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讀了博主石假裝的博文《還是,退出中學群了》,說實話,我很理解博主的這一舉動,與國內的人三觀不合,話不投機半句多,不開心,退出了心裏清靜,正所謂眼不見為淨。
我的大學微信群有兩個,一個是年級同學群,另一個是同班同學群。前兩天,年級同學群出現了分裂危機,群裏鬧得沸沸揚揚。事情的起因是群主同學(國內)先警告一個同學(美國)別轉發那些反俄的政治言論帖子,也許美國的那位同學沒有在意看群主的警告,接著又轉發了一個聲援烏克蘭的視頻,結果群主直接把美國同學踢出了群,當然,群主有單獨跟美國同學在群外溝通,說明原因。自從俄烏戰爭開戰以來,看到群裏鮮明對立的一些信息和討論,我就在擔心同學之間會不會出現分裂,看到群主在踢人了,一直擔心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
如果說,疫情讓微信群開始有了不同的聲音,有了絲絲的裂痕;那麽,俄烏戰爭則使得裂痕加深,慢慢走向分裂危機。
群主的“霸道”動作,引來了同學們的議論,支持美國同學和支持群主的同學們在群裏開始紛紛發表各自意見。支持美國同學的人認為,大家都是幾十年的老同學,有不同的觀點應該相互包容,直接踢出很傷感情,要求群主把那位美國同學再加進來。支持群主的同學認為,群主這樣的作為也是為了維護群的穩定,現在國內的政治環境很嚴峻,如果被網警盯上了,此群不保,希望海外同學理解群主的苦衷。還有同學說:“俄烏戰爭國內外觀點不一致,很容易出現分裂,有很多群分裂案例出現,希望我們群不要分裂。” 另有同學說:“群裏有的同學在領導位置上,要理解他們。”
我的大學年級群,由三個係的同學組成,有近50個群員,其中國內的同學是主力軍,海外同學隻有幾個,屬於散兵。國內的同學基本上都是科主任和院長級別的大醫生。我們這個群建立於2013年,九年來,群主算是同學們公認的“領導”,由他負責管理這個群的正常運作。平心而論,平時群主倒是一個非常熱心和真誠的同學,在他的帶動之下,這個群很活躍,同學之間的關係很和諧,友情也越來越深厚。誰的同學親友需要醫學方麵的幫忙,大家都積極“大會診”,或者協調幫助醫治,介紹好醫生。疫情以前,每年群主都會組織大家聚聚,或到附近風景區遊玩,海外的同學回國,大家也要聚一次,歡歌笑語。更難能可貴的是,群主把每個同學的生日都記下,半夜12點會給當日過生日的同學送上生日祝福,然後,同學們跟著一一祝福,幾年如一日,很溫馨、很溫暖!所以,該群主在群裏有一定的威望,大家都支持他的工作。
這次群主踢人,我心裏明白,他不僅是為了群的維穩,也是為了他的政治生命維穩。他目前是單位的領導,一把手,萬一追究責任,對他不利。現在非常時期,在國內做官也不容易,每天提心吊膽,在退休之前保住政治生命是第一位的。我能夠理解,所以,我一般不給群主“添亂”。
本群第一次出現了分裂危機,同學們都緊張了,大家議論完之後還是覺得同學一場友情可貴,別傷了和氣。也許有同學私底下溝通,最後,群主發布了一則公告:從即日起,本群禁止討論當下國際形勢,包括轉發信息或個人言論,違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請出群。隨後,被踢出的美國同學又被群主加進來,重新回到了本群。頓時,群裏一片“掌聲和歡呼聲”,同學們紛紛送上“鮮花”,還有同學“放鞭炮”,慶祝本群化解了分裂危機,恢複了往日的和諧共處。
從此,群裏再也沒有不同聲音、不同立場的信息和個人言論,群也安靜了許多。
在這波分裂危機中,我自始自終沒有發表個人意見,潛水,靜觀其變:)我不是無所謂,不是怕得罪人,我是心裏有一杆天平秤,我會掂量和權衡友情與個人立場的輕與重。我們都是中年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政治觀點。中年人大多比較固執,都覺得自己是真理在手,都隻願意相信自己看到的世界。所以,想在群裏改變別人的想法是不太可能的,談論多了,辯論深了,感情就淺了,友情或者親情就沒了。我在家族群裏也是不敢多言,不談俄烏戰爭,不談清零的話題。我的妹夫是重慶電視台的導演,經常在家族群裏發各種跟政府保持一致的文章和視頻,我從不評論,不出聲。我妹妹虔誠的基督徒,反對打疫苗,說疫苗是毒,我也不敢吱聲,隨他們吧,否則親情沒了。
前幾天,我在朋友圈裏看到了一張圖表(見下圖),圖中強調,如果想要友情還在,千萬不要和朋友聊這三個問題:(1)支持共存還是支持清零?(2)支持俄羅斯還是支持烏克蘭?(3)支持中醫抗疫還是支持進口特效藥?一旦聊這三個話題,就會打起來。
我就想,還是文學城比較好,言論自由的園地,人們可以暢所欲言的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不怕有網警,不怕“鬥嘴”,不怕“打起來”,虛擬世界裏,不必擔心情感破裂,沒有分裂可言。隻要大家文明“懟”話,不粗言穢語,有不同的觀點是可以接受的。
台灣的疫情繼續在上升,今天本土陽性442例,境外輸入136例,死亡1例,為93歲老太太。台灣防疫指揮中心已經宣稱,放棄“清零”,繼續按照台灣的防疫方式進行防控疫情。蔡英文這幾天在隔離,因為清明節她與家人聚餐時,有一位家人發現陽性。
很久沒有給博友們發歌聽了,今天發一首曾經在大陸很流行的歌《隻要平凡》。祝朋友們周末愉快!上海加油!
