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蓓

喜歡寫隨感,東南西北,想到啥寫啥
個人資料
gaobeibe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位著名女作家同她的四個女情人

(2022-04-09 12:58:56) 下一個

她的名字叫Patricia Highsmith, 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女作家。出生在1921年,於50年代中就達到了文學高峰。

她出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出生前九天父母離婚,從小就被她母親扔在外婆家寄養,她的外婆同時還收養了一個表哥但(孤兒),所以她就同表哥但一起長大,親如兄妹。6歲上學時才被母親接到紐約的新家,母親和繼父都是搞插圖的,算是知識份子藝術家。Higsmith這個姓是繼父的姓,不是她親生父親的姓。她在很久之後,才見到親生父親。可是,母親後來同繼父也離婚了,在她12歲時,又一次把她送回外婆家,使她變得很憂傷和孤單。她的母親騙她說,她要辦離婚手續,一旦辦成,馬上接她回家。事實上並不是這麽一回事。這樣的經曆,對她的性格影響是巨大的,所以她小說中的主人公總是對自己的身份很疑惑,總在尋找自我。她認為,自己的性格,早在6歲之前就定型了。她同外婆表哥很親,對母親則是愛恨交加。

好在她智商很高,後來考上了紐約的名校,在20歲時就展露了文學才華,初次寫小說發表,就得了獎。1951年,懸念大師希區柯克將她的小說改變成電影《火車裏的陌生人》,這使得她的名聲大震,一下子被全世界認識了。

她喜歡寫犯罪小說,在小說中剖析殺人犯的心理活動;她對犯罪的過程和結果不感興趣,隻喜歡描寫那些罪犯的心理,和促使犯罪的因素。她的小說勾引我們去跟著殺人犯看他的膨脹心理;還會對殺人犯的理由給出合理的同情,誘使我們一起墜入深淵。她的文學作品成熟得很早,在她24歲寫的作品裏,主人公的性格就已經包含了所有她以後寫出的作品中的成分。通過她的描述,讓讀者看到角色的靈魂深處、然後就突然發現那人是多麽地瘋狂,而在這份瘋狂中Patricia找到自我。這些角色往往有著雙重人格,就像Patricia本人一樣,她不得不從很早起就要麵對這些。人們被這些角色表麵上的優雅所吸引,得到了全世界讀者的歡迎,以至於,她對一個角色的塑造,用了五本的版麵,寫成了係列作品。

她從17歲起,就開始記錄各種事物和想法,被她稱為“cahiers”(法語:小冊子), 另外還記有日記。她一共寫了22部小說,無數本短篇。她的許多作品,被拍成了電影。

她最初的工作是為一家著名的公司設計紡織品,1950年她得到一個寫作營的資助,免費在那裏寫作3個月,於是產生了著名的小說《火車裏的陌生人》,被拍成電影。但是她在美國不太被認可,許多作品得不到出版。後來她有了錢,幹脆一直去歐洲旅遊,一去就在一個地方住上幾年。歐洲人喜歡她的作品,給她出版了許多書,讓她得到很好的報酬,以至於她可以僅靠筆杆子,就能過上好日子。她住過倫敦、巴黎、意大利和瑞士。最後還在瑞士自己出錢建房子,在那裏住到去世。

生活中的她是個同性戀者,這在50年代的紐約,還是不被人理解和接受的,所以她必須很好地隱藏自己。她從40年代起,就出入於紐約同性戀的地下世界。為了不影響自己的事業,她的寫作有時要化名出版。直到90年代她才敢把自己的自傳體小說《卡羅爾》用真名出版。有人評價這部小說是所有同性戀小說中寫得最好的一部,後來被拍成電影(2015)。其實,這部小說早在1952年就寫成了,是用化名出版的。而她的其它小說中的主人公,也多是同性戀。

她是怎麽認出自己的同性戀傾向的呢?在寫作營裏她認識了Marc Brandel, 對方也是一個作家,而且愛上了她。可是她怎麽也沒有激情,她覺得自己同女人在一起更開心。她也試著去看心理醫生,想要改變自己的性取向,但是沒有成功。

第一位戀人:1962年她同一位有夫之婦成為了戀人,直到今天,沒人知道這位女士的情況。為了她,Highsmith追隨著去了倫敦,在女伴家的附近租了房子,為了可以天天看到,經常會麵。1967年這段關係結束,她搬去了法國;1981年,她又搬去了瑞士,自己建了房,住了13年,直到去世。她死後的財產全部捐給了那個幫助過她的寫作營,她的作品由瑞士的一家出版社整理出版,因為她死後,人們又發現了許多手稿,記錄本和日記。她的檔案存放在瑞士文學資料館中。

Les Girls - Part 14 - The Talented Miss Highsmith: The Secret Life and  Serious Art of Patricia Highsmith

第二位戀人:這次這位戀人有名有姓,她叫Monique Buffet,她們相識於1978年的巴黎,她是一名法國人,教英文的老師。她們的友誼一直維持到Patricia去世。

Nachruf auf Tabea Blumenschein: Die Verwandlungskünstlerin - Kultur -  Tagesspiegel

第三位戀人:Tabea Blumenschein, 是一名德國人,一位生活在夜世界裏的女人,拍過電影,做過化妝師。70年代至80年代,在西柏林小有名氣。

Marijane Meaker | theinkbrainr

第四位戀人:Marijane Meaker, 這女人也是作家,二人在Patricia瑞士的家中同床共眠,但是後來還是鬧翻了,分手了。自此之後,Patricia就一直單過,再也沒有戀人了。

昨天中午我讀報紙,讀到了關於Highsmith的一部新出的紀錄片,立刻決定前往杜塞的藝術影院去看《Loving Highsmith》。喜歡讀書寫文章的人,應當去看看:這麽一個優秀的女作家是如何成長起來的?除了寫作,她在私生活裏是怎樣的?

我發現,她有許多藝術水平很高的照片,讓我很吃驚。一般情況下,在她那麽年輕的時候(21歲),她還沒有出名,不太可能有什麽高質量的照片出世。事實上,她很幸運,當時她認識了一位攝影家Rolf Tietgens,那個攝影家要把Patricia當作自己的模特,拍一組超現實主義的作品,於是為世人留下了一位著名女作家年輕時的光彩影像。這二個人戀愛過,但是因為Patricia的同性戀傾向,後來就做了朋友,但是一會兒好一會兒鬧地,在70年代時,這段關係終於劃上了句號。

回家後,我看了許多資料,認識了一個著名的女作家。

下麵,看一組她美麗的照片:

Loving Highsmith / Salzgeber

Bilder - Die talentierte Miss Highsmith | rezensionen.chNeu im Kino: "Loving Highsmith" - Verbotenes Begehren |  deutschlandfunkkultur.deTHE SATURDAY BOY — Patricia Highsmith, photo by Rolf TietgensPatricia Highsmith's Coming of Age | The New Yorkerthis night wounds time, dedicated to Patricia Highsmith photo by Rolf  Tietgens 1942

Frequently as a rat has orgasms” – New York City in the '40s

Loving Highsmith“ im Kino: Wie beeinflusst das Liebesleben die Kunst? -  Kultur - SZ.de?ber Patricia Highsmith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