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博客

地產、投資、生活、學習筆記及總結
個人資料
正文

固定收益投資還是有其用途的

(2024-11-03 04:29:36) 下一個

有的朋友說,過去(2022年之前)的二十來年債券等固定收益的產品收益那麽低,所謂的傳統債券/股票組合失效,所以以後的投資組合裏根本就不需要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尤其是長期的。

這種說法有失偏頗。

說這話的朋友,或者是:

  • 太年輕,還沒到失去工資收入,隻能靠吃餘量為生的日子。
  • 錢太多,多到跌個一半或更多既不影響生活(可能),也不影響心情(大大的懷疑)。
  • 對風險的認識可能還不是那麽全麵。
  • 最重要的一點,沒意識到,每個人的經濟狀況是不一樣的,包括有沒有退休等等。

首先,過去二十來年債券/股票組合失效,不意味著以後也失效。畢竟,過去二十幾年低利率(甚至為零)不是常態。

如果隻能靠吃餘量為生,或者可以吃分紅,或者可以吃增值(賣股票或房子)。

先來說個與個人無關的例子。

慈善基金和高校捐贈基金有幾個相似的地方,它們都是非營利組織,一般每年都要拿出4~5%的錢。但是這兩種基金有個非常大的區別就是,高校捐贈基金每年需要拿出的錢基本是固定的,不會有大的差別, 而慈善基金則沒這個要求。所以,慈善基金即便投資波動很大,每年拿出4~5%是沒有問題的,哪怕不同年份拿出錢的絕對額差別很大,而高校捐贈基金則不行。

假定一個高校有20億的捐贈基金,每年必須要拿出1億用於學校開支。每年1億,也就是5%的收益,應該說不難做到。但如果把這筆資金全投到股市,如果股市跌了50%,隻剩下10億,再減去1億當年的開銷,隻剩下9億。如果讓剩下的這9億以後每年必須要產生1億的收益用於支出,這就不是個容易完成的任務。再說,學校總不能因為股市虧了而砍掉一部分老師和學生,或者賣掉一部分教學大樓吧。所以人家寧可要5%的固定收益,也不願意要回報高而波動大的投資。 也就是說,穩定收益有時可以大大降低風險。

個人也一樣,如果A和B兩人,都已退休,並各自隻有2米的現金。如果A沒有其它收入, 而B每年有幾十萬的pension等。在這種情況下,A全部投到股市就不是個好主意,而B全部投到股市就不見得是個餿主意,因為A每年需要固定的費用保障基本生活,跟前麵提到的高校捐贈基金一樣。

就我個人而言,以前家裏有工資收入的時候,好的現金流從來就不是我的優先考量。但家裏沒有工資收入後就不一樣了,便對投資進行了些調整,使得到每月月底,仍然可以有足夠日常用度的固定收益分紅進到銀行賬號,這樣心裏覺得特別踏實。因而既不需要關心股市的波動,出租房的現金流隻要不是負的,別拖後腿,關係也不大,盡管這樣不見得得到最高的收益。

還有,三心三意兄提到的股市大跌對心理的衝擊。就算股市跌掉60%你仍然生活無憂,但會不會影響你的心情?如果你的10米變為4米,持續幾年時間,你的心理是否不受任何負麵影響?!這種壞的心情是不是投資回報的一部分?!

離開了個人具體狀況,包括年齡等,完全排除固定收益產品,借用糊塗兄的話說,就是耍流氓,哈哈!

建寧 ?2024/10/3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