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格魯這位大佬終於實至名歸了,不禁得在後院發一些散想。
既然談製度經濟學,想到這幾年國內的種種不可思議與不可理喻,猜很可能是英美道路與德意誌道路之爭。
改開四十年的現代化之路,本質是走英美道路,經濟市場化,市場金融化,產業全球化,等等製度安排。然而,一場貿易戰把中國再次打到了十字路口。
既然再也無法平起平坐,從而無法獲得資本市場定價權,那麽英美道路就是走不通的了,或者說,做下去也是永遠的小三子,產業為奴,市場做韭。日本可以,小三地位與國力是相稱的,領袖沒有太大壓力,中國不行。
於是必須轉向,悄悄的,且戰且轉,那麽無非重拾舊好:德意誌道路。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的完敗,這條政府主導,自上而下的現代化道路就乏人問津了。但事實上牆內開花牆外香地蔓延開來,蘇聯:德意誌道路的斯拉夫版本,但結局極差;日本:德意誌道路的東亞版本,夾生飯;即便回到德國:大幅增加市場輔助的社會民主主義道路,倒是實現了元首為代表的普通德意誌人民的小康田園生活;西歐,傳統相似,大致不差。
天下大同的中國古代政治理想,其實與田園牧歌的德意誌道路不謀而合,數十年共產主義實踐的背後是更為隱蔽的德意誌主義,他們事實上代表了大陸文明一向的集體主義精髓。與海洋文明相比,這是更大多數人與地理麵積的文明形態,若中國加入英美體係,則英美體係很可能繼續主宰,甚至成為曆史的終結,否則,大陸文明卷土重來。
曆史是大勢創造的,但關鍵時刻倚靠的是個別人物。習應該是更傾向於德意誌道路的,26歲娶了長己三歲的父輩同僚駐英大使的女兒,三年後拒絕移英離婚散場,起碼說明他對英美並無傾心。訪俄時聲情並茂地回憶俄羅斯文學對自己的影響,可見此人的大陸文明情結。這點與他16歲就相識相知的岐山不大相同,王在國內是被視為英美體係的顯著擁躉。更有意思的是還有另一位王,是歐洲大陸政治研究的行家,半夜睡不著覺不會是去屋頂,而是拿一本法國電影看完了會寫讀後感的辯論隊教練。因此,曆史地與邏輯地,就產生了靜水流深的習王之爭,爭的哪裏會是位子,爭的當然是方向。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需要一位蔣幹的時候,茂春兄這枚棋子,難道是無意闖入畫麵的,或者幹脆被激活的呢?
於是,這次沒有《河殤》,這次沒有姓資姓社的大動靜,約莫在2020-2021年間,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轉變就開始了,症狀不贅,延續至今,並可能終其任期。
這場曆史上始終是最大規模的製度經濟學觀測,希望80萬薪水的達龍有中國學生或中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