提筆開始寫小說,有兩年多了,經常有人問:這個角色是不是有生活原型?甚至有人問:這個角色是不是你?
我曾經被認為是《碩果累累》裏的果真,老公則成了John。後來被認為是《阿P正傳》裏的Sam,家裏則變成開酒店的了。再後來,我成了《如絮》中的Pia,而父母則對號入座成了青蓮和夏建勳......
在此,鄭重聲明,你們都猜錯了。我們不是他們;他們的故事也不是我們的故事。就好比台上台下,哪怕觀眾覺得有跡可循,卻永遠隔著一個舞台。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也許其中的曲折和精彩------那些能夠讓讀者或者觀眾產生共鳴的東西,是創作者最為得意的地方。而真實生活裏,平凡無奇的日子------回首驚歎時光飛逝的那些日子,才是真正的幸福時光。
很多故事,很多細節,很多人物的個性,的確源於生活,但是幾經融合、拚接,早就沒了原本的形態。《如絮》中的Dusty,是唯一一個有生活原型的主要人物。二十多年前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快八十了。我們和他的交往不深,也很短暫。不過,他的隻言片語,讓我印象深刻。由他的故事,我開始試圖了解二戰、越戰、飛行,這些我原本不太感興趣的東西。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曆史知識真的是太匱乏了。同時,我也覺得老一輩的很多故事缺人傾聽,慢慢就隨著時光而流逝了。
由此,我也想到了身邊長輩講的故事,希望把它們也融合到小說創作之中。於是,有了青蓮這一條故事線。這裏麵有我的出生地武漢的故事,有我父母奉獻青春的哈爾濱的故事,不少細節是真實的,但人物和情節卻是虛構的。
自從開始寫小說,有一個元素一直不忍放下,那就是在海外的華裔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和感情。《碩果累累》裏的大果,《阿P正傳》裏的Sam和Dan,《如絮》裏的Pia,都反應了海外年輕華裔的生活側麵。他們的生活圈子裏,不可避免地出現非華裔。John,Dusty,Chris、Maria…… 他們都有我們身邊朋友的影子。我之所以幾經思慮不願意在連載中給他們按一個翻譯過來的中文名字,是因為他們的形象與我來講,就是和英文字母的對應。我的讀者目前都是海外華人,我想大家在真實生活中的真實狀態,也是這樣吧?不會認識約翰,隻會認識John。
~有關結構:
三角形終於善始善終啦-----三方麵都有美好的愛情,都有飛行,都有些許諜戰元素,都有第二次感情,都有天災人禍...... 記得一個作家朋友在談論小說結構的時候分享她的體會:她花了很多時間在結構上,後來苦於無法把情節和結構完美融合。一次作家分享會上,另一個作家問:“不如放棄結構吧。沒有結構也許就是最好的結構。”她豁然開朗。
《如絮》設置三角結構的初衷是時空轉換,帶來新鮮感和懸疑感。同時突出對一個人的命運在不同時空的對比,也強調人的行為、性格、思考方式都是有來處的。我覺得很幸運的是,這次的結構自然生長,三邊交錯襯托,沒讓我迷失其中。真的算是運氣。
但是,這種結構也有弊病:我覺得有的讀者(尤其是網絡連載),會覺得一邊的故事沒讀夠,就跳到了另一邊。剛剛被吊起來的好奇和情緒必須暫時擱置,要兩天後才續。我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進行了一些調整,包括把同一時空的情節集中在三集裏寫。到了後期,為了加快推進速度,以配合故事高潮,把原本的三條線“1-2-3-2、1-2-3-2”調整為“1-2-3、1-2-3”,其中“2”是現代部分,以前占比比較多。當然,最後隻剩下了“2”,算是三條線歸一了吧。
這個實驗,成敗參半。但是,真的挺好玩。對不起,我又不嚴肅了。
