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蓓

喜歡寫隨感,東南西北,想到啥寫啥
個人資料
gaobeibe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李斯特的二首動人鋼琴曲

(2022-06-20 06:54:45) 下一個

昨晚聽到的二首李斯特鋼琴曲,特別浪漫感動,聽著聽著,全身的神經和肌肉都鬆解開來。

彈奏者是Nadejda Vlaeva,一位苗條漂亮的,大約30歲到40歲之間的保加利亞女人。昨天晚上她穿了一條檸檬黃的禮服長裙,說德語有點結結巴巴(讓我想到,我在小組裏說話也是這樣的,讓人聽著好吃力),不過德國人還是給了禮貌的掌聲。

Lebe haupts?chlich mit Mozart: Nadejda Vlaeva, piano - This event has passed

漂亮的女人,漂亮的音樂,漂亮的場地,穿著漂亮的聽眾,感覺在歐洲聽音樂會就是這樣美好。

Pianistin begeistert mit ihrem linksh?ndigen Fingerspiel | Remscheid她大前天剛剛坐飛機從紐約(?)趕來,前天在Moenchengladbach演出了一場,昨天就到我們這裏演出,馬不停蹄,做藝術家好辛苦,疫情期間還賺不到錢。

Nadejda Vlaeva | Facebook

她同洛克女士的合影,可惜,洛克女士離開我們了。昨天是卡特麗娜的爸爸做司儀,卡特麗娜的媽媽也一起來看了演出。他們送了藝術家我們Remscheid的混合茶葉,恐怖都是臨時起意的吧?

聽的那二首李斯特鋼琴曲,剛剛開頭的時候,感覺很有點我們東方音樂的風格。

下麵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二首樂曲:

Harmonies poetiques er religieuses S.154中的第三首

宗教詩情曲 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eligieuses S.154

拉馬丁(Alphonse De Lamartine, October 21, 1790 - February 28, 1869),法國詩人,政治家。這位詩人比李斯特大21歲,他創作的《詩與宗教的和諧》、《沉思集》等詩篇中所流露的思想引起了剛遭受第一次失戀的李斯特的共鳴。拉馬丁用優美的詩句來闡述這樣的思想:人生是痛苦和失望的源泉,隻有把理想寄托在對天堂的向往之中,或者是純淨的大自然中,才可能得到心靈的安寧。但李斯特和拉馬丁的信仰又是有區別的。拉馬丁的信仰是溫柔甜美的,充滿讚美與愛的,而李斯特的信仰卻更多是贖罪的,苦修的(這與他父母有很大關係)。

拉馬丁的“詩與宗教的和諧”,就是人與自然、於上帝奇妙造物之間的和諧。他在生活中處處看到上帝的顯現,並為此由衷地歌唱。李斯特從這些詩歌中獲得了深刻的啟示,同時,他也被詩句中獨有的音樂性所移動。他所創作的感觸最深的一部作品就是《詩與宗教的和諧》,它激起了用音樂來闡述這種精神,來創造美的強烈欲望。於1834年,他將剛完成的一首鋼琴作品也命名為“詩與宗教的和諧”,這就是《宗教詩情曲》Harmonies Poetiques et Religieuses S.154 ,並題獻給拉馬丁。(注:為了和他後來創作的同名鋼琴曲集《詩與宗教的和諧》Harmonies Poetiques et Religieuses S.173 相區別,我們采用“宗教詩情曲”的翻譯作為S.154 的標題,而不采用“詩與宗教的和諧”)

這是一首很獨特的作品,是真正內心的獨白。與他那些炫技性的作品完全不同,他在其中找到了音樂與虔敬心靈之間的和諧,找到了人與大自然的共鳴。後來在 1853年,李斯特出版的另一套同名鋼琴曲集《詩與宗教的和諧》S.173 ,其中包括了十首“宗教詩情曲”,並把這首S.154 修訂後收入其中成為第四首,並更名為“死之冥想”Pensée des Morts 。