4/9 寫於台北
聽說北美人三不談:政治-宗教-錢。
覺得挺好的。
我隻談事實:某年某月發生的事。
至於觀點,吵一萬年都沒用。不是嗎?嗬嗬
後麵三個是非選擇都是最真實的三觀!
跟國內朋友從方方日記開始分裂,每個大是非都是分裂的,信息源不同沒有辦法。
族群也是,最年長者發令:非新華社消息不要轉,一定要跟中央電視台保持一致。群啞巴了。沒辦法,被整怕了的一代。
我的大學同學群比較沉寂。雖然群主沒有說過群規什麽的,大家都心照不宣地
不發敏感話題。隻發些養花,跑步什麽的,嗬嗬!
討論宗教和政治話題是成熟的表現,因為這是社會的主人在討論如何改善我們社會。吃喝玩樂充其量是大學生們過家家的遊戲程度。
還唱歌吧,沈香的歌越唱越好!動聽!
我80後,中學同學群裏除了老師在自言自語根本沒人說話,偶爾教師節或者春節有人寫個祝福。大學同學群要我添加銀行賬號才能實名認證加群被我拒絕了於是一直沒有進群。
沈香的《隻要平凡》唱得真好!
讚同沈香的智慧和做法:
家裏親人 “和為貴”,不試圖說服妹妹,也不和妹夫爭辯,讚!
體諒大學同學群主的做法,理解他要為政治前途維穩,讚!
祝沈香周末愉快!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謝謝鹿蔥到訪留言!是的,跟自己關係重要的群還是得保留,少去議論就行。同意,其他的群可有可無沒關係。鹿蔥周末愉快!
?真的嗎?我看了文學城近二十年,感覺已經被台灣的綠媒把持,天天在沉淪,迫不急待地選邊站。這和是否讚同自由主義無關。
大腦輸入的信息不同、產出的觀點肯定不一樣,爭論隻會傷感情。
跟國內親人聯係隻能靠微信、而微信又在嚴格管控之下,因此說話必須謹慎、避免惹麻煩。
而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有政治就一定有戰爭,戰爭不過就是一種競爭方式,而競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主旋律,這個概念是基於一個最基本的人類特點,就是人的貪婪是無止境的,但世界資源是有限的,這就需要競爭,而不可能人人有平等的份額。
因此從曆史觀的角度來講看待現實,沒有對錯的概念,隻有是否能避免的概念,也就是發現戰爭發生的原因,人類通過這種事件發現和總結“知識”。
站在擁有話語權的一方,不論是在什麽環境,不論是西方的大語境還是微信的小語境,都是沒意義的,除了發泄。
而且在辯論中存在argumentum ad hominem的概念,也就是本來應該對事不對人,一旦辯論引導對手身上,你說他是五毛,他說你是五分,也就意味你放棄了辯論,而是變成人身攻擊的性質,如果是在一個正式的辯論比賽,你會被直接判輸。
生活中的辯論並沒有裁判判輸贏,但人品的失卻是實實在在的,也是明白人都會看到的。遺憾的是看起來似乎在網上玩的人大多數不知道ad hominem的概念,我假設多數人是有過大學本科以上教育的,理論上應該懂。
人們上網包括微信,不過就是因為人們需要affection,而affection是通過交流實現的,交流就會希望人們認同,這也是馬斯洛心理需求層次第四層的需求,但別期望太高,思想自由這個概念意味在具有一致性的環境裏失去意義。
因此存在不同就是必然的,也是需要的,你能希望的是把自己的觀點看法擺出來,影響他人,選擇權在他人。如果你發帖的目的是為了就是讓對方不爽,比如樓主這裏給的微信群裏的例子,你是強加的概念,這是你的選擇,但說難聽點是汙染環境。
這些概念生活中並不是能永遠做到,但清楚還是需要的。
另外林兄加的第三個問題也加得好。沈香的文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為什麽現在世界會撕裂到這麽嚴重的程度?難道僅僅是觀點的不同?
還有,這城裏汙言穢語的不少,尤其是女人,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名聲。
可以換成:支持武統台灣還是支持和平統一?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