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蓓

喜歡寫隨感,東南西北,想到啥寫啥
個人資料
gaobeibe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奇怪的音樂

(2024-10-26 13:47:58) 下一個

今晚是文化之夜,整個城市的每一條街、每一個角落,都有文化的影子。不是繪畫、文學報告,就是音樂會、朗誦會,還有戲劇,文藝沙龍,飲酒......反正是歡樂的海洋,到處都是遊人,在夜色的燈光下,用文化抵禦冷漠和孤獨。

人不可能同時踏入二條河,對於眾多的選擇,我挑了管風琴音樂會, 主題《時間與空間》。

晚20點,興致勃勃地進入教堂。

剛開始,一切正常,樂師做了開場白,致辭。

開始的二段樂曲,雖然很特別,但還是屬於正常範圍。有點進入大森林裏的樣子,聽鳥叫。(Arvo Paert的 Annum per annum)(Hans Zimmer 的 Interstellar organ Suite)

時間是越來越長:致辭5分鍾、第一樂曲8分鍾、第二樂曲15分鍾、第三樂曲30分鍾。(稱它為形式主義吧!)

最後一段的樂曲名叫《越慢越好》,所有的音符被無限地拉長,讓人聽得一頭霧水。三分之一的人,被這聲音逼退,離開會場;三分之一的人耷拉著腦袋,被徹底打敗,睡著了;三分之一的人堅持到底。我中間睡了幾分鍾,然後堅持。

終於、終於,樂曲結束,樂師的頭出現在了上方的管風琴邊,他懷著惡意的笑,說,你們沒有被嚇倒吧?

為什麽挑這樣的樂曲來演奏?是樂師胡弄大家,還是作曲家的忽悠????可能,樂師想向大家,介紹現代音樂。

作曲家叫John Cage,已經死了。他的作品叫as slow as possible。

約翰·米爾頓·凱奇(英語:John Milton Cage Jr.,1912年9月5日—1992年8月12日),美國先鋒派古典音樂作曲家阿諾德·勳伯格的學生。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952年作曲的《4'33"》,全曲三個樂章,卻沒有任何一個音符。他是幾率音樂(aleatory music,或“機會音樂”(chance music))、延伸技巧(extended technique,樂器的非標準使用)、電子音樂的先驅。雖然他是一個具有爭議的人物,但仍普遍被認為是他的年代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儘可能慢(亦有譯作「慢之極」或「越慢越好」),樂譜上所採用的名稱為《Organ²/ASLSP》或以《As Slow As Possible》表示,為約翰·凱奇的作品。此曲也是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音樂作品。在1987年為管風琴所作,並改編自1985年的早期同名作品。鋼琴改編版本大約20到70分鍾[1]。在1985年時,作曲家選擇了省略所有速度標記。

約翰·凱吉把作品題獻給德國作曲家戈爾德·紮赫,紮赫在得悉這作品後,便向凱吉請求把曲子改編為管風琴的版本,凱吉最終於1987年完成了這個版本。全曲共分為8個段落,並不採用任何速度記號或拍子記號,每個段落各佔2行譜表,由彼得斯出版社所出版的樂譜則以2個段落為1頁,即每頁共有4行譜表,全曲共有4頁樂譜。約翰·凱吉在前言中指出,演奏這曲,必須要把全部8個段落都演奏一次,但是,各段落可以因應需要,自行作出全段落或段落部份作無限製的重覆演奏。

由於可以自行選擇,今天的樂師選擇演奏30分鍾。要不要聽這種奇怪的音樂?畢生第一次聽這種音樂,太奇怪了,現代人的瘋狂創舉。讓你聽30分鍾,你受得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gaobeibe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來訪。聞所未聞的東西,嗬嗬,藝術家真是瘋子。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開眼界,第一次聽到這樣的音樂,估計我堅持不到最後哈哈哈。謝謝蓓蓓精彩介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