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後,美國中西部的許多老牌學校名聲大起,人稱“新常春藤”學校。加上它們學費和生活費用相對較低,也就自然成了大量亞裔精英才子來美國深造的優先選擇。
本文作者何丹蕾的父母何國柱、劉豫琪都在戰後留學美國中西部,歸國後任職南開大學。他們的南開同事中,還有很多有著相同經曆。為了追尋父輩的足跡,何丹蕾在今年夏天做了一次中西部之旅,這是她記錄這次尋找之旅的第一篇。壹嘉將陸續發表她的尋找記錄。
本文所涉及學者:
周與良:畢業於芝加哥大學,任南開大學生物係教授,南開微生物學科主要創建人。
查良錚:即穆旦,畢業於芝加哥大學,著名詩人、翻譯家,南開大學外文係副教授。
劉豫麒:聖母女子學院音樂專業肄業,歸國後先任職中央音樂學院,學院搬遷至北京後,轉到南開大學圖書館任職。
何國柱:畢業於聖母大學,任南開大學物理係教授,南開核物理學科主要創建人。
陳茹玉:畢業於印第安納大學,任南開大學化學係教授。中科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士。
何炳林:畢業於印第安納大學,任南開大學化學係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
王積濤:畢業於密執安大學、普度大學,任南開大學化學係教授。
陳榮悌:畢業於印第安納大學,任南開大學化學係教授。中科院院士。
陳天池:畢業於路易斯安納大學,任南開大學化學係教授。
寫在前麵的話
2022 年是父親何國柱誕辰一百周年。父親1940年代留學美國中部印第安納州的聖母大學,獲核物理專業博士學位,繼之又在芝加哥大學費米研究所作博士後研究。他也是在這裏與我母親相遇,並相愛成婚,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年華。1955年父親回國後應聘於南開大學,任物理學教授,後任物理係主任。他也是南開大學理論物理學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今年四月裏我到美國靠近密西根湖區的中西部一帶做了一次小小的旅行,目的是回眸父輩們往昔的留學生活與足跡。寫下此文以誌紀念。
今年碰巧也是南開一些學科創建一百周年之際,我特別增添一些內容以寄托對南開伯父伯母們的深切懷念。
01
—
曆史知多少
1.1 華裔赴美
早在1941年赴美留學,後來在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執教多年的二伯父何國樑在他的著作《華人在美成就錄》中對華人赴美做了以下描寫:
華裔赴美起於19世紀初期。按照美國政府記錄,第一位赴美華裔是在1820年到達。馬裏蘭大學的研究則認為華裔赴美最早在1785年。當年有三位中國海員乘“帕拉斯”號海船到達馬裏蘭州的巴爾地摩城。
美國南北戰爭後,美國開始去廣州與中國通商,主要是美國東北部與廣州來往。最初中國人來,必須經智利的合恩角,當時巴拿馬運河尚未修建,多半是商人、水手、和學生,多數暫時訪問不久居。
美國傳教士去中國,也送中國學生赴美就讀。1818年到1825年有五位中國學生赴美就讀於康涅狄爾格州康維爾城的教會學校。1854年容閎是第一位中國學生在耶魯大學畢業。
由於一個特殊的原因,我這次還去了一個不起眼的學校:俄亥俄州的歐柏林大學。在一所普通的教學樓外的一個仍然不起眼的榮譽校友牌子上注意到一個人的名字 Robert Andrews Millikan, 他是著名清華核物理教授趙忠堯的博士導師1923年諾獎獲得者密立根先生。這是個意外的發現。我是來尋找另一個人的蹤跡。
1??902年,一個中國19歲的翩翩少年來過這裏念書。他是在歐柏林大學(Oberlin College & Conservatory)獲得學士和碩士,1907年還鄉辦學的孔祥熙先生。
聽我的外婆郭碧琴講,回鄉時孔祥熙懷揣母校歐柏林托付的巨款,接手了在外婆的家鄉山西太穀的一所教會小學,並在此基礎上創辦了美名流傳的銘賢中學和大學。我外公劉銘善是銘賢頭幾期學生。“ 學以事人”( Learning for Service)是銘賢的校訓。
我讀過紐約時報編輯納特·布蘭特(Nat Brandt)著的一本書*,裏麵記載:孔先生年幼時,一家教會醫院治愈了他的重病,他因此與治病恩人和教會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在1900年山西太穀教案裏,災難來臨之際孔祥熙挺身參與營救神職人員。
