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子君

中年男人,無意識的來到英國,想用自己生活在英國的眼睛審視正在麵對的生活。或許有點片麵,但隻是自己的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個人資料
正文

翻曬一下我的知青生活(10)-- “科研”工作

(2012-07-17 16:55:10) 下一個
“科研站”,顧名思義應該是科學研究工作站。我們下鄉那時候,報紙上整天宣傳的口號是到八十年代“實現農業機械化”,大隊一級的科研站也就應運而生,我記得這應該是某地的經驗,恰好可以集體安置知青,所以科研站就被普及了。

前麵說了,我們整個科研站最現代化的機械就是一台手扶拖拉機,還是政府撥的安置知青款項購買的,後來還聽說成立這個科研站也就是為安置我們這批知青而成立的,所有花費的費用都是知青安置款。可別說,我們科研站還真是進行了一些“科研”工作。

我們抵達科研站後,發現科研站養著一頭豬,是一頭白色的公豬,有時關在豬圈,有時就任著它滿科研站的跑,有時候會時不時靠近女知青,立刻女生尖叫的嗓音會劃破寧靜。時間長了,我們知道這是一頭種豬。專門給生產隊養豬的農戶提供配種服務,每次收取一定費用,我現在忘記了,好像是收5元錢。所以我們經常看見有的農民會趕著自家養的豬到科研站來,把趕來的豬放進那頭種豬的豬圈,兩個有情的豬就會交配。等到來年這家的豬懷了小豬仔,或者等生下小豬仔,農民才會交上配種的錢。經常當農民趕著豬前來配種的時候,我們一眾知青就會圍在豬圈旁,眾目睽睽之下,看著兩頭豬交配,一邊樂的說笑著。有一次,一個女知青看我們圍了一圈在豬圈旁,不明就裏,一邊說著你們看什麽呢,一邊朝這邊跑來,我們一個男知青笑著說,快來快來,給母豬配種呢。那女知青一聽羞紅了臉,扭頭就跑,男知青一片哄笑。

那個時候,我們並不太懂無工不富的道理,但是每個地方的人都在想著致富的事情,盡管是那個年代。科研站一下來了三十個知青,僅僅三十畝地的農活肯定是不足以養活這些人的。於是科研站之外又成立了一個工廠,生產一種產品。我現在忘記應該叫什麽名字了。那時農村已經有一些機械了,很多是柴油機帶動的,機械輪與輪的傳動是靠皮帶實現的。傳動時間長了,皮帶就會打滑,那時候就會用一種鬆香做成的圓筒狀的東西給這個皮帶上擦上鬆香,以增加皮帶的摩擦力。在科研站的策劃領導下,我們開始生產這個產品。購買來原始的鬆香,將其加熱熬化,灌進硬紙板做成的圓筒裏,外麵貼上簡易印製的包裝紙。哈,一件工業品就製成了。通過關係,送到縣城供銷社,就進入了商品流通領域。這樣就有了一些實在的收入。但是這些產品的銷量有限,僅僅在本縣範圍內銷售,並沒有在更大的市場範圍內銷售。同時同類產品很多,做了一些後由於賣不動,就停產了。

後來大隊與科研站又商量著成立了一個製磚廠,平整出一大塊場地,從河南某地買來一台擠磚機。又挖了一個半地下的磚窯,從四川請來兩個燒窯師傅,開始做磚了。首先是製磚胚,我們知青分了工,有的挖土,有的用架子車運土,把土送到擠磚機的進土口,一個人坐在那裏,用一個耙子把土填到進土口,機器轟鳴著,從出口就出來了長方形的磚胚,再穿過細鋼絲編成的一個東西,就成了一排十個的磚胚。將這個磚胚拉倒場上,均勻的摞起來,陰幹後等著進窯。

磚胚製的差不多了,準備燒窯,我們要運這些磚胚到窯裏麵,按照一定的規矩摞起來,然後封窯,開始燒窯。燒窯過程要連續大概六七天吧,記不太清楚了,連續不斷地燒。兩個燒窯師傅輪流上陣,我們要負責把燃料運送過去。大家想不到吧,燒窯用的燃料是什麽呢?是麥秸,大隊指令各小隊運送麥秸到專場來,每天不斷的送來,燒啊燒。終於燒成了,紅紅的磚燒成了,在還有窯內餘溫的情況下,我們又開始出窯了。那時候裝窯、出窯,全是我們這些知青人工搬運。有專人計數,每個人都要搬運一定的數量。沒想到吧,這知青當的,還真幹了一會磚廠的工作。

再到後來,大隊又想著燒石灰。還是挖一個地下的石灰窯,我曾經被派到地下十幾米深的石灰窯裏工作,常常想著這窯該不會塌下來吧。從山上運來大石頭,放進石灰窯,開始燒,最後竟然也成功了。

怎麽樣,我們的科研工作還是卓有成效的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