 

第二首是Liebestraeume S.541,這段樂曲被翻譯為李斯特愛之夢降A大調第3號。

 

《三首夜曲“愛之夢”》Drei Notturnos "Liebestraume" S.541 ,是李斯特於1850年用自己的同名歌曲改編而成的三首鋼琴夜曲作品。其中的第三首是家喻戶曉的鋼琴作品之一。

第一首的歌詞是德國使人烏蘭德的短詩《崇高的愛》。音樂寫得平靜安詳,富於樸素的美感。標題即為《崇高的愛》Hohe Liebe 。

第二首也是為烏克蘭的詩而作,它描寫了“神聖的死亡”,是對愛情的深深陶醉。標題為《幸福的死》Gestorben war ich 。

第三首根據德國詩人弗萊利格拉特的詩《愛之夢》而作。這首歌的三段歌詞被李斯特處理為三個音樂段落,第一和第三段曲調相同,溫柔平靜,猶如美麗的幻境。中間一段則顯得比較激動,由於采用了色彩性的轉調手法,增強了情感起伏的力度。李斯特把這首歌改編為鋼琴曲之後,在譜子上題了詩人弗萊利格拉特的另一首詩《愛吧,能愛多久》O lieb, so lang du lieben kannst : “愛吧!能愛多久,願意愛多久就愛多久吧!你守在墓前哀悼的時刻快要來到了。你的心總是保持熾烈,保持眷戀,隻要還有一顆心對你回報溫暖。隻要有人對你披露真誠,你就盡你所能讓他時時快樂,沒有片刻愁悶。還願你守口如瓶,嚴厲的言辭容易傷人!天啊--本來沒有什麽惡意--卻有人帶淚分離。”《愛之夢》引用原歌曲的旋律,首先出現一段輕聲吟唱、情意綿綿的旋律,這就是樂曲甜美的愛情主題,其中含有愛的柔情和愉悅。樂曲中段伴隨著情緒的不斷高漲,難以抑製的愛的熱情終於爆發出來,原來含情脈脈的內心獨白,發展成大膽而熾熱的愛情傾訴,散發著火一般熱情。樂曲進入高潮,表達了對純真愛情執著的追求。尾聲部分重複愛的主題,在夢一般美麗的感覺中,戀戀不舍地結束全曲

第三首在整部作品中最為著名,一般提起李斯特的《愛之夢》,指的就是這首樂曲。改編以後的鋼琴曲比歌曲更為自由,感情的高潮也更加充分了。這一類抒情小品表現了李斯特性格中溫柔多情的一麵,這正是他使無數女性迷戀的原因之一。他的愛情通常是甜美的,如願以償的,而不想柴可夫斯基,總是幸福與痛苦相伴,希望與絕望交織。

最後她又加了二首曲目感謝我們,一首是她自己作曲的,很有李斯特的風格,還有一首是搖籃曲《guten Abend, gute Nacht》

Guten Abend, gut' Nacht是一首自 19 世紀初就廣為人知的德國民間詩歌。它成為約翰內斯·勃拉姆斯 ( Johannes Brahms ) 的場景中最著名的搖籃曲之一,名為《搖籃曲》(在英語國家也被稱為勃拉姆斯的搖籃曲) 。

晚安,晚安,
裝飾著玫瑰,
鑲嵌著釘子,
溜到甲板下:
明天早上,如果上帝願意,
你會再次醒來。

晚安,晚安,
有天使守護著,他們會向你展示你
夢中
的克裏斯金德林樹。
現在睡得幸福甜美,
在你的夢中看到天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gaobeibe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讚如此專業的分享,很受益。
gaobeibei 回複 悄悄話 確實歐洲人的耳朵同我們不一樣,要多聽才能慢慢習慣,習慣了之後才能享受。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介紹。幾年前去波蘭,近距離聽過一個美女彈奏肖邦。不過,基礎太差,再近也聽不太懂。音樂是一種語言,比英語還難。老了學著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