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有一次去萊比錫,估計當時是去德累斯頓,在萊比錫轉車。因為知道萊比錫火車站很棒,就在那裏轉了一圈。剛好是聖誕前夕,就在那裏的一個名牌店裏《Kaethe Wohlfahrt》買了一個胡桃夾子,藍色的。有點像下圖那個,但上衣是藍色的、褲子是橘色的。不便宜,那個時候就要70多歐。現在已經送給繼女了。
這次又去了萊比錫的火車站,依然那麽漂亮,走在大廳裏,真是被美得震撼了,主要是被它的氣勢,那些雄偉的建築和裝飾,和高大上的樓梯。隻是商店都改了,還好,那個賣木頭玩具的商店還在。我每天在那裏進進出出,給自己和老公買外賣。這次,我們不在飯店吃飯,想著省點錢,好給自己買禮物。在這裏,還吃了一頓美味的印度”糊糊“、二頓北海的魚。
在24號站台上,有一個蒸汽火車博物館,展出的有一台 52 型蒸汽機車、一輛漢堡型快速燃燒軌道車和一台 E 04、E 44 和 E 94 型電力機車。那是老公的最愛。在最後一天,同他一起去看了一下。那裏還有一些老照片,才知道這個火車站用了六年的時間,才完成(1909-1915)。
回來後,趕緊上網學功課,現在把知道的知識再鞏固一下:
萊比錫中央火車站每天約運送 135,000 名乘客,火車站為”死胡同“式樣,即隻能單向進出。它是德鐵最常用的 15 個長途火車站之一。擁有 23 條站台軌道,其中 22 條用於客運,同時也是 DB 造 價最高的 21 個車站之一。車站的建築麵積為 83,640 平方米,是歐洲麵積最大的車站建築。麵向市中心的車站大樓立麵寬 298 米。
在消費者組織的 2021 年”歐洲火車站“評選中,該車站領先於維也納中央車站和倫敦聖潘克拉斯,成為歐洲最佳車站。
我們的旅館就在火車站西大廳對麵的拐角上。
萊比錫的人口在 1871 年至 1899 年間增長了 4.2 倍,從 11萬 人增加到 45萬 人。與此同時,鐵路乘客人數也從 1872 年的 148 萬增加到 629 萬。五個長途車站的空間分離,經常使得火車運行和車輛調度變得十分複雜。由於公司之間的競爭,交通路線的標準化和設施的擴展沒有可能。為了結束競爭和追求更大的盈利能力,私營股份公司被國家鐵路係統接管。這使得對鐵路網絡進行大量投資成為可能。對於萊比錫來說,作為歐洲鐵路網絡的重要節點和重要的歐洲貿易會展中心,重建整個鐵路設施是必須的。1906 年宣布了車站大樓建設的建築競賽。所有德國建築師都參加了比賽,比賽價格為 32,500 馬克,另外還有 3,000 馬克專門用於購買專利。共有 76 名建築師參加了比賽。車站的奠基石於 1909 年 11 月 16 日在車站大樓的西南角落成。當時,計劃於 1914 年完工。由於建築工人於 1911 年罷工,該車站直到 1915 年才完工,曆時6年。
1913年的西大廳。我們這次基本就在這裏出出進進,因為它離我們的旅館比較近。
1913年的外觀。
1916年完成時的場景,當時人看這樣的場景,肯定比我現在還要震驚。
1944年火車站被炸毀,直到1965年,才陸陸續續地基本修複。萊比錫是一個國際展會城市,所以,國家花了老大價錢來修複它。它是萊比錫對外展示的一個窗口。
1950年,火車站裏建了一家電影院,一年的觀眾達到30萬人,電影院於1992年關閉。
1953年6月17日,萊比錫人民起義,在火車站發生了嚴重的流血事件,有人開槍有人死去,有人拖著屍體示威,有人向死者獻花。
1955年的樣子,那個時候已經是東德政府時期了,不過照片看上去仍然很溫馨。
從1985年起,東德政府在萊比錫中央車站 7 號和 8 號軌道之間的郵政隧道中設立了一座監獄,每月最多時容納 1,200 名囚犯。
萊比錫中央車站和科隆中央車站於 1994 年被選為”重新設計和商業化使用的車站“示範項目。我正想說,在德國所有的火車站裏,我最喜歡科隆和萊比錫的火車站。它們是十九世紀工業革命的產物,用鋼鐵築起了天頂,看上去那麽有力富於藝術感。
如今,萊比錫車站大樓擁有上下三層樓約 20,000 平方米的租賃空間和 140 家商店。
90年代翻新後的萊比錫火車站,成為德國最著名的商業火車站,年中無休。我們走的那天是周日,全城的商場都關門,這裏卻人流洶湧,到處是買買買的人。
美麗雄偉的萊比錫火車站,經常作為電影背景地而被使用,它讓人回想起上世紀初,還沒有發生世界大戰時期的黃金時代。在電影《泰坦尼克號》裏麵也能見到它美麗的身影。
這次能夠同它邂逅,一周的時間就住在它的對麵;早餐時從餐廳的窗口向外不斷地張望,感覺到自己這一生與它的緣分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