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敬拜跑到了奧地利,離維也納不遠Großrußbach的一個教堂Pfarrkirche St. Valentin
今天的經文講的是馬娜,當時猶太人在沙漠裏沒有東西吃了,上帝從天上掉下嗎哪讓他們吃飽,但是不會多給,吃飽後嗎哪就消失了。這說明上帝的慈愛和理智。嗎哪出現在聖經的《出埃及記》第16章、《民數記》第11章。這樣的經曆太神奇了,我們常人無法理解,但是上帝無所不能。對嗎哪有許多的研究:現代的、經濟的、植物的、宗教的、等等,這裏不做細數。看一下經文:
以色列全會眾從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後第二個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間,汛的曠野。
2 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
3 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
4 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
5 到第六天,他們要把所收進來的預備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
6 摩西,亞倫對以色列眾人說,到了晚上,你們要知道是耶和華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
7 早晨,你們要看見耶和華的榮耀,因為耶和華聽見你們向他所發的怨言了。我們算什麽,你們竟向我們發怨言呢?
8 摩西又說,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吃,早晨必給你們食物得飽,因為你們向耶和華發的怨言,他都聽見了。我們算什麽,你們的怨言不是向我們發的,乃是向耶和華發的。
9 摩西對亞倫說,你告訴以色列全會眾說,你們就近耶和華麵前,因為他已經聽見你們的怨言了。
10 亞倫正對以色列全會眾說話的時候,他們向曠野觀看,不料,耶和華的榮光在雲中顯現。
11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12 我已經聽見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訴他們說,到黃昏的時候,你們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飽,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13 到了晚上,有鵪鶉飛來,遮滿了營,早晨在營四圍的地上有露水。
14 露水上升之後,不料,野地麵上有如白霜的小圓物。
15 以色列人看見,不知道是什麽,就彼此對問說,這是什麽呢?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
16 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你們要按著各人的飯量,為帳棚裏的人,按著人數收起來,各拿一俄梅珥。
17 以色列人就這樣行,有多收的,有少收的。
18 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各人按著自己的飯量收取。
19 摩西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什麽人留到早晨。
20 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摩西便向他們發怒。
21 他們每日早晨,按著各人的飯量收取,日頭一發熱,就消化了。
22 到第六天,他們收了雙倍的食物,每人兩俄梅珥。會眾的官長來告訴摩西,
23 摩西對他們說,耶和華這樣說,明天是聖安息日,是向耶和華守的聖安息日。你們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
24 他們就照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也不臭,裏頭也沒有蟲子。
25 摩西說,你們今天吃這個吧,因為今天是向耶和華守的安息日,你們在田野必找不著了。
26 六天可以收取,第七天乃是安息日,那一天必沒有了。
27 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什麽也找不著。
28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們不肯守我的誡命和律法,要到幾時呢?
29 你們看,耶和華既將安息日賜給你們,所以第六天他賜給你們兩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許什麽人出去。
30 於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
31 這食物,以色列家叫嗎哪,樣子像芫荽子,顏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攙蜜的薄餅。
32 摩西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是這樣,要將一滿俄梅珥嗎哪留到世世代代,使後人可以看見我當日將你們領出埃及地,在曠野所給你們吃的食物。
33 摩西對亞倫說,你拿一個罐子,盛一滿俄梅珥嗎哪,存在耶和華麵前,要留到世世代代。
34 耶和華怎麽吩咐摩西,亞倫就怎麽行,把嗎哪放在法櫃前存留。
35 以色列人吃嗎哪共四十年,直到進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
36 (俄梅珥乃伊法十分之一)。
今天還講了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這個故事記錄在《路加福音》第15章,故事就不放上來了,許多人熟悉,如果想看,自己去查。還有許多世界名畫關於這個故事的,比如倫勃朗所畫,反正著名的大畫家都畫過這個主題。這裏,我隻想談談自己的感受。
這個故事裏有三個主要人物:父親、大兒子、小兒子。其中小兒子就是那個浪子。
浪子:其實我們所有的人,心裏都是一個浪子,區別隻在於做與沒做。浪子的父親很有錢,浪子是小兒子,在家飽受寵愛,好吃懶做。呆在家鄉又膩了,想去看看外麵的世界。他厚著臉皮要父親分家,好拿到自己名下的一份財產。父親當然不高興,但是因為愛這個兒子,就順了他的心。浪子拿到錢,就出發去外麵了。吃喝嫖賭,錢很塊就花光了。他去給人家做短工,吃豬食,心裏想,我在這裏受苦,我父親這麽有錢,我還是回家吧,即便給父親打工,也不會吃那麽多的苦。於是他回家了,向父親認錯,要求父親接受他做長工。父親沒有責備他,還是將他作為兒子接納了他,給他吃好的,穿好的。浪子後來怎樣?有沒有變好?不知道。有可能故態複萌,但是,至少當時是對父親認罪的。
大兒子:大兒子沒有像小兒子那樣,他一直呆在老爸身邊,幫老爸打理家業。他嫉妒弟弟,認為父親對自己不公,自己做事樣樣在理,卻不比弟弟多得。而且,弟弟化光了錢財跑回家,父親沒有責備他,還是像從前那樣對待他。我們是不是也像這個老大,都有嫉妒心啊?看不得別人比我們想象的要好,或者做錯事情沒有受罰。
老父親:雖然痛恨兒子,但是出於愛,沒有拋棄這個浪子。因為拋棄他等於毀了他,隻有愛能夠拯救他,給他一條生路。其實人類同樣做了許多壞事,難道上帝不懂嗎?但是他也像那個父親一樣,接納我們,賜下愛和恩典給我們。否則,我們早就完了。
這段故事很發人深思,在Fastenzeit(大齋期)第三個主日,基督教會都要給大家講這個故事,所以今天我們又聽了一遍。這是耶穌在《路加福音》中的一個比喻,用來警醒我們。我們不懂天國的道理,所以,耶穌總是用比喻來幫助我們理解。
看看這張名畫(1773),畫得多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