~有關小說中的城市:
武漢、哈爾濱、上海、北京、舊金山,都和我多多少少有些關係。我是在哈爾濱被父母孕育的,但是隨著他們工作的調動,我到了武漢才來到這個世界。不過,武漢於我還是一個有點陌生的城市-----我在一百天整隨父母到了北京,一直生活到大學畢業。繼而南下深圳工作,然後出國到舊金山,至今已經二十多年。
武漢是我母親的故鄉。我曾經隨她回去看我出生的小樓,隨她逆流而上到重慶,再順流而下回武漢,聽她講小時候的故事。其中很多成了我小說裏的細節。後來認識自己的先生,也曾經順長江,過三峽,登黃鶴樓,參拜歸元寺、蕩舟東湖。武漢是留著我們美好回憶的城市。
北京是我成長的地方----小學、中學、大學,恩師老友都在那裏。北京的故事,反而不容易寫,全是因為太親近了。
在舊金山灣區的歲月,是至今為止最長的一段人生。可惜這個被美麗海灣擁抱的城市,這幾年被損耗,被烏塗,被政治綁架。每每想到都令人痛心。
而上海,因為是先生的故鄉,也自然多了一份親近。從公公保留的老照片裏,從他在黑白照片上描畫的色彩裏,我幾乎能聽見老上海的靡麗風情,總是在腦子裏幻想那些人物在上海灘行走,在弄堂裏談笑的活色生香。與上海有緣,我覺得很幸運。
~有關撒糖:
無論故事背景如何,人物年齡、個性、種族、職業如何,《如絮》裏幾乎每個人物都有凡人的弱點,要麽是軟弱猶疑,要麽是膽怯退縮,要麽是魯莽固執,要麽是安全感和信任危機。他們跌跌撞撞,在各自的生命裏浮沉。不過,他們都是善良的人,深情的人。這種人設是我怎麽也繞不開的。大家笑話我恨不能一直撒糖,嘿嘿,的確是這樣。為了給撒糖布一個有趣的背景,我這次不惜殺人放火,不惜搞諜戰,不惜設計空難……上天入海地搞事情,就是為了撒糖,我這也算是撒糖界的大手筆了吧?
為啥這麽愛撒糖呢?人性的醜惡天天上演,不用刻意書寫,就泛濫於世了。人類的走向與我而言,看不到絕對的樂觀。那麽,在自己可控的紙上世界裏,盡量撒些糖吧。希望大家讀的時候如我寫的時候一樣,可以舒展眉頭,嘴角掛上微笑,屏蔽掉周遭雜音,壓製住內心恐懼,專心致誌地體會一下人間最美好的東西。
~有關感情:
《如絮》裏的幾對情侶:青蓮和夏建勳、吳開淼,Dusty和碧芝、Maria,Pia和Chris,他們的甜蜜都來之不易------既有青梅竹馬,也有相濡以沫;既有一見傾心,也有日久生情。所以說啊,雖然都是撒糖,我也是費了洪荒之力,希望給讀者帶來不同層次和質感的甜。
有讀者探討過,人一輩子可以全心全意愛上幾個人?是不是第一次地刻骨銘心一旦灰飛煙滅,就再也無法對第二個人燃起熱情了?我覺得也許兩種感情會有不同,但是隻要是一片赤誠,都是美好的。甚至,第二次有可能更成熟,更濃烈,更久長。那麽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在第一次付出感情之後,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繼續(當然要排除那些觸及道德底線的人),那麽她/他應該有權利擁有第二次追求幸福的機會。
~有關飛行:
我沒有飛行經驗,但是身邊有幾個喜歡飛行的朋友。構思這部小說的初始階段,對於Dusty提到的越戰中墜機、修複和逃生,覺得不可思議,於是開始在網上搜集資料,學習有關空戰、飛機型號、飛行事故、飛行員日常等等。《如絮》裏Dusty的父親是二戰和韓戰時期美國空軍飛行員,開戰鬥機、參與轟炸,也飛躍過駝峰航線;Dusty開過民用飛機,在越戰中則是戰鬥機飛行員;開淼是抗戰時期的國軍飛行員,韓戰時期是誌願軍飛行員,後來服務於民航;Chris則是和平時期的民航飛行員。他們的背景和經曆迥然不同,但是所擔當的責任一樣重大。人類的飛行史,和工業發展、武器發展的軌跡高度重合,其中有不少生命消亡在藍天,可歌可歎。
~有關戰爭和運動(都是人禍):
