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有暇思往事,運筆記輕閑,讀客莫深究,細思皆惘然,雪泥留此地,鴻飛海藍天
正文

江水無語東流去,百年興衰有誰知

(2021-09-05 07:20:04) 下一個

在新英格蘭馬薩諸塞州梅裏馬克河(這裏就叫梅江)畔,座落著勞維爾城(Lowell).城市不大,人口十一萬。由於離波士頓不遠,算上大波士頓地區的衛星城市。梅江起源於新罕布什爾州的白山,流到勞維爾城下來了一個大轉彎。早年紡織行業,借助梅江河水,推動紡機,無數織女,日夜不停勞作,使勞維爾成為美國紡織行業的中心。

勞維爾城誕生於十八世紀初。城市的名字是源於美國紡織業的開山鼻祖,弗蘭西斯 勞維爾 (Francis Cabot Lowell )。勞維爾生於1775年,畢業於哈佛。早年做中國的絲綢交易。美國獨立初期,貿易依賴歐洲和英國。當時英國紡織工業居世界首位。勞維爾1810年旅居英倫,對英國紡織機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當時英國對美國封鎖紡織技術,水力推動紡織機的設計圖紙無法買到,勞維爾隻能通過參觀工廠的方式,將工作原理記在心中。1812年,勞維爾回到波士頓,依靠自己的記憶,做出水力推動紡織機,開創了波士頓紡織業第一家公司。擴大紡織廠,需要河水推動,勞維爾選下了梅江轉彎處為新廠址。這就是勞維爾城的開始。十八世紀的紡織業,就是今天的機器人,熱錢湧入,勞維爾的位置好比今天的矽穀,被稱為美國工業革命的搖籃。

勞維爾雖然為美國早年的工業革命立下了漢馬功勞,但沒有一幅畫像留世,至今隻有這幅側影(照片來於網絡)。

江水流轉,推動織機,財富積累,日夜不停。短短六七十年,勞維爾從一江彎荒地變成十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城裏一半人口是外來的打工族,歐洲的德國移民,愛爾蘭移民,魁北克加拿大人。工廠提供食宿,無數農村姑娘在織機邊辛勤工作。

2019年美國發行的紀念幣就以勞維爾的織女為題。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勞維爾的紡織業也躲不過日落的悲涼。產業在1920年達到了頂峰,城裏兩萬四千人在紡織廠工作。到了1950年,紡織廠隻有七千人了。時至今日,僅有一個紡織廠改的博物館,估計雇傭不到十人。

紡織業東山不起,勞維爾目光轉向了新興行業。六十年代,華裔王安博士,將王安電腦總部設在勞維爾,開創了辦公室自動化的新世紀。

王安電腦是個人計算機的前奏,八十年代初,是公司辦公室必備的設備。

雖然王安電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被淘汰出局,但王安電腦旗下的幾千高技術員工成為馬薩諸塞州信息技術產業的基石。

今天的勞維爾城,依然充滿著青春的活力。江水東流,年青人搖槳競技。沒有常青的行業,永有創新的人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