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在這個位置上一坐就是27年,一直到去世,可以稱得上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贏得了人民的愛戴、敬仰和真切的懷念。所以山歌給周總理打的分數是很不公平的,在那樣的環境中,在那樣的局麵下,周總理以他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平衡、調和和處理當時的人和事,已經做得很好了,不能有更苛刻的要求。當然曆史的局限性束縛了周恩來的作為,不然他完全可能做得更好。
當然從今天的觀點來看,連續將近30年的總理生涯,這也是不正常的現象,也是那個非正常年代的現象。今天至少再也不會這樣了,這就是曆史的進步,我想中國的進步還會一直這麽持續下去,步伐雖然慢了一些,但是還是穩妥一些更好。
周恩來去世後,接任為代總理、並在四五運動後成為總理的是華國鋒。但是華國鋒在半年之後就成為中共中央主席,因此他不可能全力以赴去做總理應該做的的事情。無論是在總理的位置上、還是在中央主席的位置上,華國鋒注定是一個過渡性的人物,就像斯大林之後的馬林科夫,蔣介石之後的嚴加淦。所以給華國鋒總理打分是沒有意義的。
粉碎四人幫後的1978年,華國鋒時期還有一個洋躍進的宏偉計劃,但是這個計劃在今天看來可能才更為現實一些。
華國鋒交班總理給趙紫陽是平和的,這應該是在1980年,在一次人大會議上,華國鋒將總理的位置移交給趙紫陽。記得當時的報道,人大會議上在代表們的鼓掌聲中,兩位總理握手交接。這次交接沒有很多的懸念,中共中央主席兼任國務院總理這是在當時特定時代條件下的產物,交出總理的位置應該是正常的。隻是華國鋒沒有想到僅僅幾個月之後,他就不得不又交出了中央主席的職位。
趙紫陽和萬裏在粉碎四人幫後在四川和安徽各自作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民間有話“要吃糧,找紫陽;要吃米,找萬裏”。因此趙紫陽得以脫穎而出,出任中央要員,接任總理大印。趙紫陽擔任總理將近七年,那是中國經濟全麵恢複並且改革開放的年代。趙任總理期間,中央出台了很多改革措施和政策,作為鄧小平的得力幹將,趙紫陽做的還是不錯的。尤其是趙紫陽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並且作為黨的理論寫進了當時的黨代會大會報告。後來由於86年學潮影響,胡耀邦被迫辭職,87年1月趙紫陽出任總書記,在當年11月的13大上正式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而趙紫陽的總理職位一直到88年春天的人大會上才由李鵬接任。
當時的改革主要是經濟改革,改革的口子一開,實際上是連鎖反應,既有製度、政治因素在裏麵,也有價格、市場因素在裏麵,加上當時總體經濟實力不足,當時就有了“價格攻關”一說,但是88年的價格攻關剛一開始就導致了全麵的通貨膨脹,價格改革不得不退了回來。這次的通貨膨脹給人們的心理衝擊不可低估,當時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民眾搶購,當時的商場被搶購一空,人們恐懼手裏的貨幣不再值錢,就像48年國統區一樣的情景。
當時還有一個背景就是80年代中期出現的官倒現象,這中間趙紫陽的兒子趙大軍扮演了很不好的角色。起碼在陝西西安,民眾都知道,陝西的黃河牌彩電全部被趙大軍搞走了。
我是88年結婚,婚前希望買一台18寸彩電,當時在陝西,黃河的牌子是最好的,但是我托了很多的路子,花了200元才拿到一張彩電票,買了一台如意牌彩電。
據說趙紫陽曾經在高層會議上表態,如果他的兒子官倒,就應該依法從出。此外還有風傳趙紫陽在河南老家的祖墳被人炸掉了。所以趙紫陽在89事件之前在民眾中的名聲、口碑當時並不是很好。即使在89年耀邦去世,在3、4月份的時候,學生上街、各地遊行,打到趙紫陽的口號也是在其中的。我們都是那個時期過來的,這點印象還是很深刻的。
所以給趙紫陽打分你不能不考慮這些因素。所以從政績、人品、才能綜合考慮,趙紫陽的分數不可能高過周恩來。至於趙紫陽後來在六四中的表現以及再後來的遭遇已經與總理一職無關了。
頂!
他對西方了解的太少啦!!!!!!!
===
實在說,華國鋒沒有必要"粉碎"四人幫!
華國鋒若是有毛澤東的雄才大略,能夠把老人幫(鄧小平,業劍英...)罩住,大家一起合作,共同努力建設國家,是極其頂好的事!
可惜! 華國鋒被鄧小平扳倒了!...鄧小平就胡搞啦!
哎呀! 中國的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