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算嗜書如命,但也屬於喜歡書的人。在人們生活困難時期,隻肯掏錢買菜的年代,我還是舍得掏錢買書的。隻要看到自己喜歡的書,就有非讀不可的欲望,衝動之下就掏錢買了。
這次回國之後,我帶回家六本書。這裏給大家亮相一下:
1.歐洲華文文學年刊,2021年,總第二期。
這是他們幫我寄到國內的地址,由於疫情一直沒有回去,這次終於可以帶回來了。其中有我的一篇文章《雙黃蛋》。這是一部由生活在歐洲的一群文學愛好者自己創立的刊物,大家都利用業餘時間奉獻的,精神可嘉。
2. 《遠嫁歐羅巴》
裏麵收集了許多嫁給外國人的華人女子的心得文章。主編為已故的修海淘先生,我尊敬的一位學者長者。其中收羅了我的一篇文章《帶著老公找Oma》。也是文友寄到國內的,這次回來帶走。
3.《走近歐洲》
這是我參加的第二個歐洲文學協會 ----《中歐跨文化作家協會》主編的一本書,這個協會搞得生氣勃勃,出了不少成果。其中收錄了我的一篇文章《我把“婆婆”和“媽媽”縫在一起》。參加協會的好處是,可以參與許多文學活動,認識不少優秀的文學愛好者,互相交流提高。
這本書是新鮮出爐,不久前托人寄給國內朋友,再從朋友處取得的。因為現在書都不往國外寄了,隻好迂回曲折。
4.木心的《豹變》,這是我在木心美術館裏買的。那裏木心的書籍很多,不知挑哪一本?正應了我媽媽常說的一句話:籮裏挑蝦,挑瞎了眼。最後,聽從內心的聲音,挑了這本。售賣部的小姐姐很貼心,為我蓋了一個《木心美術館》的章,以作紀念。
5.《畫與真》,這是一部文藝評論書,作者高全喜,評論中央美院院長楊飛雲的畫。我從小喜歡繪畫,如果不是成長在文革時代,可能會走上繪畫的道路。所以,我對畫畫的人,天生有一種崇拜。經常買中外畫家的畫冊和故事集。
我買書,都不是專門去淘的,都是順其自然。這次在蘇州夫子廟參觀,剛好那裏在舉辦文化活動,設了許多書攤,可以說都是舊書攤。現在到處都找不到書店了,大家隻在網上閱讀。隻有某大大的書很好找,專門為他設立了單獨的櫃台,紅彤彤一片。
而我在舊書堆裏就看中這本書,說明我同每一本書都有特別的緣分。攤主還不讓利,原價給我。原價就原價吧,隻要喜歡就行。這是一本作者簽字本,裏麵有作者高全喜的手書簽字。估計是攤主當年買下的吧,看完了,放了許多年(2014年出版),邊邊角角都破落了,又被我買走。
6.《野草瘋長》,是北美作家陳九的作品。我在浦東機場閑逛時看到的,翻了翻,蠻喜歡的,就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