歐柏林校園中的1900年山西殉難校友弧形墓碑。碑上有1994年畢業班留下的中文碑文
(2022年4月何丹蕾攝)
在山西太穀的一個古遠幽靜的孟家花園裏,沉睡著一座墓碑亭和15座墳墓,它們也默默陳述著1900年這裏發生的同一個悲劇故事。我外公的銘賢男校和外婆就學的貝露女校都曾經坐落在孟家花園,外婆從她閣樓窗口望去,遠遠可見那座精美的碑亭,隱約傾聽到那裏傳出淒美的歌聲。
說起教會學校資助的赴美留學,我母親就是眾多入選的留學生中的一個。
聽我五姨劉豫餘講,“我們兄妹們是在三代基督家庭裏長大的,大姐(我媽媽)早熟,英語音樂都出色。大姐入選時18歲,是一個婷婷玉立的南京國立音樂院的大學生”。後來她來到美國中部一個基督教女子學院留學。這其中的細節是我今年四月旅行中最出乎意料的一個收獲。
1947年,一位來自美國芝加哥的中國牧師毛先生(John T. S Mao) 活躍在南京的學校裏。他手裏拿著一個美國教會學校的兩個獎學金名額,受托從八十八位青年人當中選出兩位。主要入選條件中之一是能夠適應美國教會校園生活並有希望將來成為積極為主服務的人。母親幸運地入選了。
1948年8月18號,媽媽隻身一人踏上了梅格斯將軍號遠洋巨輪。兩個月後梅格斯將軍號靠岸舊金山,媽媽轉乘火車抵達俄亥俄州她的新學校——聖母女子學院,成為第一次在這所教會學校裏出現的兩名中國新生之一。接下來的幾年,毛先生又送出上百名由教會學校資助來美國讀書的中國學生。
母親劉豫麒(Lily Liu) 1948 攝於俄亥俄聖母學院
當地報紙上有關母親一行抵達的報道(2022年5月聖母學院檔案室 贈送)
兩名中國新生的到來,不僅在多年後的今天對他們的後代有著特殊的意義,在當時對於當地社會和輿論就有特別的意義。在這次訪問母親母校的過程中,聖母學院的圖書管理員熱心地幫我找到了當時報紙的配有照片的專題報道。新聞報道中所看到的是兩位亞裔女子,無意中,她們以她們的話語、裝束和神情在當地報壇上充當了一次東方青年女性麵貌的代表。報紙編輯同樣在無意中,為兩位中國女生的後代追尋前輩的留學曆史留下了超越文化和語言文字的記錄。
媽媽的例子是當年留美浪潮中的一顆小水珠,下麵段落中的年輕學子們,該算是那個時代的亮點。
1.2 第三次留學潮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和美國成為同盟。1943年12月17日,羅斯福總統簽署法令,廢止了歧視中國人的《排華法案》,多多少少地為中國赴美留學生改善了環境。同年,國民政府教育部製定了《留學教育方案 ——五年留學教育計劃》和《國外自費留學生派遣辦法》。
自1944年起至1949年,中國赴美留學的人數像滾雪球一樣急速上升,由1944年的279人,增加到了戰後1947年的1194人。這被認為是民國時期的第三次留學潮。
1944年秋,清華大學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有楊振寧、吳仲華等32人。同年,教育部英美公費獎學金獲得者有李恒德等209人。1943年12月,國民政府教育部在重慶舉辦了全國第一屆自費留學考試。1946年教育部公費和自費考試入榜者有鄧稼先、謝希德、師昌緒、我父何國柱等一批自費留學生。這批自費留學生在其後幾年分別赴美學習。
除攻讀學位的留學生外,在抗戰期間國民政府還派出理、數、工方麵的優秀人才赴美研習,如華羅庚、唐敖慶、李政道、朱光亞等人。除教育部外,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從抗戰時期就分批派出工程技術人員到美國的工廠、礦山、水電部門實地考察實習。
(未完待續)
歡迎關注壹嘉個人史係列
無數個水滴匯成江河
無數個個體成就曆史
更多閱讀
亞裔傳統月特別優惠!獲獎童書低價促銷:一本書帶小讀者了解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與北京人文曆史 (優惠購書地址BCH independent books - Beijing A Symmetrical City (bookch.com))
【壹嘉書摘】祝宗梁口述:從懵懂少年到抗日殺奸(摘自新書《逆流者》)
【壹嘉書摘】從“大春”到“洋插隊”(序史鍾麒先生《革命時期的芭蕾》)