地球上的普通老百姓真是太不容易了。一場場戰爭和運動中的喘息過渡,都被視為珍貴年代。戰爭對人的消磨和帶來的傷痛,可以延續幾代。請別試圖和我講民族、主義、疆土、版圖、顏麵......我有婦人之仁,在這一點上,如果你覺得我幼稚天真,我絕不反駁。讀者說我寫戰爭下筆夠狠,那全是因為我一想到殘酷的現實,就覺得有責任將它們呈現。
藝術創作中,希望有跌宕起伏的劇情,而生活裏,我則甘於寂靜和平淡。無是無非,平平安安就是阿彌陀佛了。
但也許,人這種生物的機體設置裏,就有冒險、爭鬥、懷疑、探求的特質吧?所以要寫寫故事,讓某些能量有個出口。碼字小夥伴高妹說:寫作是個慢性病。換個角度講,寫作是一副湯藥------性甘苦,溫良,需小火慢熬,要長期服用。
我漸漸覺得自己對這副藥上癮了。時不時想抓幾味藥材,靜心熬煮,看那一縷藥汽從瓦罐裏嫋嫋升騰,嘴裏已經可以感到苦澀後麵的回甘了。
看來,我真的是病了。嘿嘿。
今年初夏,我們留宿寧海廣德寺。清晨在禪房中被雞鳴鳥唱吵醒,推門見晨光熹微,池塘倒影裏的廟宇飛簷似乎藏著無限禪機。但我最愛的,則是推開禪房木門的那一聲“吱呀”,最愛它對無知世界的溫柔提點。
我悄悄推開了文字世界裏一扇又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門,期待著前路的修行。
可可
2023年6月於舊金山
另外:關於連載過程裏插入的那些歌曲,很多是構思這部長篇小說的靈感基石,比如浮雲推薦的《塵緣》,高妹推薦的《煙花易冷》,老公推薦的《渡紅塵》,早茶推薦的《紅豆》,讀者Gogym推薦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也許有我漏掉的,但是一樣心懷感激。
還有,謝謝女兒送的筆,鼓勵我開始在iPad上畫畫,效率突飛猛進,這才有了那麽多的插圖,是寫作過程中意外的收獲。
最後,特別感激老公逐字逐句的閱讀和勘誤,抓出來不少錯別字。最主要的是,讓我真的可以麵對讀者----- 雖然我知道網上有很多讀者,但是留言說話的不多。有很多時候,我甚至覺得似乎大多數的點擊背後是虛的。隻有他,是我看得見摸的著的。這讓我覺得每個碼出來的字很幸運,我也很幸運-----可以被一雙真實存在的眼睛閱讀,感恩!
《如絮》回顧及新書預告:
《如絮》全書目錄鏈接:https://blog.wenxuecity.com/blog/frontend.php?page=3&act=articleList&blogId=78930&catId=129127
你為這部史詩般的大作,做了多少超乎想象的工作啊!喜歡你作品裏的這些善良美好的人,雖然知道他們是文藝創作中的人物,但真心願意相信他們是生活中的真實存在。
我因為工作繁忙,常常冒出放棄孫鳳的念頭。但每次看到你,老大,沙沙,浮雲,阿芒等姐妹們,不為名不為利,筆耕不輟,便又充滿了勁頭。
如今信息碎片化時代,肯靜下心來讀長篇的人越來越少了。堅持初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與可可共勉。
遲來的恭喜,也要恭喜!
《如絮》大作三條線和多城市反轉以及大跨度的時間穿越,駕馭三條線的時空跨越,還要和曆史契合,實屬不易,恭喜作者做到了。給個大大的讚!
我還有最後幾篇未讀,讚揚話在那幾篇中再讚揚!
對了,我最喜歡寫的就是對話。也不知為啥:)
寫長篇非常幸苦,很不容易,但是能夠樂在其中,很了不起~~~可可有才華,有天賦,有熱愛,有執著,一個好作家的素質都有了,期待更多好作品~~~
同意紫楹,隻知道寫小說不容易,尤其這麽多條線,但不知道這麽不容易,太多要了解的東西,可可“含辛茹苦”地創造, 真是佩服之至。人物引起大家的共鳴,也是意料之中,大大的恭喜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