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要不得,自己卻屢犯不已,甚至成了思維定勢,這真的要警惕自己。
在不同場合看白人,會第一時間腦補各種不正當,也因此會不正確的想法。
公路上“危險”駕駛的車輛裏,露個頭影貌似白人。就會冒出來,“又吸了多少啊,Fxxx,能不能規矩點兒啊,把這家當好,別一天天的垮下去,好不好?拜托!”憤憤不平。
好萊塢、舊金山,遇到胡子拉碴,輕鬆自如的小年輕白娃,聊些電影啊、創業啊,七七八八的事情,又不由自主地想,“數學差吧,Cal學到哪兒啊,A啊B啊C啊?這是你們發明的,這會兒咋啦,敗啦?切!”,內心戲,各種鄙視輕視蔑視。
好幾年了,懷疑過自己是不是精神健康有問題,有是有點的,多多少少。貶低別人舒服自己嘛,但這是種保護性心理機製,別說出口,做出事,倒不傷大雅。幻想破滅,憤世嫉俗,肯定啊,但批判性不是知識分子的優點嗎?嘿嘿,過了頭就是深井冰。
恨鐵不成鋼,把過錯轉嫁出去,白人是要承擔主要責任,吸毒、yin亂、使命感缺失、責任感下降….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統計意義上貼標簽地普遍性針砭沒大錯,個別性判斷不留足餘地就會有誤,歸根到底是思想方法與思想能力有問題,足戒足戒。
好在,在家幾乎不表現出來,娃說起朋友裏的黑娃、白娃,我都會故意謬讚一下,給娃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情緒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