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太一生水”的本意:我是你爺爺。(答網友)。

(2024-10-17 16:11:05) 下一個


“太一生水”的本意:我是你爺爺。(答網友)。
Zhiyan-Le,2018-01-27。

老網讀書殷勤,再搬來“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真偽”問題。我也再說:那涉嫌真偽混雜。

李學勤、馮時和謝君直三位學者的論文說,郭店楚簡的“太一生水”是“天一生水”,“一”對應河洛的“一”、“水”對應五行的“水”,都在方位之北;《老子》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說。於是,他們的結論說:“太一生水”源於中國傳統數術、是周朝晚期道家宇宙觀關於“起始”的記錄。馮時先生進一步說:“太一行九宮自陽起而始於子,子屬坎位,坎為水;八卦之宮應四時八節,故太一行九宮即‘行四時’”雲雲。他們的說法頗為流行。

然而,史料記載,“天一生水”說法來自漢朝,主要是曆法推算、跟諸子百家思想無關。譬如:
(漢•班固)漢書:律曆誌(摘錄):

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勝相乘,以生小周,以乘乾坤之策,而成大周。
木金相乘為十二,是為歲星小周。小周乘坤策,為千七百二十八,是為歲星歲數。
金火相乘為八,又以火乘之為十六而小複。小複乘乾策,為三千四百五十六,是為太白歲數。#

簡說:根據五行相衝關係而把數字與其對應,用於計算日月五星的小周期;同理對應八卦乾坤,用來計算大周期。把日月五星的大小周期綜合,用來校正調整曆法。注意:史料說的是對應乾坤兩卦、而不是那三位先生說的對應坎卦

舉例:
陽曆:日象一年大約365.25天,19年共計約6939.56天。
陰曆:月象一年大約354.36天,19年共計約6732.84天。
兩者差:209.72天;除以7、得29.53天,剛好一個月象周期、即陽曆19年有七個月象周期之差。或說,僅就日月兩個小周期而言,其綜合之大周期為19個陽曆年。這就是中國曆法(農曆)采用“十九年七閏”的運作道理:把大小周期綜合來做曆法校對調整。這跟道家、儒家或墨家等諸子百家思想無關:不管您是啥家,天文曆法事實總是它自己。

由上可說,把“天以一生水”換成“設A=1”、把“地以二生火”換成“設B=2”,等等,也無妨,照樣有效:所謂“天一以生水”不過是符號與數字的對應,跟文字字麵意義無關。

那種把日月星三者小周期綜合為大周期來校正調整曆法的做法,古代地中海文明也有。譬如,就出土文物2000多年前的銅製“計算機”,考古學者解密看到,其各齒輪齒數為日月五星的小周期,咬合綜合為大周期;齒輪轉動帶動指針可表達日月五星的軌道位置。

至於把“水”和“一”對應、把“火”和“二”對應,等等,如前說,其根據是五行“相衝”。坊間學界往往把五行“相衝”或“相克”理解為彼此對立或彼此不容;作為命理算命娛樂、那無可指責,可作為天文曆法、那就是誤解了。在農曆即中國曆法係統裏,相衝相克的本意是在天文曆法坐標的彼此鏡象;延伸到中醫,為彼此平衡、補充或轉化。就是說,“天以一生水”和“地以二生火”等等,是作為彼此鏡象的符號對應,跟文字本身或字麵意義也是無關的。

反證:就河洛,北方還有數字六,為啥不說“天六生水”?河洛的“一”或北方或五行的“水”、還對應先天八卦的“坤”,為啥不說“天一”為“陰”而卻說是“陽”呢?再說了,就八卦本身、起始為“乾”對應一;而用於“行於時”的運作的起始是後天八卦的“震”、而不是“坎”卦。

反證:就曆法數術,地支的“子”對應的黃道數字是一,但做曆法推算的對應數字則是遵循五運六氣(俗稱陰陽五行)的規則而不是一、是九。進一步說,五行用於曆法的數術,史料記載是“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對應【水】,即五行之“水”對應的方位不是北方、而是東南和西北。

可見,根據符號字符的字麵意義來理解那個“天一生水”,就會落進望文生義的陷阱。三位學者把“天一生水”說成是來自傳統曆法數術而為“一”和“水”從而意味著“起始”,是經不起推敲的。


至於我說郭店楚簡《太一生水》內容涉嫌真偽混雜,主要理由是:

五行之“水”為“起始”的思想與曆史事實相違。漢代以前,“行於時”的五行之始並非是“水”,而是“木”、對應五音為“角”。這在《呂氏春秋》等古籍裏記載得明明白白。所謂坎對水,顯然,那是後天八卦。就後天八卦裏,起始是西北“乾”卦或東方的“震”卦(依何種用途而定),都不是北方的“坎”卦;所謂“坎水”為起始是違背傳統數術的史實的。

就數字“一”,若僅限於“一到九”這九個數字的順序,可以說“一”是起始;然而,超出那個範圍,數字符號“一”就不是起始、而是一個小周期的結束;譬如,就十進製,是“紀於一,協於十,長於百,大於千,衍千萬,其法在算術”。就所謂《老子》的宇宙思想,僅限於“一二三”,可說“一”是起始;然而,老子整體思想說的是“無”生“一”、起始是“無”而不是“一”。

為啥要偽造“太一生水”作為“起始”的故事呢?這跟誰是祖先誰就是老大的價值觀相關。史料記載,秦朝定國德為“水”;漢朝推翻秦朝,定國德為“土”。秦朝某家族不服氣,就把其國德之“水”和“天”與“一”聯係起來;而在不少場合,“天”和“一”多少有些“起始”之意,都可用於“祖先”寓意、可使得秦國的“水”德有了“祖宗”的意味。於是,那故事的意思就很白了:某個失落的秦朝遺老遺少家族對漢朝統治說,“我是你爺爺!”。

自稱“起始”或“祖宗”意味著高人一等的老大的論資排輩價值觀至今流傳。中國文化一特點就是尚古,誰越古、誰就越是優越。或許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漢代要複興古籍體現優越、拿出古籍成了社會時尚或求官進祿的工具吧,偽造古籍也就盛行了。因此,漢代或以後朝代出現那個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的一些偽造故事,不新鮮。

關於具體何時偽造,我沒看到實物,不知道。就文字風格看,我感覺那是明清時候的東西。譬如,“請問其名”、“以道從事者”和“天地名字並立”的文字,都不是周朝末期的風格、甚至也不是漢唐宋的,倒是在明清小說和民國初期半文言半白話的作品裏常見。就所謂用“天”、“一”和“水”來說“行於時”的天文曆法而言,從周秦漢到唐宋、那是已經普及到農夫農婦和書童都知道的完整體係。譬如,“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製”,“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太一天符之會”,等等,幾乎就是民間口頭禪了。可是,該簡文字說明卻是殘缺且囉嗦;那種殘缺囉嗦說天文曆法,是元朝試圖用回回曆取代農曆之後發生的典型現象,袁世凱用西曆套用甚至試圖取代農曆之後、更甚。

簡言之,與其用那三位學者之說而稱“太一生水”是用“天”“水”來突出“一”,還不如說是用“天”和“一”來突出“水”、是秦朝某家族用“水德”報複那個推翻了秦朝的漢朝之“土德”的故事。後人偽造了那個故事畫在竹簡上,沒啥新奇:甲骨文拓片都可偽造得相當逼真,偽造竹簡也能做到。

=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