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博客

地產、投資、生活、學習筆記及總結
個人資料
正文

高收入群體財務規劃之我見

(2023-09-06 05:21:45) 下一個

有一句話叫“鹹吃蘿卜淡操心”,大概說的就是我這一類人,自己本來就是窮人一個,偏偏又要替富人操心,你說不是閑的是啥?偏偏又感興趣,哎!

網友矽穀大佬“綠園紫竹”的情況是個很好的高收入案例。

若退休前後都是最高稅率,全存401k的話,以後在遺產傳承上非常不利。

我覺得網友“少小離家大難歸”的建議非常中肯,看得出來他是過來人,或者說自己可能本身就是個高收入群體,建議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的建議是:以省稅為課題,隻存Roth,不存401k,然後把剩餘的錢投資房子、股票,甚至是理財型保險。

我覺得他的建議很好!

隻是,若存足Roth,存1元就需要差不多2元的稅前收入,除非有很高的收入,存完Roth後就沒多餘的錢投資其它別的了。況且Roth裏的錢是死錢,很難被動用。那若想投資別的咋辦呢?

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可以考慮少存Roth,然後把大量資金轉移到理財型保險

我知道,這裏大多人會認為這是一個餿主意,且聽我慢慢分解。

理財型保險有兩個主要缺點:1)高費用;2)投資回報率低,一般4~6%。

但它也有兩個主要優點:1)稅務上的優勢,包括遺產傳承上稅務的優勢;2)很容易借出來,可以當HELOC用。

其中缺點2)投資回報率低”,可以通過優點“2)容易借出來”給扳回來,譬如把錢借出來投資房子和股票,就像大家把房子裏的淨值拿出來,重新再投別的房子一樣。這樣即便不存在利息套利的機會,也基本可以擬補投資回報率低的缺點。

多數人可能還沒意識到, 如果不利用第2)點優勢,第1)點優勢也會大打折扣。存錢從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自己消費的,如果從理財型保險往外拿錢(不是借),premium 以上的錢是需要按普通稅率交稅的。得,第1)點優勢也沒了。

理財型保險正確的用法永遠是借,而不是直接拿錢出來,尤其是高於premium的部分,哪怕是消費。這樣的話除了發工資時需要交稅外,有可能一輩子一分錢的稅都不需要再多交。

可惜,絕大多數人不會利用優勢2),相當於主動放棄了理財型保險的絕大多數優勢,又無法擬補缺點2),剩下的當然就是垃圾了。若把沒有優勢2)的理財型保險稱作垃圾,我沒意見。

有時候,工具不見得是壞工具,若不會用,就成為壞工具了。

要找到和設計一份適合自己的理財型保險容易嗎?不容易!需要費用低,回報好,容易借。這樣的理財型保險至少要滿足以下條件:

1)要買 mutual insurance 公司的,一般公司名字中有 mutual 的都是(當然沒有的也不見得不是)
2)cash value 至少要80%以上的
3)最好存入錢,第二天就允許把cash value 的80~100%給借出來的

大街上賣保險的經紀,99.9999%的無法設計出一份符合上述條件的理財型保險,主要原因有三:

1)有的保險公司沒有這樣的產品, 或者根本就不是mutual insurance公司。
2)即便公司有這樣的產品,大多保險經紀沒有知識和意識,或者說沒有能力,設計出一款符合要求的保險,就像大多地產經紀不懂投資一樣。記得有一年,重貸一個遠程房,一個公證人員到家公正文件,聽說我在重貸,就在教育我如何盡快還完貸款,我一聽就不知該說啥是好,咱是想還貸款越慢越好,她卻在教咱如何快還。說句大言不慚的話,咱的知識和意識她理解不了。如果你找經紀,也找一個在理念上跟你不一致的人,比如根本不懂借錢的意義的人,她不可能設計出令你滿意的產品。
3)最符合你利益的產品,恰好最不符合經紀的利益。很不幸,重理財的保險基本都是這樣。

所以,應當找一個fee-only,跟你有相同理念且熟悉各種理財型保險的financial advisor,讓她替你設計出一款符合你要求的保險。

得,搞得我快成了賣保險的了。

理財型保險,不適合絕大多數人,如果不到10年就要退休的話我不建議, 但如果還要工作很久(比如20多年以上)且高收入的家庭,是可以考慮的。

我向習大大保證,我不是賣保險的,也不是CPA,也不是FA, 就是一小破地主,我對自己說過的話不負責任,哈哈!

建寧  2023/9/2

------------------------------------

參考文章:

  理財型保險的投資功能探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