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博客

地產、投資、生活、學習筆記及總結
正文

我講話不夠直接嗎

(2023-05-30 03:48:20) 下一個

2023年5月16號剛寫了這篇介紹Sam Zell的文章:

   墓穴舞者

兩天後的5月18號,就得到他去世的消息,感到很是意外。

Sam Zell是美國地產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他也許不是美國地產界最富有的人, 也不是在公眾中知名度最高的地產界人士,但他在美國地產界的影響力,活著的人中可能很少有人能超過他。

Sam Zell一生中最為人稱道的主要有兩件事:

  • 多次成功抄底美國商業地產,並且每次都用創新性手法。包括在前文中已經寫到的:七十年代以1美元為首付購得40億美元商業地產(下麵簡稱1元購)的空手套白狼,八十年代底九十年代初成為用私募基金投資地產的第一人,以及在2007年的最高點出售辦公大樓REIT Equity Office給黑石集團。
  • 做為現代REIT(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的先行者和積極倡導者。美國盡管在1960年就立法可以成立REIT,但在九十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一潭死水,半死不活。Sam Zell在九十年代先後成立了幾個私募基金,成功抄底房產後,從1993年開始,先後把這些基金改組成REIT上市,成為現代意義上的REIT,他並一度成為REIT協會理事長。

Sam Zell也遭遇過滑鐵盧,他一生中最大的敗筆是在2007年接手家鄉報業巨頭Tribute,結果接手不到一年後就被迫宣布破產重組,他自己也損失了3億多。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時機不好,本來在互聯網的打擊下,報刊業已經成了漏水的破船,再加上次貸危機引起的經濟衰退,廣告收入巨減,基本上是漏水的破船碰到狂風巨浪,那隻有沉沒的份了。其實,Sam Zell開始並不想接手Tribute,也是在別人的督促下才想救一救家鄉的報業。

Sam Zell有很多過人之處,他身上的很多東西,是值得我們這些小蝦米學習的,我這裏試著總結幾條。

首先,是敢想敢做。如果你不敢想,成功的幾率是零;如果敢想不做,成功的幾率也是零。就像我以前寫過的,要How Not Whether,如其把時間浪費在糾結是否能做上(Whether),不如把時間花來直接解決問題(How)。Sam Zell說他做事從來沒想過會不會做,他說: It just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I couldn’t do it. If you were not aware that you are not supposed to be able to do something, the barriers to doing it are dramatically lessened. 

其次,是善於利用規則。他七十年代抄底商業地產的1元購,利用的是當時Mark To Market的特殊規則;八十年代收購一些賬麵上不好看的重資產公司,是看到了別人根本沒注意到的NOLs(Net Operating Loss Carry-Forwards)的價值;而1996年旗下的公司Jacor搶購電台,是在別人還沒對新法案回過味來之前的先下手為強。 他善於利用法規,可能得益於是學法律的出身。熟知法規包括稅法非常重要,因為有時商機就隱藏在規則中。

再者,是Open-Minded。無論是七十年代的1元購,還是成為用私募基金投資地產的第一人,以及發揚光大REIT,都顯示他思想開明,能夠接受新東西新觀念。

另外,他的一些投資理念,包括尊重供需關係,選擇競爭力少的行業,Liquidity equals Value,堅守自己的投資標準等,都顯示了他的極度智慧。我喜歡他說的一句話,Knowing the numbers means having the discipline to listen to them。在別人頭腦發熱的時候,得尊重數據,尊重供需關係。就像休斯頓被銀行收回房產的那個私募眾籌操盤手,他自己都已經預料到利率會提高,卻不對利率做任何的hedge,隻一廂情願的希望房租增加速度會超過利息增加的速度,太能做夢了。

Sam Zell於2017年寫的自傳, Am I Being Too Subtle?(我講話不夠直接嗎),是我讀到的最好的一本傳記,我喜歡它有三點原因:

  • 簡潔
  • 引人入勝
  • 給人啟發:一本書再熱鬧,再吸引人,如果學不到東西也不是本好書。

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是寫七十年代1元購利息套利的那一段,因為在我的金融詞典裏,套利(arbitrage)是我最喜歡的兩個詞之一(另一個就是leverage)。為了搞明白他所說的操作手法,我花了兩三天在網上查了很多信息才基本搞清楚。

感興趣的同學不妨讀一讀。

願大神安息!

建寧 2023/5/2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