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說nerd,好像和"社交能力"、"聰明程度"、"科技理工",等等有概念交集,讓我好奇,到底如何定義nerd?
根據wikipidia所示,nerd居然是Dr. Suess's的書If I Ran the Zoo(1950年)裏的人物,是英語印刷物裏第一次出現這個詞。後來相繼出現了nurd, gnurd, knurd的拚法。有趣的是knurd是drunk翻過來的拚法,也寓意是和開派對喝醉酒的人正相反的類型,指那些不喝酒隻學習的人。也有說最早的是從nert演變的,願意是stupid or crazy person(又蠢又瘋狂的人)。聽起來盡是貶義。
而在很長的一段時期裏,nerd的確給人一種僵化印象:內向,喜歡琢磨,聰明但不合群,不會社交,通常要麽很胖,要麽很瘦,無一例外臉色蒼白,甚至有自己穿衣打扮的特點---高腰褲,扣到脖子的襯衣,大黑框眼鏡,有的還長著很多青春痘,缺乏運動天分,不會追女生......
慢慢地,隨著矽穀的發展和科技熱潮,nerd有了翻身的契機,很多人眼裏的nerd和科技geek的形象有了一點重合。開始出現智商高,理工學霸,做初創公司,甚至悶聲發大財的樣子。
網絡定義現在是個混合體:過度聰明,偏執,內向或者缺乏社交能力。一個人花大量時間在鑽研小眾興趣上,通常那些事需要高科技、抽象思維或者和科學幻想相關,而他們對流行的事情不太感冒。這些人給人的感覺是害羞、別扭、緊張和缺乏吸引力。
聽起來,nerd雖然有了翻身的姿態,但是在大多數人眼裏,還是個帶著貶義的標簽。
其實,很多人把不會社交和內向與nerd劃等號,是不太嚴謹的。大多數nerd是因為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不屑於費力社交,也沒時間精力去社交。
家裏有nerd的家長,一定有點著急。而急的正是"社交"這一點。我自己覺得,社交能力是可以訓練的。內向不是缺點,甚至可以是社交技巧的助力。內向的人通常心思細密,同理心強,會傾聽,表達的時候更小心......
我女兒自己說她是nerd,我們也知道在她成長過程中"社交能力"逐漸提高了不少。一方麵是通過很多活動不斷鼓勵她,甚至是"逼迫"她不得不社交,一方麵是她主動認識到"社交技巧"的重要性,慢慢找到合適自己性格的社交方式,漸漸地,待人接物也可以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了。所以說,自己的願望是改進社交能力的重要一環。
我也覺得自己有nerd的一些特質:喜歡自己琢磨東西,不喜歡和大群人來往,甚至不喜歡和別人一起逛街(吃飯是可以的,吃貨本性)。但是畢竟活到了這個歲數,慢慢也練就了社交技巧。如果需要,我可以在大群人麵前說話,也能說得挺好;做義工需要sales技巧,也做得不錯。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自己在家安安靜靜地擼貓、插花、畫畫、碼字......
所以說,動力最重要。技巧可以訓練。家長還是要和孩子好好溝通,多多鼓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氣,nerd也一樣。最為重要的,還是一個人的品質和有趣的思想。真是所謂"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把“nerd”放在人際關係中,可能是個不受歡迎的孤僻者,但若放在科技探索中,便是一位最貼近成功的人。
理解可可為什麽說“我也覺得自己有nerd的一些特質”。每一個喜歡享受在自己私空間裏的人,都有這種nerd的特質,雖然他們並不是“ne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