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視劇一開始的年代介紹時打出的字幕是1968年,從劇中知青們乘坐火車前往北大荒的情景來看應該是秋天。但是熟悉那一段曆史的人們應該知道,大規模的上山下鄉運動是1969年以後的事情。在1968年12月21日(或者是22日)晚,傳出了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 的最新指示,這樣從1968年的春天才開始了上山下鄉運動的高潮。當時的“老三屆”學生,也就是66、67、68三年中應該畢業的中學生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緣故,一直滯留在學校,隨著領袖的一聲號召,絕大部分被安置上山下鄉了。北京、上海的學生插隊到北大荒、內蒙古、雲南、陝北的比較多,有些是農場和生產建設兵團。而其他各地的知青都是就近插隊在所在的農村地區。
那一年我還在小學,這一段的記憶似乎十分清楚。我們一個大院的鄰居陳老師(我們小學的老師)家中有兩個我們平時稱為姐姐的就在下鄉之列。春暖花開的時候,她們到農村去了,其中一個是到寶雞地區的一個山區縣,我記得很清楚,那天他們到學校送行,回來後激動地抱怨,學校安排的送行車輛十分簡陋,大部分是卡車,裝上行李,孩子們就坐在卡車上麵被敲鑼打鼓的送走了。陳老師說的十分激動,大院的鄰居們也附和著,但是在當時的局勢下,誰也無可奈何。幾年以後已經上中學的我在學校傳達的中央文件中先後知道了李慶霖給毛主席寫信的事情,以及在東北、內蒙、雲南生產建設兵團等發生了許多奸汙女知青的事情,這才知道了知青在農村的艱苦以及知青生活的不易與艱難。也知道許多奸汙女知青的軍人被逮捕判刑,也知道為改善知青待遇,當時的中央采取了一係列的改善措施,以至於後來出現了“株洲經驗”,就是集體安置知青,知青插隊不再以學校為單位,而是以學生家長單位來組織,所以那時幾乎每個單位都有了知青辦,家長所在單位與知青插隊所在地聯合管理知青生活。我就是株洲經驗的受益者。
看到許多帖子描寫知青生活以及對知青這一特定時代現象的批判,我倒覺得應該站在當時的政治經濟條件下客觀看待。當然大規模的上山下鄉運動後來是以失敗收場的,但是上山下鄉這一現象並不是文革的產物,是從五十、六十年代就已經有的一種就業方式。文革以前就已經有了知青上山下鄉的楷模,候雋、邢燕子、董家耕這些都是當時家喻戶曉的模範人物。當時有一部電影《年輕的一代》就是描寫上海知青下鄉生活的。在當時的環境下,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那時的熱血青年許多就是把上山下鄉作為一個崇高的目標來追求的。站在今天的角度,當年上山下鄉的知青們是受了很多的苦難,其中也出現了許多社會問題,有些人至今過著艱苦的日子。但是哪個時代沒有社會問題?哪個時代沒有貧窮和苦難?即使在那個時代知青運動出現了很多問題,當時的中央也是在積極地解決問題,所以對於知青運動不能一概而論、全盤否定。當年北京知青插隊到陝北的很多,也出現了很多優秀典型,例如我還記得的一個叫孫立哲的,以自己微薄的一點醫學針灸知識,為當地農民看病,曾經深深地激勵過我和我當時的同學們。所以在我中學畢業時我懷著一腔熱血上山下鄉了,當然後來的農村生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我們也才了解到中國農村、農民的真實生活情況,也才了解到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也才了解到口號似的激昂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才知道解決貧窮、貧困才是當時中國亟待解決的刻不容緩的問題所在。
四年以前我曾經寫過一點回憶知青生活的係列短文,現在我將這些短文略作修改再次發出,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從我的回憶片段了解一下那個階段的知青生活。
不客氣。影片還是挺有意義的。
那就是我記錯了,謝糾正。再仔細回憶一下,可能是那時看過的一個小人書,講幾個上海知青插隊,其中一個女的身體很弱,最後挑起百十斤的擔子疾步如飛,去看望她的父母十分驚訝,嗬嗬,年代久遠,但是年輕時候的記憶總是無法抹去。。。。
其實《血色浪漫》中間描寫知青那一段還挺好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